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态系统容量和质量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打造“北屏障、南优化”的整体生态网络。强化北部生态屏障区保护,坚持生态优先,提升增江流域水源涵养区的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提升农产品供给和生态旅游景观文化服务水平。强化南部地区环境维护功能,坚持优化发展,保障人居环境健康安全,合理疏散中心城区的人口与功能,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北山南水”基本生态网络结构。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兼顾生态空间集中与均匀分布。打造“两核、多廊、多园”生态绿地系统。重点建设北部帽峰山区域绿地、南部“珠江-东江”河涌的“两核”。依托知识城、科学城、生物岛和黄埔港,以“科城绿脉”“河谷香雪”“凤凰明珠”及“碧港古湾”为主题,推进“三脉一湾”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形成“多廊”。融合区内大型生态斑块,加快湿地公园、湿地景观、湿地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建设,打造长洲岛、天鹿湖等生态文化景观,形成“多园”绿地布局。
2.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
统筹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水源涵养、提升土地保水透水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治理、村庄搬迁安置、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打造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示范工程。加强山体整治与生态修复,大力推进山地丘陵区系统整治与生态复绿,提升城市山体生态景观。实施林地生态修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造林更新和封育恢复,推进河岸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点通道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以珠江为链串联河涌水系形成蓝脉绿网,构建联通山水、贯串城区、功能复合的沿江都市生态。建立全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打造水清岸美、安全畅通、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大力推动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黄埔区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发与示范基地等重点生态科技项目建设。
3.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
利用城市森林、组团隔离带,营造大尺度绿色空间。深化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森林进城”“公园下乡”工程,使绿化“进社区、进校区、进园区、进村宅、进楼宇”。配合推进广州东部森林公园、科学城苏元(暹岗大山)森林公园、天鹿湖森林公园及区内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创建更多城市绿地。推动知识城创建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完善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建设,基本建成独具岭南特色的公园城市和市民亲自然的最佳目的地。通过边角地整理、见缝插绿等方式增加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娱乐、健身需求。优化提升道路与滨水绿廊景观,持续推进珠江两岸绿化景观建设。深入推进天桥绿化等立体绿化,提升绿道建设水平。
强化环境保护和精准治污
1.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实施大气、扬尘污染精细化管控,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利用山体、林区、水库、绿地等天然屏障维持大气污染缓冲区,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准入制度,引导监督企业在废气排放口安装使用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推进船舶、港口及其它机械设备废气减排,加强油类(燃油、溶剂)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VOCs的排放治理,至2025年全面完成成品油码头的油气回收治理。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持续推进恒运东区热力有限公司锅炉脱硝工程。发展清洁能源,有序开展天然气利用工作。全面推行餐饮业排污许可证管理,严格控制饮食业油烟低空及无组织排放。控制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扬尘污染,加强道路保洁,不断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完善区内大气自动监测站布局,加快非城区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强化大气重污染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2.提升水环境质量
推进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化工业源减排,实行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持续升级完善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有效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严惩超标排放和偷排偷放行为。推进生活源减排,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促进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强化河湖水系“正本清源”,推进区域内主要河流污染防治,全面启动中小河涌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推进深井涌、细陂河等综合整治,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推进区内河涌水质“长制久清”。实施跨界河流污染治理,建立健全跨界河流水质区域协调机制。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接收处置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加强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3.加强土壤污染治理
落实国家“土十条”工作要求,开展土壤环境详查,推进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构建土壤质量基础数据库,建立土壤环境治理监测网络,实施土壤污染预防。梳理土壤治理修复地块清单,制定重点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实施计划,推进重点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建设工业企业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典型农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等示范工程,打好“净土”保卫战。构建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加强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的联动监管。
4.加强固体废物治理
规范工业、建筑废物收集,提高分类回收水平,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废物收集工作新制度,更新完善医疗废物清单。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网络,鼓励社会、居民参与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工作,设置有毒有害垃圾专门收集设施,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多元监管体系。加快推进广州东部工业固废处置项目建设,增加有资质的工业固废回收公司数量,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优化余泥渣土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管理处置。依托已建垃圾处理工程服务周边区域及农村,形成覆盖全区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严格开展危废规范化管理,推进危险废物强制性申报登记、收集和处理,完善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加强危废贮存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设置医疗废物暂存设施和专业废物收集服务单位组建。加大重点企业监管力度,落实危险废物专项整治。
