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影响中国冷精锻行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导读:2017年影响中国冷精锻行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冷精锻行业是我国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产业。

       参考《中国锻件产业发展监测及未来五年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的支持

      冷精锻行业是我国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产业。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必将对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锻造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近年来,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投入大幅增加,彻底改变了锻造行业长期以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结构性产能过剩、市场无序竞争、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锻造行业已完成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整合的过程。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模式给我国冷精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3)下游企业的发展对精密冷锻件需求的增加

       精密冷锻件已广泛应用于紧固件、机械、仪表、电器、轻工、宇航、船舶、军工等制造业,同时新型挤压材料、模具新钢种和大吨位压力机的出现拓展了精密冷锻件应用空间。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下,精密冷锻件下游行业加快发展,下游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上升。随着下游行业固定资产的形成和新增产能的释放,精密冷锻件的市场需求量将保持持续增长。

 

      (4)多气门技术的推广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轿车发动机转速一般可达5,500转/分钟,完成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工作过程仅需0.005秒。传统二气门发动机已无法胜任短时间内换气工作,而多气门技术可在同等时间内吸进更多空气、更快排出废气。以四气门为例,相对于传统二气门,四气门进气面积可增加30%左右,排气面积可增加约50%。多气门发动机能吸进更多的空气来混合燃油燃烧做功,节省燃油,更快地排出废气,排放污染少,能提高机动力性和灵敏性,降低噪音,符合优化环境和节省能源的发展方向。目前多气门技术已成为发动机配气系统发展趋势,将为精密冷锻件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5)新排放标准的陆续实施产生新市场机遇

        机动车尾气直接和间接排放是导致大气中颗粒物尤其是PM2.5增多的主要原因。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各部委出具相关措施以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国家环境保护部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1月14日公告我国将全面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18352.5-2013)和《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17691-2005)中第五阶段排放标准(以下简称“国五标准”)。公告要求:①东部11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自2016年4月1日起,所有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轻型柴油客车、重型柴油车(仅公交、环卫、邮政用途),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②全国自2017年1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客车和公交、环卫、邮政用途),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③全国自2017年7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柴油车,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④全国自2018年1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柴油车,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汽车尾气中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硫(SO2)等,其中CO、NO主要是由于燃料在发动机中燃烧不充分导致,故发动机特别是作为其“呼吸系统”的配气机构性能的好坏决定着汽车尾气排放达标能力的高低。因此可提高配气机构性能的绿色环保精密冷锻件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6)轻量化汽车成为市场新宠

         轻量化不仅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需要,也是根治我国当前雾霾行动中汽车行业的责任。试验证明,汽车整车质量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

         汽车厂商实现轻量化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不断探索先进的锻造技术,包括液压成形、激光焊接、挤压成形、碾压技术、内高压成形技术以及真空压铸技术等;二是使用新材料,其中高强度钢、铝、镁合金和塑料等轻量化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比例将日益增大。未来全球汽车技术的三大发展主题为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安全技术,因此汽车及其零部件将会在实现轻量化上不断创新,而具有“绿色锻造”特点的冷精锻行业将会发挥支撑引导的作用。

         2、不利因素

       (1)创新能力较薄弱

         全国目前约有锻造骨干企业460多家,其中专门从事冷温成形或以冷温成形为主要工艺的企业仅20多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尤其缺乏对投入大、周期长的高技术及关键技术的研究。近几年行业中的领先企业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攻关,具备了一定科研开发和制造实力,但与国外同行业知名企业相比,在生产技术和研发实力上仍有一定差距。

        (2)规模效应尚未形成

        目前,我国冷精锻行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与外资精密锻造企业相比,内资精密锻造企业总体规模较小,大部分不具备规模效应,一般单个企业产能通常无法充分满足各精密冷锻件应用领域的需求,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投影行业:近三年销售规模持续下降 1000元以下价格销量占比超50%

我国智能投影行业:近三年销售规模持续下降 1000元以下价格销量占比超50%

从销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智能投影销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智能投影市场(不含激光电视)销量约为604.2万台,2019年到2024年CAGR约为13.71%

2025年09月05日
钛矿行业:中国钛矿产量全球占比最高 但国内进口量及金额仍远高于出口量及金额

钛矿行业:中国钛矿产量全球占比最高 但国内进口量及金额仍远高于出口量及金额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钛矿产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钛矿产量为304.4万吨,同比下降6.3%。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煤油行业:近三年产量较高速度增长 广东产量领先 出口市场向好

我国煤油行业:近三年产量较高速度增长 广东产量领先 出口市场向好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煤油产量为先降后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煤油产量为5565.7万吨,同比增长12.0%;2025年1-7月我国煤油产量为3375.6万吨,同比增长2.3%。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LCP薄膜行业供需及市场规模稳增 通信及电子电器领域为最大应用领域

我国LCP薄膜行业供需及市场规模稳增 通信及电子电器领域为最大应用领域

细分应用市场来看,我国LCP薄膜行业市场中通信及电子电器领域需求规模为29.82亿元,占比79.52%;军工及航空航天领域需求规模为4.87亿元,占比12.99%;医疗器械及其他领域需求为2.81亿元,占比7.49%。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装机量持续增长 锂离子电池为最主流项目

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装机量持续增长 锂离子电池为最主流项目

从装机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约为27554MW/56216MWh。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三元锂电池行业:2020-2024年产量、销量复合增长率均超50% 且销量增速高于产量

我国三元锂电池行业:2020-2024年产量、销量复合增长率均超50% 且销量增速高于产量

从销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三元锂电池销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三元锂电池销量为263.9 GWh,年复合增长率为65.98%;2025年1-4月我国三元锂电池销量为82.2GWh,同比增长8.5%。对比产量增速来看,销量增速明显高于产量增速。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光伏行业: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累计装机容量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光伏行业: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累计装机容量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近六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保持增长。2025年1-6月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10003万千瓦,同比增长54.2%,超2024年全年。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负极材料行业: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约37% 人造石墨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负极材料行业: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约37% 人造石墨为最大细分市场

出货量来看,受益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市场增长拉动,我国锂电池相关行业发展快速,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增大。近三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持续增长。2025年1-6月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7%。

2025年08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