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下半年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困境分析

      导读:2014年下半年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困境分析。再加上弃风问题有所缓解、相关政策不断跟进等一系列推动作用下,风电行业整体回暖迹象明显。不过整个风电产业链的发展仍存在补贴资金拖欠的现象。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走得并不容易。从事故频发、恶性竞争到价格大跌、产能过剩,从兼并整合、技术升级到政策扶持、行业回暖,短短几年时间,风电设备行业经历了一系列“过山车”,虽说经历了迷茫与阵痛,但却也是行业不断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某种缩影。

      “继去年下半年行业开始回暖后,今年风电装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各大风电投资商排定的2014年年度建设规模总量接近2500万千瓦,实际装机可能达到2200万千瓦,这是目前业内普遍形成共识的规模,较2013年装机规模增长40%~50%。”明阳风电董事局主席张传卫如是说。2013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约1600万千瓦,今年国家规划装机1800万千瓦,在弃风限电改善和补贴到位的背景下,实际结果可能会远超预期。

      低价竞争顽疾将终结

      “2012年,风电设备造价一度跌到3000多元/千瓦,这种价格水平下,设备企业很难保证基本的服务以及质量。目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与淘汰,风电设备的价格已经回到了一个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都可以接受的水平。”东方电气风电事业部总经理陈军表示,国内的风电企业整合虽未完成,但是风电设备的价格应该不会再出现恶性竞争状况。

      从2006年国家出台风电标杆电价以来,我国风电行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同时,风机消纳问题逐渐困扰整个行业,从而造成风电并网率大幅度降低。

      而在2013年,由于大通道线路建成及风电运营商的装机结构性转移,造成风电并网率出现大幅度回升的趋势,从而促使运营商率先复苏。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统计,2009年,我国从事风电机组制造的企业超过80家,年产能达4000万千瓦,而国内市场当时的年需求大约为2000万千瓦。恶性竞争使2011年风机投标均价跌至3600元/千瓦,许多制造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经过近几年的产业重组和市场选择,这个问题有所缓解。目前,市场主流的风机价格已经回到了4000元/千瓦以上。我国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已减少至30家左右,产业集中度明显增强,风电行业前十大企业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80%,众多中小风电企业的前景则不容乐观。

      另外,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统计,2013年风电设备利用小时达到2080小时,为2008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水平,同比提高151小时,风电设备利用率连续两年提高,相比于2012年风电产能利用率不到70%的局面则大为改观。

      回款难”困扰风电设备企业

      “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行业门槛比较低,缺乏行业规范,导致无序竞争愈演愈烈,流动资金短缺是风电设备制造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为大量的设备款收不回来,风机整机制造商无法给零部件供货商付款,从而影响到设备的后期服务。”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副主任工程师赵萍表示。

      2013年,财政部从可再生能源基金中先垫支风电价差补贴,缩短了开发商从销售风电到获得补贴的时间。再加上弃风问题有所缓解、相关政策不断跟进等一系列推动作用下,风电行业整体回暖迹象明显。不过整个风电产业链的发展仍存在补贴资金拖欠的现象。

      “虽然可再生能源补贴从之前的0.008元/千瓦时上调到了0.015元/千瓦时,但还是不够,整个产业链的资金拖欠问题还是很严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唐文倩说,对于可再生能源补贴不够的问题,一个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就是选择在火电脱硫脱硝上网电价较高的地区,多装风电。

      “应该说,回款难问题已经成了制约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最大瓶颈。对于回款难的问题,国家应尽快落实新能源补贴款项,严把项目审批关,对于项目投资,在源头注资并且要监管资金的走向,防止‘空手套白狼’的做法,首先保证设备款项。”赵萍说,对于不及时提供设备款的业主应该定期公布,也能够作为后期设备供应商选择项目的依据。在项目审批中也要考虑其作为后期项目批准的诚信依据,成立专门机构清理风电行业的拖欠款问题,以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风电装备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14-2018)》由中国报告网风电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风电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风电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风电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风电行业投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及需求量均保持增长 储能为市场最大应用

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及需求量均保持增长 储能为市场最大应用

出货量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超1.5GWh,2025年将超过7GWh,2030年超过200GWh。

2025年04月02日
储能电池行业出货量爆发式增长 宁德时代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储能电池行业出货量爆发式增长 宁德时代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从出货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约为216GWh,同比增长62.4%;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324GWh。

2025年03月18日
全球煤炭产量持续增长 中国为最大产量国和进口国

全球煤炭产量持续增长 中国为最大产量国和进口国

煤炭在全球能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电力和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被誉为“黑色的金子”。从产量来看,2020年之后全球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全球煤炭产量达到了90.96亿元,同比增长3.1%,全球煤炭消费量为164.03艾焦,比上年增长1.6%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保持增长 其中泰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印度为主要出口目国

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保持增长 其中泰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印度为主要出口目国

从总产值来看,2023年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达155.3亿元,较上年增长5.07%;2024年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63.2亿元,2025年达到171.5亿元。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氢储能行业:能源电力企业为主发投资方 园区/居民区/建筑为主要应用场景

我国氢储能行业:能源电力企业为主发投资方 园区/居民区/建筑为主要应用场景

在政策支持下,新型储能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2022年我国氢储能装机规模已从2021年的1.5MW增长至了68MW;2023年我国氢储能装机规模约达260MW;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储能市场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518MW。

2025年02月24日
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大 硅基负极材料为最具潜力下一代材料

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大 硅基负极材料为最具潜力下一代材料

从出货量来看,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大,行业也得到发展快速。2023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71.1万吨,同比增长19.4%;2024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189万吨。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 锂离子电池储能占市场主导地位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 锂离子电池储能占市场主导地位

从装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78.3GW,同比增长126.5%。

2025年02月08日
我国氢能源‌行业:上游氢气产量增长 中游储氢方面多家头部企业布局IV型瓶生产

我国氢能源‌行业:上游氢气产量增长 中游储氢方面多家头部企业布局IV型瓶生产

产业链来看,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氢气制备,包括电解水制氢、化石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中游是氢气储运环节,包括储氢、运氢以及注氢;下游是氢气的应用,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池技术。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