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2年我国混凝土搅拌站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内容提示;我国混凝土搅拌站的优点1.可靠性较高混凝土搅拌站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发展的过程是引进――消化――部分国产――全部国产――改进提高。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预拌混凝土在全国大中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混凝土搅拌站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目前我国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已形成系列化,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只有部分产品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技术已经超过进口混凝土搅拌站的水平,其中部分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能力高、称量精度高、投资少、搅拌质量好,能实现多仓号、多配合比、不间断地连续生产以及主机及其主要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我国的混凝土搅拌站还存在着整体技术含量不高、普及率不高、地区差异较大、智能化程度不高和环保性能不高等缺点。
  
  我国混凝土搅拌站的优点1.可靠性较高混凝土搅拌站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发展的过程是引进――消化――部分国产――全部国产――改进提高。像一般的混凝土公司连续生产10000立方米混凝土是很正常的事,其关键部件如主机、螺旋机、主要控制和气动元件的性能已相当稳定,如搅拌叶片采用独特的高铬高锰合金耐磨材料,轴端支承及密封形式采用独特的多重密封或气密,极大地提高了主机的可靠性能。对常受冲击、易磨损处,如卸料斗、过渡斗等处采用耐磨钢板在里部加强;环型皮带接合处硫化黏结,使用寿命比普通的钢铆接增长3倍,这是确保其可靠性高的前提条件。
  
  自动化控制程度较高2002年以后许多混凝土公司开始采用2方主机多台并联的方式,解决了在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保证了一台备用和减少混凝土运输车的等待时间。其控制系统目前大都相对先进和稳定,自动化程度普遍较高,均可全自动长时间不间断连续生产。控制室里的操作平台及电脑监控可以形象地反映整个生产流程和每个部位的情况,如水泥筒仓的水泥贮备情况、骨料仓里的骨料贮备、骨料的输送和混凝土出料等情况,一旦某个部位出现了问题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及时加以解决。
  
  所有搅拌站都采用工业计算机控制,既可自动控制也可手动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动态面板显示搅拌站各部件的运行情况,同时可以存储搅拌站的各种数据,按要求打印各类报表资料,存储配方可达几万个以上。控制室配备空调可保证电气元件经久耐用、性能稳定持续可靠,控制系统基本上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双机双控形式,即系统以两台高性能工业计算机组成,一台作为主控生产系统,另外一台作为管理及监控系统兼作主控生产机的备份机,作为主控机系统具有手动及自动功能,控制机与管理机间数据共享,控制机出现故障时可以转换到管理机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的持续正常运行。另一种采用工业计算机加配料控制仪表组成,即配料控制仪表数据输入工业计算机,通过板卡或PLC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出执行信号,从而保证系统持续正常运行。在主机卸料口、配料站等关键部件可以设置监视摄像头。
  
  生产能力较高当前双并联站和多并联站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各大混凝土公司的生产能力,如2台120并联站可以把混凝土的年产量提高到60万立方米,3台并联站可以提高到80万立方米左右,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能力不足制约大多数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计量精度高混凝土搅拌站的计量精度分4个方面,即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其中骨料的精度一般控制在±2%之内,水泥的精度一般控制在±1%之内,水的精度一般控制在±1%之内,外加剂的精度一般控制在±1%之内。骨料的计量一般是采用皮带称、称量斗来进行称量,皮带称为累计称量,称量斗为单独称量或累计称量。水泥及粉料的称量一般是采用称量斗来进行,当有多种粉料时采用累计称量或单独称量。水的计量一般有容积式和称量式两种方式,容积式又分为时间计量方式、定量水表计量方式、涡轮流量仪计量方式;称量式分为自落排水称量装置、加压水泵排水称量装置以及整体式称量桶结构;外加剂的称量有容积式、质量式和脉冲计量表等方式。
  
  无论是骨料、粉剂还是水剂的称量,其称量、控制和信号转换元件等均采用进口元件,高精度的传感器、进口微机控制、各秤单独称量或累计称量,完全保证计量的准确且工作性能稳定。
  
