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传统工程机械巨头进军高空作业平台,很难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传统工程机械与高空作业平台在商业模式与下游方面存在差异 
      1)商业模式方面,传统工程机械的生产厂家一般直接面对代理商,代理商负责整机销售、服务、配件供应、维修等;代理商将工程机械销售给租赁客户,最后交由下游客户使用。而高空作业平台行业一般是生产厂家直接将产品销售给租赁商,然后通过租赁的方式交由下游客户使用;也有一部分直接由生产厂家销售给终端。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 传统工程机械和高空作业平台的终端应用有着很大的差异。传统工程机械的下游应用以建筑中市场为主,包括基建、地产、矿山、新农村建设、市政工程等;高空作业平台则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前、中、后市场,包括物料抬升、结构搭建、工程建设、建筑施工以及装潢、安装、维护、检修等。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是将作业人员举高进行作业,因此对安全性、可靠性有着较高要求,十分看重产品的品牌,而新品牌需要较长时间的市场考验才会最终得到客户接受。一些传统工程机械巨头虽然在原有领域拥有品牌优势,但下游客户更倾向于选择高空作业平台市场上口碑更好、技术更加成熟的产品,新进入者进入该行业存在较高的壁垒。 
      未来三年传统工程机械巨头缺少动力进军高空作业平台市场 
      对于传统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想要有足够的业绩弹性,往往在产品上做大挖掘机,即“得挖机者得天下”;另一方面,在地区上开拓海外市场,即“得海外者得天下”。以三一重工为例,2016 年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三大业务实现营收 196.83 亿元,占总营收的 84.55%;海外业务实现营收 46.05 亿元,占总营收的 39.89%。 
 
      传统工程机械巨头若涉足高空作业平台,短期内对总收入贡献非常有限。仍以三一重工为例,假设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规模在未来 CAGR 在 50%左右,在“十三五”末总保有量达到欧洲市场 1/4 的水平,若三一重工自 2016 年起涉足高空作业平台领域,在市占率为 5% 的情况下,高空作业平台业务在未来 3 年内对公司总营收的贡献不会超过 1%;即使假设公司在一开始市占率即达到 50%,未来 3 年高空作业平台对公司总营收的贡献也不会超过 6%,业绩贡献弹性非常小。因而,未来 3年传统工程机械巨头很难有动力投入大量资本进入到高空作业平台领域。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叉车之鉴:为什么传统工程机械巨头没有做成叉车?  
      纵观海外市场,高空作业平台制造企业专业性非常强。Genie、JLG 等品牌专注于高空作业平台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销售、市场拓展,专业性很强,而卡特彼勒等传统工程机械巨头虽然实力雄厚,但并未能该领域分得一杯羹。 
 
      再让我们回顾下传统工程机械巨头当年计划攻占叉车市场而不得的事,我们想借此说明虽然传统工程机械巨头很强大,但其实并不是无所不能,尤其在进军商业模式和终端客户都不一样的产品领域— —叉车相比传统工程机械,下游非常分散,且以物流为主;叉车销售方式以子公司直销为主,不同于传统工程机械。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柳工于 2002 年收购历史悠久的上海沪光叉车厂,成立上海柳工叉车有限公司,并注入启动资金 4000 万元,正式布局叉车领域,2008 年设立阳和基地,研发并投产 1 至 10 吨内燃叉车系列和电叉系列。 2015 年成立上海柳工叉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主营叉车整机销售等业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柳工叉车于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5482 万元,仅为杭叉集团 2015 年叉车业务 44.14 亿元收入的 1.24%。 
 
      中联重科于 2010 年成立中联重科安徽工业车辆有限公司,2014 年中联重科以20.88亿元收购奇瑞重工1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0%,正式布局叉车业务,但至今业务占比仍非常低。 
 
      徐工集团于 2002 年组建徐工特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小型工程机械产品与相关配件,是国内最大的叉车驱动桥生产基地,客户包括杭叉、厦叉等行业龙头。2006 年徐工推出 S05 高速越野叉车,此后相继推出多款叉车产品,但截至目前其叉车市场份额也非常低。 
 
      这些行业巨头虽然在传统工程机械领域拥有巨大的品牌、研发、制造、销售优势,但却很难在商业模式与终端客户均存在差异的叉车产品上发挥优势。 
 
      综上,我们认为,传统工程机械巨头未来 3 年都不会对高空作业平台市场格局带来较大冲击。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传统工程机械巨头可能会冲击价格体系,导致行业盈利能力下滑。此外,传统工程机械巨头如果通过外延并购方式进入,那么将有可能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eVTOL销量持续飙升 国内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且资本热度快速升温

全球eVTOL销量持续飙升 国内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且资本热度快速升温

市场规模来看,2022-2024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4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达到约1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4%;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158.2亿美元。

2025年04月03日
近五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资本市场整体升温 其中A轮融资占比最多

近五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资本市场整体升温 其中A轮融资占比最多

从投融资来看,2019年-2023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022年投融资事件达到20起,创下历年新高;2024年1-5月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投融资事件完成15起,超过2023年总量的70%,融资金额达到11.21亿元。

2025年03月22日
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已强势回升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TTI市场份额最大

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已强势回升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TTI市场份额最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为288.5亿美元,同比增长5.7%;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4.9亿美元。

2025年03月12日
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中国市场企业不断涌入 资本热度呈周期性变化

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中国市场企业不断涌入 资本热度呈周期性变化

随着特种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全球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从53亿美元增长到了120亿美元,连续五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12日
我国减速器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环境整体利好

我国减速器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环境整体利好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到2023年我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87亿元,同比增长5.0%。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资本市场热度则逐渐降低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资本市场热度则逐渐降低

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约为842.62亿元,同比增长16.2%。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柴油发动机行业销量持续回升且已2019年水平 多缸柴油发动机为主要产品

我国柴油发动机行业销量持续回升且已2019年水平 多缸柴油发动机为主要产品

从销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柴油发动机销量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柴油机销量为493万台,同比下降3.7%。

2025年03月06日
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中国海工装备订单位居全球第一 国内相关企业注册量有所下降

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中国海工装备订单位居全球第一 国内相关企业注册量有所下降

从成交订单来看,2024年全球共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215座/艘、272.2亿美元,以金额计同比增加85.1%。从国内来看,中国订单金额保持全球首位,2024年中国累计承接106艘海工装备订单,总合同金额约116亿美元,占全球订单总量的42.6%,继续位居全球第一。

2025年02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