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园区已达40余家 机器人产业如何去除泡沫?

        导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以下简称“路线图”),路线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实现重点突破,力争到2025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中国机器人市场竞争分析及未来五年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以下简称“路线图”),路线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实现重点突破,力争到2025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机器人产业园遍地开花
        
        在路线图发布之前,地方省市推进机器人的步伐就已迈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郑州、常州、重庆、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成都等近40个城市将机器人作为当地的重点发展产业,并陆续出台机器人相关优惠政策,主要对象是机器人制造企业和机器人使用企业,支持手段以税收、土地和户口优惠为主。

        与此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园遍地开花,当前各地政府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有40余家,现有地方机器人产业园到2020年的规划投资额将超过5000亿元。

        2013年年底,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事实上,各地政府的规划早已超出了这个《指导意见》。
        
        从提出的目标来看,各地均胸怀“远大抱负”。如安徽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培育3~5家产值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超200亿元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根据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到2015年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将培育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1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4家以上,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30亿元以上。但实际情况是,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的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才不到200亿元。据his最新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也才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市场未必容得下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和这么多的产业园区。与此同时,很多产业园的建设是为了拿政府补贴,再制定标准规划,设厂布局,高价买设备、生产线、零部件和技术,导致产业又走上了扩大产能和组装的老路。

        政策细化明晰产业路径

        虽然机器人概念在市场热炒,但实际上,大部分机器人公司还在低端挣扎,缺乏核心技术。行业研究显示,2014年,全球机器人产业总产值约为2500亿元,中国市场占约1/10。而这当中,真正属于中国本土产品的市场规模只有20亿~30亿元。另一份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猛增54%,达到5.6万台,但其中本土供应商的销量仅为1.6万台,其他均来自海外供应商。这些海外厂商之所以强势,就在于其大多具有核心零部件研发及本体制造能力。而我国绝大多数机器人企业所涉及的大多集中在系统集成环节,简单来说就是买来机器人,再按照工厂的需求安装、调试,以满足生产需要。

        由于起步晚,机器人产业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如控制器、伺服系统、传动结构、传感技术等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在机器人产业的中游,企业主要是利用上游零部件设计机器人结构和控制箱,做一个标准机器人——机器人本体。面对与国外厂商的直接竞争,压力非常大。而绝大多数中国机器人企业集中在产业下游,即系统应用集成部分。
        
        最近,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正在火热推行“机器人换人”,通过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促进传统产业大量使用机器人。这无疑将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广机器人技术。但由于中国机器人企业缺乏竞争力,在大量推广使用中反而被国外产品占去“蛋糕”的大头,进一步挤压中国机器人企业的生存空间。而仅仅有概念、园区土地和政府补贴,并不能催生一个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行业。

        路线图提出,到2025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要达到70%以上,国产关键零部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70%,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水平。从中也可以看出政府对工业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系列化产品的产能提升和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的重视。再加上将要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未来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路径将更加清晰。随着路线图的发布以及《中国制造2025》“1+X”相关的配套规划的出台,政策更加动态化和细化,将避免政策与实际情况相背离,也有利于减少产业泡沫的形成。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eVTOL销量持续飙升 国内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且资本热度快速升温

全球eVTOL销量持续飙升 国内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且资本热度快速升温

市场规模来看,2022-2024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4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达到约1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4%;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158.2亿美元。

2025年04月03日
近五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资本市场整体升温 其中A轮融资占比最多

近五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资本市场整体升温 其中A轮融资占比最多

从投融资来看,2019年-2023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022年投融资事件达到20起,创下历年新高;2024年1-5月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投融资事件完成15起,超过2023年总量的70%,融资金额达到11.21亿元。

2025年03月22日
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已强势回升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TTI市场份额最大

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已强势回升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TTI市场份额最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为288.5亿美元,同比增长5.7%;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4.9亿美元。

2025年03月12日
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中国市场企业不断涌入 资本热度呈周期性变化

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中国市场企业不断涌入 资本热度呈周期性变化

随着特种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全球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从53亿美元增长到了120亿美元,连续五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12日
我国减速器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环境整体利好

我国减速器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环境整体利好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到2023年我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87亿元,同比增长5.0%。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资本市场热度则逐渐降低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资本市场热度则逐渐降低

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约为842.62亿元,同比增长16.2%。

2025年03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