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底中国爆发了“气荒”,中国政府将更加重视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问题。同时,随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国有天然气企业面临巨大经营压力。中国政府和国有天然气企业都迫切需要多元化天然气采购来源,降低天然气进口成本,引入更能反映天然气市场价值且与油价逐步脱钩的灵活定价机制。
1.美国以现货 LNG 为主,灵活定价机制受青睐
目前,国际天然气贸易协议以“点对点”长协为主,定价机制主要与石油价格指数挂钩。当前的天然气贸易协议规定了天然气运输的持续时间和规模,并且通常会附带一些附加条款(如目的地条款)。附加条款限制了进口国转售天然气的权利,要求天然气首先被卸载(再气化),然后重新装载(液化),才能出售给另一个买家,中间成本较高。在近几年国际天然气供过于求的背景下,LNG 国际贸易在本质上比双边管道更灵活,传统的挂钩油价等的贸易增量将逐渐放缓。美国的天然气贸易机制通常灵活且不受目的地限制,对“点对点”长协、“油价挂钩”原则的传统供应模式带来冲击,符合未来全球天然气贸易合同和定价机制的变化趋势,将在全球天然气贸易市场获青睐。
2.中美贸易战偃旗息鼓,能源进口预期加大
近年来,中美天然气合作取得长足进步。2017 年 5 月,中国财政部发布的《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早期收获》指出,中美两国政府有意加强 LNG 贸易合作。
2017 年 11 月,美国总统来华访问期间,美国能源公司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燃气等企业签署多项 LNG 大单。2018 年 2 月,中石油与美国切尼尔能源公司签署首项天然气长协。2018 年 3 月,美国总统提出对从中国进口约 600 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2018 年 5 月中美贸易战休兵,两国签署协议,特别强调中国将“有意义”地增加从美国进口能源。美国商务部长曾宣称:“中国需要进口美国的 LNG。如果中国没办法多元化天然气进口来源,那么从美国进口 LNG 将是非常合乎逻辑的,也有助于减少贸易赤字”。中美两国天然气产业互补性很强,开展天然气贸易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也对缓和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中国进口天然气的规模较大,2017 年进口约 920 亿方。
虽然国家努力控制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超过 50%,但目前国产气增长不及预期,而储气设施建设时间长;中亚进口气存在风险,土库曼斯坦等国在冬季也加大管道气的消费占据部分进口额。多方面因素促使大规模进口成为必然。因此对中国而言,进口美国天然气有助于多元化进口来源,保障中国天然气的稳定供应,解决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问题;国内外天然气的价差也使得接收站盈利形势良好。同时,在国际 LNG 市场上,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的定价话语权很大,美国天然气生产和出口产能的大幅提升,为中国多元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和提升话语权提供重要契机。对美国而言,页岩气革命后,天然气产量超过国内需求,亟待增加 LNG 出口,加强其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影响力。中国大量进口美国 LNG,显著影响现货市场,提高全球市场活跃度。同时,近年来美国天然气液化出口项目在建工程规模很大,中国作为未来天然气消费和 LNG 进口需求增幅最大的国家之一,有望成为美国 LNG 出口的重要地区,未来两国间的天然气合作前景值得期待。【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