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地热能开发潜力大 供暖将成为行业主要发展方向【图】

        地热能是指能够经济地被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能,其总量丰富、能量密度大、分布广泛,具有绿色低碳、适用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与风能、水能等其他新能源相比,受外界因素影响小,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革命、大气污染治理、北方清洁供暖的大背景下,地热能作为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未来有望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新方向。
        
        根据地热能赋存埋深和温度,地热能可分为浅层地热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地资源。
        
        一、资源情况
        
        我国地热能资源丰富,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发布的数据,4000 m 以浅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为 12500 亿 吨,年可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为 18.7 亿 吨;全国 336 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每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为 7 亿 吨,干热岩资源折合标准煤为 856 万亿 吨。
        
        地热能开发历程
         
        二、浅层地热能利用快速发展
        
        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起步较晚。近几年,我国开始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据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都有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等地,其中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湖北、江苏、上海等省市,京津冀开发利用规模最大。截至 2017年底,年利用浅层地热能折合1900万吨标准煤,全国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建筑物面积已达 5 亿 平方米。
        
        三、水热型地热能利用持续增长
        
        近十年来,中国水热型地热能直接利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地热能直接利用以供暖为主,其次是康养、种养殖等。截至2017年底,水热型地热供暖面积累计约为 1.02 亿 平方米。200年全国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建筑面积仅为1100万平方米,至2015年底达到1.02亿平方米。其中,天津市供暖建筑面积为1.02亿平方米,居全国城市首位,河北省雄县供暖建筑面积为450万平方米,创建了中国首个供暖“无烟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建筑面积超过1.5亿平方米,其中山东、河北、河南增长较快。
        
        地热发电方面,20 世纪 70 年代初,我国在江西、广东等地开发中低温地热能,建设了一批地热示范电站。1977 年,我国开始开发中高温地热能,并在西藏羊八井建设了第一个中高温地热发电示范电站。截至 2017年底,我国地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27.28兆瓦,位居全球第 18 位。近年来地热发电逐渐得到重视,如西藏羊易地热发电一期机组已安装完毕,发电工作稳步推进;云南“瑞丽 100 MW 地热发电项目”一期 4 MW 发电机组的第一台 1 MW 发电设备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进行了首次地热发电试验,并网成功;西藏古堆地热发电工作正在积极开展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地热发电将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地暖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

        2013-2020年我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及增速预测
        
        图表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干热岩型地热能资源勘查开发处于起步阶段
        
        干热岩型地热能是未来地热能发展的重要领域。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经过 20—40年不等的探索研究,在干热岩型地热能勘查评价、热储改造和发电试验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比而言中国起步较晚,2012年科技部设立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开启了中国关于干热岩的专项研究。2013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青海省联合推进青海重点地区干热岩型地热能勘查,2017年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处钻获236℃的干热岩体,是中国在沉积盆地区首次发现高温干热岩型地热能资源。通过深入试验研究,未来有望在干热岩型地热能开发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可推动中国地热能发电及梯级高效利用产业集群较快发展。
        
        五、发展趋势
        
        1、由单一应用向梯级利用、集成应用发展
        
        我国地热利用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温泉疗养向地热供暖转变,地热开发的能源性、技术性得以突出。未来,地热能利用领域将更加宽广,形式更加多样,地热开发的能源性、技术性将更加明显。纵向延伸,产业链从供暖向现代高效农业等产业发展;横向延伸,由单一“地热能” 向多种清洁能源集成发展,形成“地热 +”多种清洁能源功能模式。
        
        2、由地热供暖向地热发电延伸
        
        随着地热供暖技术越来越成熟,技术标准体系越来越健全,地热人才队伍越来越完备,中低温地热发电的关键技术、核心设备制造等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热能开发利用将由地热供暖向地热发电高端业务发展。
        
        地热发电前景广阔,形势大好。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地热发电装机容量为 500 MW,其中,中高温地热发电新增 400 MW。我国中高温地热资源丰富,仅西藏地区发电潜力就有 3000 MW,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地热发电产业将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即:近期以中高温地热发电为主、中低温地热发电为辅;中期中高温与中低温地热发电并存;远期干热岩发电商业运行,地热发电在全国大范围推广。
        
        3、地热供暖从县城向大城市、农村两个方向延伸
        
        地热供暖从县城向大城市发展,更大规模开发地热。“地热+”多种清洁能源供能模式的推广,地热能的利用效率更高,使用范围更广,适用于大规模城市供暖。长距离输送管线技术日益成熟,使得地热能跨地区使用成为可能。未来,郊区丰富的地热能将大规模向城区输送,为城区供暖。
        
        地热供暖从县城向农村发展,共建“无烟” 新农村。北方清洁供暖为大势所趋,推动北方清洁供暖,打掉“煤锅炉”,乡镇级区域将是重中之重。“煤改地热”与“煤改气”、“煤改电”及原来的散煤燃烧供暖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将有力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工作。
        
        根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预测到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
        
        2017-2022年中国地热供暖面积预测
        
        图表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我国地热能直接利用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地热供暖取代温泉疗养成为地热开发利用的最主要方式,地热资源属性得以彰显,供暖将成为地热能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制氢行业:化石能源制氢仍占氢气供应主导地位 绿氢成新增长点

我国制氢行业:化石能源制氢仍占氢气供应主导地位 绿氢成新增长点

从中游来看,产量方面,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以及我国“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各领域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我国氢能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氢气产量持续攀升。2024年我国氢气产量约3650万吨,同比增长约3.5%。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成为全球钼生产大国 近两年行业产量持续回升 钼产品进口额则快速增长

我国成为全球钼生产大国 近两年行业产量持续回升 钼产品进口额则快速增长

我国是全球钼主要生产国之一,从产量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钼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钼产量约为11万吨,同比增长3.8%,在全球总产量占比达到了42.3%。

2025年07月03日
铟行业:中国产能及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ITO靶材为主要应用领域

铟行业:中国产能及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ITO靶材为主要应用领域

从产能分布情况来看,在2024年全球铟产能最高的为中国,占比约为63%;其次为韩国,产能约为18%;第三为加拿大、法国、日本,产能约为4%。

2025年07月01日
天然铀行业:澳大利亚储量最高 哈萨克斯坦开采成本最低

天然铀行业:澳大利亚储量最高 哈萨克斯坦开采成本最低

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全球铀资源储量最高的为澳大利亚,储量为167万吨,其次为哈萨克斯坦,储量为81万吨;第三为加拿大,储量为58万吨。

2025年07月01日
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风力发电为主要应用领域 2025年相关投融资金额创新高

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风力发电为主要应用领域 2025年相关投融资金额创新高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9年之后我国复合材料投融资事件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发生7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42.79亿元;2025年1-6月26日发生4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11.78亿元,投融资金额达到了近些年顶峰。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石墨电极行业消耗量稳步增长 电弧炉炼钢为市场需求主要来源

我国石墨电极行业消耗量稳步增长 电弧炉炼钢为市场需求主要来源

从产量来看,随着钢铁、电解铝、工业硅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石墨电极产量不断增加。2024年我国石墨电极产量达88.1万吨,同比增长1.26%。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回收量激增 企业加速产能布局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回收量激增 企业加速产能布局

从回收量来看,2019-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量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量约为38.6万吨,同比增长19.14%。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磷矿石生产大国 今两年国内市场需求提速增长

我国已成为全球磷矿石生产大国 今两年国内市场需求提速增长

从产量来看,2020之后我国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磷矿石产量为11352.8万吨,同比增长7.0%;2025年1-5月我国磷矿石产量为4731.2万吨,同比增长14.4%。

2025年06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