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投资前景研究》显示,“十三五”时期是我省人社事业成效显著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人社部门积极应对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凝心聚力、改革创新、稳中求进、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十三五”时期各项任务。为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力自贸港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为“十四五”时期人社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
要点 |
重点内容 |
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
“十三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62.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71.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16.7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累计5.79万人。 |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 |
“十三五”期间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30.16万人,参保率达到91%。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0.0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4.66万人。 |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断完善 |
“十三五”期间,全省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4个,省级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2个(国家级2个,省级30个),高技能人才新增1.69万人,总量达到7.54万人。 |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
符合事业单位特点、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初步形成。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
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
劳动关系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三方协同、工会力推、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与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初步建成。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省人大修改《海南省劳动保障监察若干规定》,开创性地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上升至地方法规层面。 |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
覆盖城乡居民的人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一网通办”成效明显,社会保障卡发行基本实现全覆盖。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不断推进,出台全国首个社会保障卡领域地方性法规《海南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服务管理条例》。截至2020年底,全省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933.79万人。 |
专栏1“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
2015年基数 |
“十三五” 规划目标 |
实际 完成数 |
一、就业 |
|||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10.1 |
>[45] |
[62.93] |
2.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
≤4 |
2.78 |
二、社会保障 |
|||
3.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82 |
90 |
91 |
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165 |
170 |
194.66 |
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131 |
135 |
170.06 |
三、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
|||
6.高技能人才总量(万人) |
5.85 |
13.4 |
7.54 |
四、劳动关系 |
|||
7.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
91.5 |
>92 |
93.15 |
8.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 |
— |
>60 |
49 |
9.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
97.5 |
>95 |
93.03 |
10.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 |
95 |
>95 |
100 |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扩大就业规模,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防控大规模失业风险。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就业环境,着力提升就业质量。“十四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82%以上,其中留在海南就业比重超50%。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更加健全。继续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健全社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不断提升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水平。“十四五”期末,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含离退休)人数达到35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达到22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达到196万人,失业保险缴费人数达到153万人,工伤保险缴费人数达到163万人。
——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以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为重点,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促进我省技能人才总量加快增长。“十四五”期间,全省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累计50万人次以上,技工院校招生累计4万人以上,新增技能人才累计达到7.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万人。
——事业单位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健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完善与自贸港建设相适应、体现工作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政策,促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合理有序增长。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更加完备。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持续推进劳动人事争议工作标准化、信息化。大力推进根治欠薪工作,加强源头治理,努力实现农民工工资无拖欠。“十四五”期末,全省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4%以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到62%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不低于91%,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7%以上,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
——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开展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先行先试,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基层下沉,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体验感显著改善。“十四五”期末,基本形成覆盖全民、均等可及、智能便捷、高效运行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不低于95%。全省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008.12万人,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达到67%,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更加完善。
专栏2“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
指标 |
2020年基数 |
“十四五”规划目标 |
属性 |
一、促进就业 |
|||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14.4 |
[75] |
预期性 |
2.城镇调查失业率(%) |
5.3 |
<5.5 |
预期性 |
3.城镇登记失业率(%) |
2.78 |
<4 |
预期性 |
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 |
14.6 |
[45] |
预期性 |
5.城镇登记失业再就业人数(万人) |
7.92 |
[15] |
预期性 |
6.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人次(万人次) |
— |
[18] |
预期性 |
二、社会保障 |
|||
7.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1 |
96 |
预期性 |
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630.16 |
690 |
约束性 |
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万人) |
171 |
221 |
预期性 |
1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万人) |
193 |
196 |
预期性 |
1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194.66 |
210 |
约束性 |
12.失业保险缴费人数(万人) |
137.62 |
153 |
预期性 |
1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170.06 |
180 |
约束性 |
14.工伤保险缴费人数(万人) |
152.53 |
163 |
预期性 |
1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资金总额(亿元) |
— |
86 |
预期性 |
16.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规模(亿元) |
101.75 |
113 |
预期性 |
三、技能人才 |
|||
17.新增技能人才数量(万人) |
4.3 |
[7.5] |
预期性 |
18.新增高技能人才数量(万人) |
0.5 |
[3] |
预期性 |
19.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万人次) |
27.7 |
[50] |
预期性 |
20.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人次(万人次) |
— |
[18] |
预期性 |
四、劳动关系 |
|||
21.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
93.15 |
94 |
预期性 |
22.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 |
61.3 |
62 |
预期性 |
23.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
90.7 |
91 |
预期性 |
24.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 |
100 |
97 |
预期性 |
五、公共服务 |
|||
25.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万人) |
933.79 |
1008.12 |
预期性 |
26.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 |
31.79 |
67 |
预期性 |
27.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 |
— |
95 |
预期性 |
注:2020年基数中,参保人数、缴费人数、参保率和社保卡持卡人数为历史累计数,其余为2020年当年完成数。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包含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实账资金。[]内为五年累计数,其余为历史累计数。标记“—”为无相关统计数据。 |
专栏3促进就业专项计划
专栏3促进就业专项计划 |
