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高压氢或再掀能源革命

        导读:高压氢或再掀能源革命。在应用方面,氢能源开发利用的拓展领域非常广泛,新能源汽车可能是与投资者日常生活关联度最高的一个领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内外各车企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的同时,已有不少知名企业在发展燃料电池技术。随着氢能源瓶颈逐步突破,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相关概念股值得重点关注。

        参考:《中国能源产业竞争态势全景调查与未来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据14日报导读:参考:《》道,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专家最新实验证明了氢的全新金属原子态的存在,这对人们认识基本物质规律和未来能源革命或将产生深刻影响。这项成果近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专家尤金·格列戈良茨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利用金刚石对顶砧技术,达到了超过地心的压力极限,通过测量室温和高温条件下氢及其同位素氘的拉曼光谱,在高压下获得了氢的第五相存在的证据(此前科学界未观测到氢的第五相)。该相被认为可能是80年前理论预言中氢的金属原子态的先驱。此次格列戈良茨研究员及其团队搭建了我国第一个投入使用的高压氢充气装置,从而使高压氢研究成为可能,不仅创造了固态氢研究的高压纪录,而且被认为是高压氢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具有突破意义。

  氢能是国际公认的清洁能源。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石油、天然气、煤等存量有限的化石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终有一天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将要枯竭,寻找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逐渐被各方所重视。在此背景下,氢能正是这样一种在常规能源危机间或显现时比较理想的二次能源。此外,氢能源的提炼成本跟汽油大致相当,这为它替代石油改变未来世界格局提供了经济价值基础。

  在应用方面,氢能源开发利用的拓展领域非常广泛,新能源汽车可能是与投资者日常生活关联度最高的一个领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内外各车企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的同时,已有不少知名企业在发展燃料电池技术。随着氢能源瓶颈逐步突破,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相关概念股值得重点关注。

  凯美特气(002549)公司在巩固二氧化碳气体行业地位的基础上,开发生产氩气、氢气等品种气体及其他稀有惰性气体,逐步扭转国内目前稀有气体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目前公司高纯氢、高纯氧、高纯氮、高纯氩以及戊烷、液化气和燃料气等均处于规模化生产阶段。2014年2月投产的特气分公司建设了47,000吨/年的精馏可燃气、4,456×104Nm3/a氢气等装置。公司2014年氢气实现收入4015.64万元,占当年公司总收入的15.33%,氢气成为公司核心产品之一。未来随着氢能源的快速发展,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同济科技(600846)公司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公司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公司,占36.23%股权。中科同力化工质子膜事业部主要致力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包括质子交换树脂和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等。质子膜事业部接续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质子交换树脂和质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已通过项目验收,但该项研究成果能否快速实现产业化还取决于市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行业及技术的发展变化。

  长城电工(600192)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等共同设立大连新源动力股份公司。该公司依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自有知识产权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将建成可年产5500KW燃料电池堆用关键部件的批量生产线,成为我国第一个燃料电池材料及部件的产业化生产基地。同时,该公司承担了国家科技部863燃料电池重大专项燃料电池轿车发动机系统研制、燃料电池技术国内标准的制定和中科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开发”等国家重大项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及需求量均保持增长 储能为市场最大应用

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及需求量均保持增长 储能为市场最大应用

出货量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超1.5GWh,2025年将超过7GWh,2030年超过200GWh。

2025年04月02日
储能电池行业出货量爆发式增长 宁德时代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储能电池行业出货量爆发式增长 宁德时代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从出货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约为216GWh,同比增长62.4%;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324GWh。

2025年03月18日
全球煤炭产量持续增长 中国为最大产量国和进口国

全球煤炭产量持续增长 中国为最大产量国和进口国

煤炭在全球能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电力和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被誉为“黑色的金子”。从产量来看,2020年之后全球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全球煤炭产量达到了90.96亿元,同比增长3.1%,全球煤炭消费量为164.03艾焦,比上年增长1.6%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保持增长 其中泰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印度为主要出口目国

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保持增长 其中泰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印度为主要出口目国

从总产值来看,2023年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达155.3亿元,较上年增长5.07%;2024年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63.2亿元,2025年达到171.5亿元。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氢储能行业:能源电力企业为主发投资方 园区/居民区/建筑为主要应用场景

我国氢储能行业:能源电力企业为主发投资方 园区/居民区/建筑为主要应用场景

在政策支持下,新型储能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2022年我国氢储能装机规模已从2021年的1.5MW增长至了68MW;2023年我国氢储能装机规模约达260MW;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储能市场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518MW。

2025年02月24日
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大 硅基负极材料为最具潜力下一代材料

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大 硅基负极材料为最具潜力下一代材料

从出货量来看,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大,行业也得到发展快速。2023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71.1万吨,同比增长19.4%;2024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189万吨。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 锂离子电池储能占市场主导地位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 锂离子电池储能占市场主导地位

从装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78.3GW,同比增长126.5%。

2025年02月08日
我国氢能源‌行业:上游氢气产量增长 中游储氢方面多家头部企业布局IV型瓶生产

我国氢能源‌行业:上游氢气产量增长 中游储氢方面多家头部企业布局IV型瓶生产

产业链来看,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氢气制备,包括电解水制氢、化石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中游是氢气储运环节,包括储氢、运氢以及注氢;下游是氢气的应用,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池技术。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