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塔式发电前景广阔 下半年光热示范项目建设将加快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监测及十三五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光热具备稳定性高和可储能等优势,塔式发电前景广阔。

        光热发电是一种通过聚光装置将太阳光汇聚到吸热装置,并经传热换热产生高温气体或流体,再通过机械做功直接转化为三相交流电的发电形式。白天多余的热量可存储于储热介质中,在无日照情况下仍可以利用储热保持正常发电。

        光热发电具备稳定性高、污染性小、可存储、可调峰、可持续发电的优势。根据聚光方式的差异,光热发电可以分为四种技术路线:槽式、塔式、碟式、菲涅尔式,其中槽式和塔式是目前的两种主流技术路线,未来塔式技术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距1. 15元/度的标杆电价截止日期还有1年半,今年下半年项目建设将加快。2015年9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通知》,历经将近一年的评选,共20个项目入选中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名单,总装机约1. 35GW,正式拉开了中国首批光热示范项目的建设大幕。

        其中包括9个塔式电站,7个槽式电站和4个菲涅尔电站。根据国家发改委光热电价政策,2018年12月31日前投运的所有光热示范项目可享受1. 15元/kWh的光热发电标杆电价,现在距截止期限仅剩下不到一年半的时间。

        预计在2017年下半年,示范项目会陆续进入建设阶段,进展较快的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导热油槽式SOMW光热发电项目,有望在2017年底成为我国首个正式投产的商业化示范项目。

我国首批加个示范项目介绍及进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对外贸易主要以出口为主 其中出口到荷兰占比超60%以上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对外贸易主要以出口为主 其中出口到荷兰占比超60%以上

从全球各地区生物柴油消费情况来看,在2024年全球生物柴油消费占比最高的为欧盟,占比为28.28%;其次为美国,占比为26.67%;第三为印尼,占比为20.32%,其中我国消费较少,占比仅有1.26%。

2025年09月30日
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市场规模迎爆发式增长 极电光能全球首条GW级产线已投产

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市场规模迎爆发式增长 极电光能全球首条GW级产线已投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光伏研究的前沿领域,凭借其卓越的理论转换效率、巨大的成本优化空间以及多样化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实现了迅猛的发展。2024年我国钙钛矿电池市场规模达到约13.2亿元,同比增长288.24%;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5亿元。

2025年09月24日
稀土行业:中国产量全球占比近七成 国内产量增速放缓 市场均价持续走强

稀土行业:中国产量全球占比近七成 国内产量增速放缓 市场均价持续走强

全球产量分布来看,2024年全球稀土矿产量达39万吨,中国占比69.2%,排名第一;美国位居第二,占比达11.5%;越南、澳大利亚占比分别为7.9%、4.6%。

2025年09月23日
我国汽油行业:产能相对稳定 2025年1-7月出口量及金额同比下降均超15%

我国汽油行业:产能相对稳定 2025年1-7月出口量及金额同比下降均超15%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汽油产量为上下波动趋势,到2025年1-8月我国汽油产量为10283.6万吨,同比下降5.7%。

2025年09月20日
我国氢能行业:政策面利好 产业规模及产量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热度上升

我国氢能行业:政策面利好 产业规模及产量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热度上升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4年我国氢能投融资事件及金额达到近些年顶峰,到2025年1-9月11日我国氢能行业发生27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59亿元。

2025年09月19日
全球及中国光伏组件产能产量均持续增长 国内双面组件为市场主流

全球及中国光伏组件产能产量均持续增长 国内双面组件为市场主流

全球市场来看,2020-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及产量均呈持续增长走势。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为1388.9GW,同比增长25.9%;产量为725.9GW,同比增长18.6%

2025年09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