  投资省混凝土公司对搅拌楼的投资相对其他泵送设备而言较少。如投资1台120站在配置较好的情况下也不会超过200万元,2台120并联站也可以控制在360万元左右。
  
  搅拌质量好搅拌主机在工作时传动机构带动两搅拌轴同步反向转动,每个搅拌轴上分别布置4~8个搅拌臂及两对侧搅拌臂,其上装有搅拌叶片和刮板,物料投入搅拌机以后通过搅拌叶片、刮板对粗细骨料、掺和剂等的搅动使混合料在罐体中间作径向和轴向运动,在两个搅拌轴中间的交叉区域形成对流,实现物料的强烈搅拌,从而使搅拌质量更好、更均匀。
  
  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搅拌能力强、搅拌质量均匀、生产率高,对于干硬性、半干硬性、塑性及各种配比的混凝土搅拌效果好。润滑系统、主轴传动系统均采用全套原装进口,其液压开门机构可根据需要调整卸料门开度。搅拌主机拌轴采用防粘连技术,有效防止水泥在轴上的结块,轴端密封采用独特的多重密封结构,有效防止砂浆泄漏及保证整个搅拌系统的持续长久运行。清洗系统采用高压水泵自动控制加手动控制,各出水孔位于搅拌主轴正上方,提高搅拌的效率,增加水雾,减少粉尘污染,并有效清除水泥结块。
  
  主机及其主要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高近几年来,我国多家搅拌站生产厂家利用吸收国外主机技术相继开发了多个品牌的主机,如具有意大利技术的西门子主机、仕高玛主机、德国BHS技术的主机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目前搅拌主机困扰多年的质量缺陷而得不到解决的局面。主要元器件方面目前多采用中外合资或国外独资制造的电器和液压元件,如托利多、施耐德、西门子和欧姆龙等元器件,相对较稳定,从而使国产站的成本有了大幅度降低,而质量和稳定性并不亚于进口搅拌站。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eVTOL销量持续飙升 国内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且资本热度快速升温

全球eVTOL销量持续飙升 国内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且资本热度快速升温

市场规模来看,2022-2024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4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达到约1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4%;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158.2亿美元。

2025年04月03日
近五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资本市场整体升温 其中A轮融资占比最多

近五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资本市场整体升温 其中A轮融资占比最多

从投融资来看,2019年-2023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022年投融资事件达到20起,创下历年新高;2024年1-5月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投融资事件完成15起,超过2023年总量的70%,融资金额达到11.21亿元。

2025年03月22日
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已强势回升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TTI市场份额最大

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已强势回升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TTI市场份额最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为288.5亿美元,同比增长5.7%;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4.9亿美元。

2025年03月12日
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中国市场企业不断涌入 资本热度呈周期性变化

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中国市场企业不断涌入 资本热度呈周期性变化

随着特种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全球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从53亿美元增长到了120亿美元,连续五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12日
我国减速器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环境整体利好

我国减速器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环境整体利好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到2023年我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87亿元,同比增长5.0%。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资本市场热度则逐渐降低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资本市场热度则逐渐降低

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约为842.62亿元,同比增长16.2%。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柴油发动机行业销量持续回升且已2019年水平 多缸柴油发动机为主要产品

我国柴油发动机行业销量持续回升且已2019年水平 多缸柴油发动机为主要产品

从销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柴油发动机销量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柴油机销量为493万台,同比下降3.7%。

2025年03月06日
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中国海工装备订单位居全球第一 国内相关企业注册量有所下降

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中国海工装备订单位居全球第一 国内相关企业注册量有所下降

从成交订单来看,2024年全球共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215座/艘、272.2亿美元,以金额计同比增加85.1%。从国内来看,中国订单金额保持全球首位,2024年中国累计承接106艘海工装备订单,总合同金额约116亿美元,占全球订单总量的42.6%,继续位居全球第一。

2025年02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