1.建设“智慧就业”信息系统 开发就业监测服务系统,从就业总览、城乡就业、园区就业、农民工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灵活就业入手,建立省、市县、乡镇三级的全口径动态就业监测平台,对我省就业现状以及重点区域人群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监测,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就业管理机制。优化整合现有就业信息资源,深化大数据应用,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就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实现境内外、省内外就业信息互联互通,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智能化水平,实现供需双方即时匹配、智慧匹配。 2.促进农民工到建筑行业务工计划 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压实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县责任,以促进本省农民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导向,组织农民工到建筑工程项目务工。鼓励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吸纳本省农民工就业,实施劳务带头人奖励政策,大力培育本省建设工程类劳务团队。 3.家政服务业促就业行动计划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鼓励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建立培训基地,培养高水平家政服务人才,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标准化、专业化家政服务品牌。鼓励市县通过政策宣传、信息发布、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鼓励劳动者就业创业,培树特色家政服务劳务品牌。 4.打造“一县一品”劳务品牌 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持续推动儋州月嫂、定安护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建设的基础上,支持市县开展“一县一品”地方特色劳务品牌建设。 5.创业带动就业计划 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宣传力度,加强经办业务培训,提高政策执行能力,督导市县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新政策。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超市建设。加快建设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推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落实。积极发挥创业大赛引领作用,推动开展创业评选活动,树立一批乡村创业典型。 6.建立全面科学的就业失业统计调查体系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构建覆盖全省劳动力市场、企业用工主体和劳动者个体的就业失业统计调查体系,建立海南省就业失业数据库,全面反映就业增长、失业水平、市场供求状况,结合宏观经济数据、招聘数据、社保数据和移动通信大数据,掌握劳动力流动趋势,及时反映就业失业状况。通过数据支持和风险评估,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调控措施,防范和化解地区性、行业性、规模性失业风险,进一步稳定就业局势。 |
专栏4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
专栏4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 |
1.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培育计划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培育一批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 2.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计划 支持海口、三亚探索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建设有特色、有活力、有效益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支持三亚建设中国(海南)旅游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园区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 3.“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计划 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开展联合招聘服务、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促进灵活就业服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劳务协作服务、就业扶贫服务等促就业综合服务,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人员调配等信息化应用,与全国平台做好对接,逐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4.诚信主题创建行动 持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围绕“诚信服务树品牌、规范管理促发展”,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活动。探索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信用评估标准,发挥先进典型在行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
专栏5新就业形态群体参保行动计划
专栏5新就业形态群体参保行动计划 |
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依托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提供网上参保登记申请等一系列便捷服务。支持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在公共服务平台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个人权益记录查询、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业务。探索建立适合海南新业态企业用工特点的职业伤害保障模式,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 |
专栏6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专栏6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
1.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继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劳动者自主选择、市场化资源配置、政府依法监管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实现培训对象广覆盖、培训类型多样化、培训等级多层次、培训载体多元化、培训管理信息化的目标。5年累计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万人次以上。统筹协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大规模开展农民工培训,5年累计开展农民工培训18万人次以上。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支持海南省技师学院建设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建设国家级(旅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技工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推进高水平技工院校建设,打造海南省技师学院、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一南一北办学品牌。加强技工院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海南省技师学院续建海南省公共实训基地,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建设海南省综合性共享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进一步充实技工院校实训设备配备,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部署举办省级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和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全面提升办学质量。稳定技工院校招生规模,年均招生人数8000人。组织参加技工院校校长和一体化师资培训,实施技工院校师资能力提升培训,每年培训200人次以上。 3.技能人才评价扩面行动 实施技能人才评价扩面行动,加大对第三方社会培训评价机构的遴选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行业协会(学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5年累计3万人次以上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建设中国(海南)技能人才综合发展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各10个。 |
专栏7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
专栏7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 |
1.和谐劳动关系百千万计划 打造百名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百家金牌协调劳动关系社会组织、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培育千户企业,服务万户新企用工。 2.重点企业用工指导计划 以用工规模较大、生产经营存在较大困难的企业为重点,指导企业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工作岗位,发挥集体协商协调劳动关系重要作用,引导企业与职工共渡难关,尽量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劳动关系。 |
专栏8企业薪酬指引计划
专栏8企业薪酬指引计划 |
健全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信息体系,形成公开发布、定向反馈与针对性指导相结合的薪酬信息服务体系,优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指导服务。 |
专栏9农民工服务质量提升计划
专栏9农民工服务质量提升计划 |
1.农民工参保扩面行动 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的问题,推进农民工依法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努力提高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参保率,将小型矿山、建筑施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农民工优先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 2.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针对农民工数量大、流动性强、底数不清、服务不够精准的问题,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工提供招聘求职、职业培训、参保缴费等服务,提高农民工服务可及性。完善省级12333咨询服务系统及人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投诉举报、拖欠农民工工资线索反映渠道,为劳动者提供全省联动的维权执法服务。 |
专栏10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
专栏10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 |
1.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 聚焦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堵点痛点问题,适应人员流动和平台经济等发展要求,以部级平台系统为支撑,以省级平台系统为枢纽,整合数据资源,简化优化业务流程,在全省范围内推动人社系统“全数据共享、全服务上网、全业务用卡”,全面提升人社信息化创新应用水平。 2.人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行动计划 持续完善我省人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功能,打造后台统一、渠道多元、同源发布、协调联动的线上服务格局,全面支撑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各领域业务线上办理,与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持续推动各级各类人社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扩展人社政务服务全省“一网通办”覆盖范围,为企业群众带来更多便利。 3.12333咨询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完善12333话务语音系统,推动与部级12333中心节点的对接,形成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交互机制和协调服务能力。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升12333队伍的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扩展知识库,扩大业务受理种类,提升服务能力。 4.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行动计划 实现社会保障卡全民持有。推动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换发,大力推广电子社保卡,实现实体社保卡与电子社保卡协同并用,形成线上线下综合服务能力。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全面实施《海南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服务管理目录清单》,动态调整目录清单,将各部门社保卡一卡通事项规范化、清单化,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实现社保卡“多卡合一、一卡通用”。 |
专栏11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专栏11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
通过专业化、精准化、个性化培训,提升经办队伍的管理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开展市县经办机构负责人培训班,深化培养管理中坚力量。开展精算业务培训班、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培训班、标准化管理培训班等各类专项培训,深化培养统计精算、基金管理、标准化管理等专业领域的业务能手。 |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