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储能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现状与前景评估预测》
储能是指在能量富余的时候,利用特殊技术与装置把能量储存起来,并在能量不足时释放出来,从而调节能量供求在时间和强度上的不匹配问题。储能技术包括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电池储能三大类,以及发电及辅助服务、可再生能源并网、用户侧、电力输配、电动汽车五大类应用领域。
由于储能技术的重要性,我国对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相关核心配套技术取得长足进展,目前我国处于探索和示范的初级阶段。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为31.2GW,同比增长8%。
从储能的方式来看,2018年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约占总体的94%,其装机规模在30.0GW左右。

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2018年锂离子电池的累积装机占比最大,其占比达86%;其次是铅蓄电池和钠硫电池。

2017年以来,我国关于储能的政策相继出台,储能行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用户侧、辅助服务、电网侧、可再生能源并网、智能微电网等领域快速发力,项目规模也屡创新高。其中,《关于促进储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未来10年内分两个阶段推进相关工作,第一阶段(主要为“十三五”期间)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主要为“十四五”期间)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在政策推动下,作为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提高用电侧能效的有利手段,未来储能行业的快速应用发展已成定局。“十三五”期间,将是储能实现价值突破、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商业化运营的新纪元。
与此同时,技术成本快速下降、性能大幅提升,以及更多地参与到能量、辅助服务、容量等电力市场,储能行业有望实现多重应用价值和收益叠加,缩短投资回报周期,积极推动储能的商业化应用。
按照这个趋势预测,到2020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41.996GW,其中抽水蓄能的规模为40GW,包含参与车电互联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内的其它储能技术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3GW。并且未来中国储能行业有望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快速增长的速度,到2024年,中国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将达近60G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