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西安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高能级创新策源地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丝路科创中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0年中国技术创新产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战略规划》显示,坚持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牵引,以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为突破,推动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政府创优,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密切对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有机融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支柱产业创新链建设工程,着力攻克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力装备、民用航空发动机、新材料制备加工、太阳能光伏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等关键核心技术,引领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做实做强做优。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培育发展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催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创新设计+”等硬科技产业新业态。

产业创新重点工程

产业创新重点工程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成果与数字城市、公共服务、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高标准开展重点领域企业引培、人才引育。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政策试验与社会试验。以先进制造、文创旅游、商贸物流、智慧全运等应用示范场景为牵引,推动人工智能试验区在研发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生态营造等方面全面发展。

 

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支持硬科技研发,畅通硬科技转化渠道,培育硬科技企业,做强硬科技产业,突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打造一流硬科技创新生态。

 

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开展硬科技创业“育苗”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硬科技企业与产业培育计划,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提升西安科技大市场功能,建设西安技术要素交易市场,推进公共中试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推进市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金融支撑体系建设:加快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发挥资本市场西安服务基地作用,实施“龙门行动”计划[14],打造上市挂牌的西安军团、并购重组的西安高地、资本市场的西安板块

 

“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推动西咸新区、高新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双创支撑平台,推广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推动创新型企业成长壮大。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完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机制,鼓励高校院所联合龙头企业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领域,创建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中试熟化、科技企业孵化和高端人才引进。

资料来源:西安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大力培育硬科技企业,促进各类资源和要素向企业聚集,构建“微成长—小升规—规上市”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孵化服务体系,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内设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攻关,提升产业链企业聚集能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贯彻实施陕西省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1155)工程,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创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鼓励支持创新型企业上市快速发展。

       打造高能级创新策源地

       建立高效的“城校(所)企”协同创新机制,围绕现代产业体系需求,靶向遴选高校院所优质创新成果,赋能产业升级。以电子谷、智慧谷、西部科技创新港、翱翔小镇、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泾河新城院士谷等为核心,打造环大学科技创新经济带、大学科技园。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西安,积极参与秦岭国家实验室创建,建成国家超算(西安)中心。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提升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水平。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效应,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西安设立区域性研发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增强西安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重点工程

科技创新重点工程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建成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协同推进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综合试验测试研究平台、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设施、阿秒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实验室体系:积极参与秦岭国家实验室建设,鼓励在空天动力、先进制造、生命科学、新材料、疾病防控、金融科技等优势领域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工作。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增材制造和光电子集成制造等国家创新中心,强化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加快能源与传感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科技创新城(园区):支持西安高新区“一区两谷一心一社区”建设,推进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先进计算产业园、泾河新城院士谷、长安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园区建设。

 

西部科技创新港。依托西安交通大学,高起点规划打造西部科技创新港,完善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服务等平台功能,联合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小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等机构,打造全省科技创新重要增长极。

资料来源:西安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外向型经济等重点发展方向,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西安“英才计划”,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打造一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加强青年人才培育储备,实施多领域人才培养专项,建设联合培养基地,加强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实施“市长特别奖”,激励企业家、管理(科研、项目)团队和个人聚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和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推动高校院所深化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完善科研人员科技成果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安居、医疗、教育保障,高标准建设西安人才综合服务港,全面提升人才公共服务能级。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营业收入、出口额持续五年增长 进口额则不断下降

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营业收入、出口额持续五年增长 进口额则不断下降

从产量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有所回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为16万台,同比增长6.0%;2025年1-9月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为13.2万台,同比增长7.3%。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五年稳定增长 叉车为最主要种类

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五年稳定增长 叉车为最主要种类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我国主要工程机械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叉车,占比为53.42%;其次为装载机,占比为12.76%;第三为宽体自卸车,占比为4.62%。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铸造机行业:产量、需求量持续三年增长 进口量下滑

我国铸造机行业:产量、需求量持续三年增长 进口量下滑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铸造机市场规模为上下波动趋势,到2024年我国铸造机市场规模为486.07亿元,相较于2023年增加11.26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薄膜沉积设备行业:全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PECVD占比最高

薄膜沉积设备行业:全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PECVD占比最高

从薄膜沉积设备市场结构来看,在2024年全球薄膜沉积设备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PECVD,占比为33%;其次为溅射PVD,市场份额占比为19%;第三为管式CVD,市场份额占比为12%。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持续五年增长 2025年相关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创新高

我国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持续五年增长 2025年相关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创新高

从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256亿元,同比增长19.6%。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工业锅炉行业市场规模、产量及销量均持续五年下降

我国工业锅炉行业市场规模、产量及销量均持续五年下降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工业锅炉市场规模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工业锅炉市场规模约为195.48亿元,同比下降7.0%。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装载机行业:总销量及国内销量均回升 2025年1-9月国内销量占比53.34% 出口量逐年增长

我国装载机行业:总销量及国内销量均回升 2025年1-9月国内销量占比53.34% 出口量逐年增长

从销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装载机销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装载机销量为10.82万台,同比增长4.1%;2025年1-9月我国装载机销量为9.4万台,同比增长14.6%。

2025年10月20日
全球及中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均较高速增长 2025年国内行业相关投融资事件频发

全球及中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均较高速增长 2025年国内行业相关投融资事件频发

全球市场来看,在劳动力短缺与精准农业需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农业机器人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正高速增长。2024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89亿元,同比增长34.85%。

2025年10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