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水电市场竞争调研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1、影响水电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节能减排压力凸显水电优势
随着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水电作为技术最成熟、供应最稳定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仅利用大自然所赋予的能量,不消耗水,也不产生污染。与火电相比,在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动力的同时,还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效益。
根据《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原电监会令第25号)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53号文)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享有优先调度权,即只要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具备发电条件,电网将优先调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所发电量上网,且除因不可抗力或有危及电网安全稳定的情形外,电网应努力实现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上网。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发改经体〔2015〕2752号)之《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坚持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在确保供电安全的前提下,优先保障水电和规划内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上网,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
2)中大型水电站出力稳定、具有可存蓄性
水能具有可存蓄性的特点。因为电是瞬间消费品,电的产生、输送、销售以及使用,均是在瞬间形成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大型蓄电设备可用。而中、大型的水电站可以通过对合适的地理位置加以利用,形成调节水库库容,部分水库具有季调节、年调节乃至多年调节能力,将不均匀的天然来水量进行优化分配、调节,削峰填谷,间接的将水能进行存蓄,使水电成为最优质的电网电源。
3)运营周期长,现金流稳定
目前我国的水电资源开发年限没有明确时间限制,主要水工建筑通常按50-100年寿命进行设计。根据水电发电的特征,运营期内的主要成本为电站资产计提的折旧,为非付现成本,因此在整个运营期间内,水电站可以提供较为充沛、稳定的现金流;同时,根据行业惯例,水电资产的折旧年限通常不超过50年,当水电资产提足折旧之后,全部的电费收入都将最大程度的体现为利润。
4)发电成本低,竞价上网后优势明显
2015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发改经体〔2015〕2752号)及配套文件,国家将积极推进直接交易,对于发电企业与用户、售电企业直接交易的电量,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初步实现由市场决定,逐步取消部分上网电量的政府定价;在放开直接交易的同时,对于除优先发电、优先购电对应的电量外,发电企业其他上网电量价格主要由用户、售电主体与发电企业通过自主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确定。
水电相对于火电而言,虽然电站建设成本较高,但在机组建成投产后,其发电成本将远低于火电,且不受煤炭价格等因素影响,相对较为稳定。因此,相对于火电而言,水电具有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竞价上网”政策完全实施后,水电的价格优势将更为明显。
2、影响水电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综合成本成为关键制约因素
首先,由于地质条件千变万化,水电站在前期地质勘探工作中很难做到彻底摸清全面情况,从而对建设施工成本控制带来重大不确定性。其次,伴随和谐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征地、移民产生的补偿问题,对电站投资造成的影响日益增大。若没有理清开发企业和政府的责任边界,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的投资将极大地提高,水电开发的经济效益将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水电设备外型巨大、重至百吨、长达数十米,部分水电站建设在偏远山区,故运输成本问题也会制约水电的建设。
2)来水风险及不可抗力
虽然电站设计选用水文数据相对可靠,但随着气候变化及周期性气候影响,存在天然来水波动甚至减少的风险,进而直接影响公司收入。同时,由于水电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占比非常高,面对不可抗力因素,存在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
3)供需的逆向分布
我国的电力消费中心位于东部,而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需要大规模、远距离地进行电力输送,输电成本和安全性面临很大的挑战。虽然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但电力需求下滑、电网建设进度及各方利益分配等因素为跨省电力的消纳带来了不确定性。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G)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