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游乐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提高 未来需求将持续增加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游乐设备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一、产业特征

          世界最早的游乐设备公司是1900年出现在美国,可以说是历史相当的悠久了。但从1950年以后是其迅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1955年迪士尼公司出现以后,游乐设备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我国的第一台游艺机是在1951年由北京机械厂设计制造的,出场后在北京公园使用。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突飞猛进,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变化使得很多人幵始追求休闲娱乐生活,对游乐活动的需求不断上升。伴随着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游乐设备产业开始起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到精,从进口到出口的转变,在制造设计、工艺流程、售后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游乐设备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等,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成立。各种型号的游乐设备不断地被幵发并在国内各地投入运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拥有100多个大中型游乐设备品种投入生产,基本涵盖了游乐设备的各个品种。中国游乐设备制造厂达220多家,2014年的产值达到405.92亿元人民币。中国游乐业正日益成为与娱乐、休闲、健身、户外运动、城市市政多产业密切交织的一个综合性产业。

          就发展水平而言,我国游乐设备制造业已日趋成熟,生产制造的产品种类齐全,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可靠。在第16届亚运会上,由我国自行制造、安装的全球最高位置的卧式观览车出现在了亚运赛场。中国游乐设备制造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游乐设备行业制造的摩天轮、过山车等特种设备、各类模拟机、电子游艺机、气模游乐设备、4D影院等各类产品满足了国内各类游乐园和娱乐休闲业的需求。中国制造的游乐产品已出口到国际市场,中国生产制造的游乐产品已经出现在世界各地。

          中国的各省市都把游乐设备的制造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各省市都是加大了对游乐设备的支持力度。我国游乐设备的产业特征如下:

          一:游乐设施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层出不穷。 

          从最近投入使用的一些游乐设备上看,最近生产的游乐设备上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给人的感觉是焕然一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了游乐设备上,郑州家家乐游乐设备制造公司在这一点走到了技术的前沿,其生产的很多游乐设备趣味性和知识性都很强,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中国的游乐设备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 

          中国的游乐设备不但大量的满足了国内市场,现在很多中国制造的游乐设备也都走出了国门,这一切的变化除了自身的原因外,更是世界产业转移的机会,增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成为中国游乐设备打开国际大门的一把钥匙。 

          三:中国游乐设备制造的展望: 

          第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娱乐需求随之而增长。 

          第二: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区的建成和入住,对游乐设备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 

          第三:随着个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游乐设备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 

          第四:原有的游乐设备的不断的升级改造,产品更新换代。

          二、发展现状

          随着游乐设施制造业的发展,产业开始遂步向一些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在缓慢地形成,现有的游乐设施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目前我国游乐设施产业集群的地理分布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有游乐设备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其中,中山市港口镇、广州市番禺区是目前国内游戏、游艺设备最大的生产基地,两个区域集群内,企业自主研发制造的游戏、游艺设备超过全国总量的60%,中山市是中国游乐设备产业的发源地和主产区,产业规模比较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相当国际竞争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山市游乐设备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己成为中国游乐产业的风向标,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游艺机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国内外知名度甚高。中山市拥有游乐设备生产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专业配件等配套供应厂家10多家。近年来,中山市游乐产业产值呈直线上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中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步入小康,消费观也有了较大的转变,双休日和“五一”、“十一”等长假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这些都对游乐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为游乐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条件。现代游艺设施寓教于乐,普及科学知识,培育勇敢进取精神,强调新颖、刺激、休闲、奇特等,游艺设备设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城市文化投资,现今各大城市筹建的主题公园就是一种将城市文化氛围与娱乐良好结合的产物。

          历年来,我国以总人口占全世界1/4强的特点而闻名,人口众多这一特点使得我国具有最广阔的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广东将是中国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的省,整合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强省,更多的主题公园和社区游乐中心的建设也将为游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机遇。

          从色彩流行的趋势来看,大型游乐设备更加强调具有标志性的色调,如黑色、红色、白色等颜色,以给人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中小型游乐设备更加倾向于平和、亲切,色调将以黄色、蓝色、绿色等给人友好感觉的颜色为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光伏逆变器出货量领跑全球市场 2025年上半年136家企业分食172GW招标采购订单

中国光伏逆变器出货量领跑全球市场 2025年上半年136家企业分食172GW招标采购订单

全球出货量来看,近五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呈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达589GW,同比增长9.89%。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水下机器人行业:中国市场规模仅次于北美地区 ROV仍为市场主流产品

全球水下机器人行业:中国市场规模仅次于北美地区 ROV仍为市场主流产品

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4年全球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78.5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是全球水下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市场规模超过35亿美元;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逐渐扩大,达到了23.5亿美元。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上升 数控机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上升 数控机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从智能制造装备细分市场情况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约为4325亿元,同比增长5.7%。

2025年07月17日
技术成熟推动我国无人叉车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市场销量持续高增  托盘式占比最高

技术成熟推动我国无人叉车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市场销量持续高增 托盘式占比最高

从销售结构来看,我国无人叉车中销售占比最高的为托盘式无人叉车,占比约为39.45%;其次为堆垛式无人叉车,占比为29.60%;第三为前移式无人叉车,占比为14.67%。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平地机行业:出口销量占比总销量超80% 国内销量呈回升迹象

我国平地机行业:出口销量占比总销量超80% 国内销量呈回升迹象

具体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平地机国内销量持续下降,到2024年销量回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平地机国内销量为1109台,同比增长18.6%;2025年1-5月国内销量为677台,同比增长40.7%。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高空作业车行业:国内销售占比超90% 但近六年出口销量逐年高增

我国高空作业车行业:国内销售占比超90% 但近六年出口销量逐年高增

从总销量来看,2022年到2024年我国高空作业车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高空作业车销量为3911台,同比下降5.5%;2025年1-5月我国高空作业车销量为1906台,同比增长12.2%。

2025年07月07日
下乡政策助推清洁电器行业市场下沉 扫地机器人为主导品类

下乡政策助推清洁电器行业市场下沉 扫地机器人为主导品类

从零售量来看,得益于“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等政策的持续实施,近五年我国清洁电器零售量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2025年1-3月,我国清洁电器零售量为784万台,同比增长18.2%。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起重机行业:随车起重机销量占比最高 2025年1-5月塔式起重机销量下降超35%

我国起重机行业:随车起重机销量占比最高 2025年1-5月塔式起重机销量下降超35%

各个种类起重机销量来看,2025年1-5月我国起重机销量占比最高的为随车起重机,占比为45.68%;其次为汽车起重机,占比为38.88%;第三为塔式起重机,占比为9.97%;而履带起重机销量占比为5.48%。

2025年07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