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4年我国能源行业灾备市场规模为11.53亿元,2015年该领域灾备需求规模为13.95亿元,规模上年同期增长21.0%。
相关报告《2017-2022年中国核电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一、能源行业信息化建设概况
2014年能源行业的IT投资规模为454.3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12.4%,保持着稳健的增长速度,2015年能源行业的IT投资规模达到505.7亿。近年来,由于能源行业在基础设施和系统建设方面的持续投入,其信息化已具备良好的基础,两化深度融合建设重点逐步转向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对已有系统进行集成、整合、深化和提升,让信息化发挥更大的效益。
2013-2015年能源行业IT投资规模
二、能源行业灾备情况
2014年我国能源行业灾备市场规模为11.53亿元,2015年该领域灾备需求规模为13.95亿元,规模上年同期增长21.0%。
2010-2015年我国能源行业灾备市场规模走势图
能源行业灾备建设特征及趋势
特征及趋势 | 简介 | |
灾备建设特点 | 保密性强 | 能源行业是一个核心技术竞争行业,一旦没了核心技术,企业随时倒闭。这对能源行业灾备建设提出了一个硬性的要求。企业的核心机密和商业机密,是不容损失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能泄露。在能源行业灾备建设中,都会体现一个保密性强的特点,从他的设施到工作人员遭到软件服务和数据保存 |
| 能源行业在生产或者研发设计中,需要连续性的记录各种数据,一旦终止,项目就会毁于一旦,所以能源行业的灾备建设都是具有非常强的连续性的,能够无时间延迟的,无时间终止的收录一切数据,防止受到灾难之后项目被毁 | |
发展趋势 | 设计技术的保密性越来越强 | 随着能源行业竞争的加大,核心技术竞争力越来越大,设计技术的保密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能源企业开始选择自己建立灾备中心。更多地开始考虑围绕生产中心,围绕灾备中心,围绕运维中心,围绕开发测试中心甚至于IT作业中心,如何形成多中心的数据中心统一运维、统一管理,这更有利于整个能源企业的数据中心的管理。这是第一个趋势 |
灾备建设的投入是逐步深入的 | 最初的时候,选择建设的容灾都是建立最关键业务的灾备,比如能源核心技术上,围绕着核心技术进行分,。随着能源企业业务系统建设不断深入,现在能源企业已经知道了如何去保证核心业务之外,保证除了核心技术之外的资料容灾建设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