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机器人产业泡沫来袭 “祸”起造概念

      导读: 在“园区+”时代,处于风口之上的机器人产业园,发展前景依然不容乐观。由于目前尚属新兴领域,外表看似红红火火,实则外强中干。亦有观察者指出,如果说一年前只是在“吹泡泡”,现如今,遍地开花的机器人产业园已将泡泡越吹越大,其消极预测“不仅仅是可怕”,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光伏”。

       在“园区+”时代,处于风口之上的机器人产业园,发展前景依然不容乐观。由于目前尚属新兴领域,外表看似红红火火,实则外强中干。亦有观察者指出,如果说一年前只是在“吹泡泡”,现如今,遍地开花的机器人产业园已将泡泡越吹越大,其消极预测“不仅仅是可怕”,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光伏”。

 

      风险暗流涌动

 

      据了解,自国家将机器人提升至战略新兴产业之后,国内各地陆续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纷纷筹建和规划机器人产业园区(基地),意在此轮工业自动化的浪潮中,夺得发展先机。然而,就在各地掀起的机器人产业园建设热潮中,来自业内的各种质疑与担忧却始终是如影随形。

 

      “‘泡沫’、‘大跃进’、‘一窝蜂’等诸多风险传言虽由来已久,但这并非空穴来风。”11月18日,北京市中南智库国际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殷广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各地机器人产业园建设遍地开花,试图主导这一新兴产业在地方快速成长,不过,开花容易结果却难。

 

      据介绍,机器人产业园目前在多地布局密如“加油站”,而市场需求发展却远未达到这一程度,显然,该产业平台建设已率先进入了过度饱和状态。殷广贺举例称,北京至沧州,作为间隔不足200公里的京津冀走廊带,在三地协同发展背景下,却依然布局了5个规模大小不一的机器人产业园区,由北京为起点,先是从北京亦庄开发区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到河北廊坊市固安县和香河县分别由华夏幸福投资的机器人产业园,再到天津武清区机器人产业园,终点直至河北沧州市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

 

      这将意味着,布局在4座城市的机器人产业园,其密集程度已打破了1:1的配比格局,平均间隔距离不足40公里,但对于京津冀三地机器人产业的市场需求远未形成。随着上述产业园区建设的纷纷开工,该产业在这一区域内开发进度失衡的格局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副会长徐晓兰近日透露说,全国目前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基地)已经超过30个,规划总面积超过2.8万亩。

 

      另据不完全统计,在30多家机器人产业园在建、筹建中,相当于平均每个省份有超过一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江苏、广东、辽宁、河北等地有3家以上。

 

      造概念“惹祸”

 

      现在看来,机器人产业园发展上规模的为少数,发展相对成熟的为极少数,各地普遍陷入借势“造概念”的发展盲区,使得上述园区功能定位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筐”,但凡与机器人产业搭上边,高新、孵化、新能源等项目尽收筐底,园区项目“大杂烩”、产业同质化等乱象因此而生。

 

      据沧州市政府下属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机器人产业不是随便可以做起来的。他还称,很多地方完全不考虑自身条件,不研究应用市场有多大,既没有一定素质的从事人员,也没有相关的配套技术,盲目跟风,钱花得太浪费。

 

      显然,继“园区+生物医药”、“园区+航空产业”等建设浪潮之后,“园区+机器人”势必又会成为下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的园区产业平台。

 

      政策不断释放利好,资本倾巢而动,产业转型和升级迫在眉睫,这或能表明机器人产业已在国内掀起空前的发展热潮。目前,中国已有500多家机器人公司。这似乎是在释放出一个机器人产业最好年代的强烈信号。不过,在业内看来,在疯狂的资本和急功近利的地方政府冲动之下,一个巨大的泡沫也在不断地孕育积聚当中。

 

      有分析者认为,各地在建、筹建的产业园,目前普遍陷入一个理不清剪不断的发展怪圈。也就是众多机器人产业园区,在自身未厘清机器人未来发展脉搏下,却不约而同地为招商入驻企业“画饼”,大多数却持有“行与不行,先引起过来再说”的盲目招商念头,纷纷青睐打造概念型园区。

 

      由于机器人在国内尚属新兴产业,对于该领域里的核心技术、人才及市场,在未完全拥有和掌握的前提下,如此带有冒进之嫌的开发,难免会引发外界猜测和担忧,以前的先例就是光伏产业,先是担忧,最后被坐实。

 

      徐晓兰表示,机器人产业链碎片化比较严重,产业园区同质化、集成化现象开始出现,亟须尽快科学布局产业协同发展,打造技术链,布局产业链。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机器人市场竞争分析及未来五年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eVTOL销量持续飙升 国内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且资本热度快速升温

全球eVTOL销量持续飙升 国内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且资本热度快速升温

市场规模来看,2022-2024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4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达到约1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4%;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158.2亿美元。

2025年04月03日
近五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资本市场整体升温 其中A轮融资占比最多

近五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资本市场整体升温 其中A轮融资占比最多

从投融资来看,2019年-2023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022年投融资事件达到20起,创下历年新高;2024年1-5月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投融资事件完成15起,超过2023年总量的70%,融资金额达到11.21亿元。

2025年03月22日
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已强势回升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TTI市场份额最大

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已强势回升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TTI市场份额最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为288.5亿美元,同比增长5.7%;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4.9亿美元。

2025年03月12日
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中国市场企业不断涌入 资本热度呈周期性变化

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中国市场企业不断涌入 资本热度呈周期性变化

随着特种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全球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从53亿美元增长到了120亿美元,连续五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12日
我国减速器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环境整体利好

我国减速器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环境整体利好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到2023年我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87亿元,同比增长5.0%。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资本市场热度则逐渐降低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资本市场热度则逐渐降低

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约为842.62亿元,同比增长16.2%。

2025年03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