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移动机器人“长尾”特征明显,上游零部件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一、移动机器人行业相关定义

        移动机器人(AGV)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它由计算机控制,具有移动、自动导航、多传感器控制、网络交互等功能,在实际生产中最主要的用途是搬运,可以说只要有搬运需求的地方,就有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可能。

        二、移动机器人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始于60 年代末期。斯坦福研究院(SRI)的Nils Nilssen 和Charles Rosen 等人,在1966年至1972 年中研发出了取名Shakey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目的是研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复杂环境下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推理、规划和控制。

        根据移动方式来分,可分为:轮式移动机器人、步行移动机器人(单腿式、双腿式和多腿式)、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爬行机器人、蠕动式机器人和游动式机器人等类型;按工作环境来分,可分为:室内移动机器人和室外移动机器人;按控制体系结构来分,可分为:功能式(水平式)结构机器人、行为式(垂直式)结构机器人和混合式机器人;按功能和用途来分,可分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助残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

        三、移动机器人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我国国内移动机器人市场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长尾特征”,除 3C 等快速崛起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外,其他应用市场均存在客户规模小、资金实力差、应用水平低、地理分布极其分散、整体数量巨大等特点。这样的客户特点也就决定了,大部分客户都是价格敏感型的客户,而且自身改造能力差,需要中游厂商给出稍作调整即可投入使用的产品。因此,中游的生产厂商若想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生产出的产品必须具备高性价比且容易使用的特征。

中国移动机器人细分市场行业分布呈现“ 长尾特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移动机器人行业产业链条分析

        移动机器人(AGV)属于工业机器人的一种,具有与工业机器人相同的产业链结构。上游为机器人零部件制造商。这一部分是产业链的核心,在机器人产品中占据绝大多数成本。中游为机器人制造与系统集成企业。下游则包括汽车、3C 电子、物流等应用行业。

移动机器人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上游产业

        移动机器人(AGV)主要由驱动、系统和导引三部分组成,其中,在驱动控制器、系统、以及激动导航传感器等核心部件上,依然是国外品牌的天下,虽然外资企业无法实现对我国 AGV 市场的直接垄断,但却能利用关键技术及核心零部件上的优势,来对我国企业形成掣肘和牵制。因此长远来看,若想在移动机器人领域有所作为,国内企业需要在上游的机器人零部件上持续发力。

部分零部件国内外厂商名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下游产业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出生率长期处于 历史低位 ,近两年甚至出现进一步下行趋势。原本享受我国高出生率带来的人口红利的行业,例如 3C 电子、物流、汽车制造等,都将面临出生率长期低迷带来的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的一大替代品,移动机器人(AGV)的需求变得愈发旺盛。目前市场上对移动机器人(AGV)的需求主要来自于需要降低搬运人力成本的小微企业。

        与此同时新兴行业的兴起也进一步带动了移动机器人的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行业的工作强度大幅提升,对搬运的工作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 2014 年的数据为例,在当时移动机器人等设备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双十一等重要销售活动之后,快递搬运工日人均搬运重量超过 1 吨,日工作时间达十几个小时;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后平均需要等待 6-7 天,比在非活动日购买商品等待时间多了近一倍。为了更好的优化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各大电商纷纷引入各种机器设备,力求将物流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推进。

        以目前移动机器人应用率最高的物流行业为例,移动机器人(AGV)在自动化、灵活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得移动机器人(AGV)成为物流智能化、自动化的最优选择。

        (1 )自动化程度高:无人搬运车 AGV 相比人工叉车运送物料来说具有极高的自动化。当车间某一环节需要辅料时,由工作人员向计算机终端输入相关信息,计算机终端再将信息发送到 AGV 中央控制系统,系统向 AGV 发送控制指令,AGV 接受并执行将辅料自动搬运至相应地点。AGV 只需要输入相关的指令就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只要输入的指令没有问题,就不会有问题,避免了各种错误的发生。

        (2 )灵活性强:AGV 小车能够灵活地与各类生产线,装配线,输送线,站台,货架,作业点等有机结合。实现最大限度地缩短物流周转周期,降低物料的周转消耗,实现来料与加工,物流与生产,成品与销售的柔性衔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系统的工作效率。

        (3 )安全性好:移动机器人(AGV)具有较完善的安全防护能力,有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安全与避碰,多级警示,紧急制动,故障报告等。能够在许多不适宜人类工作的场合发挥独特作用。(fswei)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移动机器人(AGV)行业前景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近五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资本市场整体升温 其中A轮融资占比最多

近五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资本市场整体升温 其中A轮融资占比最多

从投融资来看,2019年-2023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022年投融资事件达到20起,创下历年新高;2024年1-5月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投融资事件完成15起,超过2023年总量的70%,融资金额达到11.21亿元。

2025年03月22日
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已强势回升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TTI市场份额最大

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已强势回升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TTI市场份额最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为288.5亿美元,同比增长5.7%;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4.9亿美元。

2025年03月12日
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中国市场企业不断涌入 资本热度呈周期性变化

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中国市场企业不断涌入 资本热度呈周期性变化

随着特种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全球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从53亿美元增长到了120亿美元,连续五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12日
我国减速器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环境整体利好

我国减速器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环境整体利好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到2023年我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87亿元,同比增长5.0%。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资本市场热度则逐渐降低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资本市场热度则逐渐降低

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约为842.62亿元,同比增长16.2%。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柴油发动机行业销量持续回升且已2019年水平 多缸柴油发动机为主要产品

我国柴油发动机行业销量持续回升且已2019年水平 多缸柴油发动机为主要产品

从销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柴油发动机销量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柴油机销量为493万台,同比下降3.7%。

2025年03月06日
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中国海工装备订单位居全球第一 国内相关企业注册量有所下降

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中国海工装备订单位居全球第一 国内相关企业注册量有所下降

从成交订单来看,2024年全球共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215座/艘、272.2亿美元,以金额计同比增加85.1%。从国内来看,中国订单金额保持全球首位,2024年中国累计承接106艘海工装备订单,总合同金额约116亿美元,占全球订单总量的42.6%,继续位居全球第一。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工业母机行业:上游数控系统技术发展注入活力 下游航空装备等市场扩大提供动力

我国工业母机行业:上游数控系统技术发展注入活力 下游航空装备等市场扩大提供动力

产业链来看,工业母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机床机架、传动系统、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电气元件等;中游为机床的制造过程,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特种加工机床等;下游为机床的终端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模具制造、工程机械、军工、3C电子、电力设备、船舶等多个行业。

2025年0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