5.加强噪声污染治理
加强工业噪声防治,鼓励企业采用低噪声生产工艺与设备隔声、消声等噪声控制措施。通过工作时段管制、限制高噪声设备、减少噪声工序、安装降噪设施、隔声设施等措施,加强对建筑工地噪声控制。设置道路防护绿地和噪声隔离带,控制大型货车等道路噪声源增长,加强机车辆噪声和喇叭声监测管理。加强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馆)、城市集贸市场、个体工商户噪声扰民的监管。加强社会生活噪声防治,合理安排用地布局,避免或减少相互之间干扰。完善噪声监测监管体系,设置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提高噪声执法监管能力和投诉处理效率,实现城区声环境质量的改善。
生态治理工程 |
1.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强化生活污染治理
推进九龙水质净化厂、东区水质净化厂、萝岗水质净化厂、永和北水质净化厂、黄陂水质净化厂二期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加速推进提标改造和功能升级,切实提高运行负荷。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和收集,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一体化处理设施建设。
2.完善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加强跟踪监督管理
采取经济、行政等手段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节能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持续升级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监测)系统。
3.纵深推进“正本清源”,整治河涌水环境和城市黑臭水体
推进沙涌、沙步涌、深涌、细陂河、牛屎圳、金紫涌、宏岗河、文涌、西滘涌、狮岭涌、永和河等辖区内河道河涌综合整治、绿化升级改造及堤岸加高工程。统筹推进污水处理厂、截污管网、防洪排涝系统建设和水环境生态治理等工程。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加强深井涌、细陂河等重点河涌综合整治,全面启动中小河涌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巩固现有整治成果,实现区内河涌水质“长制久清”。
4.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提升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港口码头垃圾接收、转运、处理设施及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接收处置设施建设,提高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1.建设海绵城市样板工程
科学编制海绵顶层规划和实施方案,结合岭南气候特点,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大力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透水街道”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按照国家规定的城市内涝防治和排水管网建设标准要求,打造多层次雨洪调蓄利用系统和高标准城市排水系统,以湖泊、河流及上下游水系等为重点建设一批海绵城市样板工程,全面推进节水集雨型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知识城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标杆。
2.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以生态经济、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低碳环保和高新工业、生态型现代服务业、绿色环保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加快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深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建筑和绿色供应链体系,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施清洁能源产业化工程,促进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研发应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依托山水田林资源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打造“美丽乡村”。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学校、社区,推行绿色消费、居住、出行,深化粮食节约行动和“光盘行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构建废旧物资和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规政策体系,加强全民生态科学知识教育,积极培育民众的生态意识、低碳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煤炭消费减量管理,以天然气扩大利用为主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降低工业用水用能水平,加快建设全国首个花瓣式智能电网,确保“十四五”时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优化用水结构,实现城市健康水循环。严控建设用地总量、盘活存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土地价值提升。
4.推进碳排放率先达峰
以建设低碳试点城市为抓手,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大减排体系建设,力争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开展全区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减排潜力分析,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制,控制煤炭、油品等高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太阳能、天然气、氢能等低碳能源,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减少建筑和交通领域碳排放。推广黄埔区状元谷电子商务园近零碳排放区首批示范工程项目经验,创建一批低碳园区,探索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和碳足迹评价。
5.完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
加快建立完善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建立健全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等多部门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和合作机制,建立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推进实现城镇、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建立生态环保区域合作共治机制,完善流域生态保护协作机制,探索建设多元化生态投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环保投资和服务市场。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污染治理有偿服务政策,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健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披露、严惩重罚制度、环境污染事故责任保险制度。深化生态环保综合执法改革,提升智慧精准管控能力。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优化责任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落实生态环保督察要求,做好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实现生态环境发布查询和预警预报可视化。鼓励绿色金融发展,推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