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按照国家《“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和《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项任务,深入实施《海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着力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底,海南省公共教育普及和均等化程度持续提升,成为全国第17个整体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省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6%。劳动就业和创业服务获得新进展,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的目标范围内。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稳步提升,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全省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口覆盖率达到98.84%。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有效处置了新冠肺炎疫情和自1992年以来最大的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实现全省“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全覆盖。公共文化体育获得蓬勃发展,一大批重要赛事、节庆活动精彩纷呈。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效率持续提升,在全国率先实现低保金和供养金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完成。残疾人康复、救助、补贴发放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海南省公共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
到2025年,海南省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海南人口发展趋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教育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发展监测与发展战略评估》显示,综合考虑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海南自贸港建设、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以及季节性休假和健康养老迁移等因素对人口变动的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内海南省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人口总规模继续增长。随着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十四五”时期海南生育水平将有所提升,出生人口将有所增多。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的实施带来大量劳动人口。常住型候鸟人口呈稳步提升趋势。预计2025年常住人口为1203万左右6。
——人口结构波动变化。未来5年海南的劳动人口大量增加,带来一批新生人口,同时老龄化进一步加剧。预计2025年15-59岁劳动人口达到800万人左右,占常住人口的66.5%。劳动人口的增加也将带动育龄妇女人口上升,未来5年会出现一批新生人口。同时,随着候鸟人口不断增多,海南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
——人口迁移流动活跃。“十四五”期间海南人口流动呈现总规模增加、以省内流动为主、区域差异明显等特征,海口、三亚、儋州、文昌、琼海流入人口多,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候鸟人口和旅游人口不断增加,预计2025年常住型候鸟人口、日平均过夜旅游人口分别为77万、21万。
重点任务
——学前教育。继续扩大公办资源,重点在城区新建改扩建公办园、人口较多的乡镇建设第二所幼儿园、2000人以上并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建设“一村一幼”,努力实现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5%,每个市县均建成1所以上省一级园或省示范园,70%的市县(区)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认定。加快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提高学前教育保教水平。推进特殊教育幼儿园建设,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试点开展融合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全面消除大班额,严格控制大校额,提高标准班额比例。全面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到2025年,争取实现全省50%的县(市、区)通过国家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继续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9和重点园区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启动实施“城乡一体化新优质学校培育工程”,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加大特殊教育资源供给,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98.5%以上接受义务教育。统筹布局建设3-4所专门学校。
——普通高中。优化普通高中布局,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城市和县城地区普通高中学校,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逐步减少乡镇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选课走班,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为高中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支持。到2022年,全省基本消除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全省每个市县至少建成1所“省一级学校”。
——职业教育。聚焦海南自贸港建设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推动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建成1-3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培育1-2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院校。优化公办中职学校数量,引导民办中职学校规范办学,推动中职办学条件达标率达到100%。实施高职院校“双高”计划10,支持符合条件的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开展职业教育试点。开展“1+X”11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到2025年,建设10个左右高端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平台,培育若干技能培训高端品牌。
——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提升海南高等教育普及水平,力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人才培养规模达到30-35万人。加快推进“1+2+X”高等教育总体布局12。引进一批国内外一流大学及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支持海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力培育一批地方高水平学科,支持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校区建设,推动海南医学院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推进海南医学院桂林洋校区建设。
——全民终身教育。加快发展社区教育,创建一批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县(区)、省级示范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省级示范社区教育办学机构。大力发展继续教育,鼓励院校广泛开展非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起覆盖自贸港所需旅游、医疗、养老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地方特色专业圈,培育100个精品培训项目(课程)。建设有自贸港特色的国家开放大学海南基地,推动海南开放大学逐步形成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与社区教育“三教融通”的发展格局。
——家庭教育。颁布《海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进社区民生实事,将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纳入城乡社区发展规划,将家庭教育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创建一批家庭教育示范社区,示范社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站、点),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婚姻家庭指导、家庭教育素养、阅读推广及家庭文化建设,力争试点社区家长受教育率达95%以上。到2025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覆盖全省城乡社区。
基本公共教育体系保障工程
序号 |
保障工程名称 |
内容 |
1 |
基础教育提质工程 |
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布局,打造学前教育、义务教育“15分钟就学圈”,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到2025年,每年新建至少30所公办幼儿园,力争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5%;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实施“省一级”学校建设,实现省一级学校市县级覆盖率达到100%,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 |
2 |
产教融合建设工程 |
聚焦海南自贸港三大产业,集中力量办好一批特色学科专业,培养一大批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专业(学科)带头人,到2025年,形成一批“1+n+1+1”13产教联盟,重点建设3-5个覆盖全产业链、辐射区域产业发展的示范性紧密型职业教育集团,重点培育25个左右全国产教融合型企业。 |
3 |
双一流建设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及特色学科培育工程 |
加大对海南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力度,推动海南大学新校区、重点实验室等项目建设。推动地方一流高水平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重点支持海南师范大学、琼台师范学院、海南医学院3所高水平本科院校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打造一批地方高水平学科,支持三亚学院和海口经济学院等建设地方一流高校。 |
4 |
全民终身学习示范工程 |
实施终身学习示范建设工程,建成5个左右的全民终身学习示范区,50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80个继续教育示范基地,100门示范性终身学习课程资源,100个示范性学习型组织,100个示范性学习共同体,50个示范性培训项目,建成一批终身学习示范基地。 |
5 |
海南强师工程 |
引育并举,面向各级教育重点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工程、中小学(幼儿园)“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和培养工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和高等教育创新型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农村教师队伍“培土强基”工程、“卓越教师千人计划”、“一校一外教”等一系列强师工程,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信息化素养和国际化素养。引进和培养一大批基础教育名教师名校长、高等教育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以及学科(专业)带头人。加大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深入实施“乡村教师免费定向公费培养计划”和“乡村教师培训计划”。优化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改革,扩大“县管乡用”基层教育人才激励机制改革试点成果等,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
重大项目 |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海南大学观澜湖校区建设项目、海南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项目、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筹)项目、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校区项目、海南师范大学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海南师范大学热带海岛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海南医学院桂林洋新校区项目、海南省酒店管理学校建设项目、海南省信息技术学校建设项目、海南省农业学校新实习农场建设项目。 |
|
预期领先指标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14、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1.5年。 |
基本劳动就业创业保障工程
序号 |
保障工程名称 |
内容 |
1 |
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职业培训。加强公共技能实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省级技能大赛培训基地、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师资能力提升基地建设。完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支持开展线上培训,各市县可自主开发适应产业发展和就业需要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引入社会各类优质教育培训资源。 |
2 |
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面向以各种形式在基层服务工作3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职业发展、管理服务等全链条的扶持措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基层青年人才队伍。通过建立分层次、多渠道的基层优秀青年后备人才选拔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一批基层管理人才、基层技术技能人才、基层创新创业人才。将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纳入本地青年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
3 |
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
开展骨干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盟等方式,重点培育一批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研修计划,举办高研班、学术交流和研修活动。开展产业园区建设计划,探索建设海口、三亚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展“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计划,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建设,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库,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
改革创新举措 |
构建海南特色新型劳动关系 研究制定海南省劳动用工条例,探索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发布有自贸港特色的企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信息,发布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创新海南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加强专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与仲裁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探索建立调解、仲裁、诉讼有效衔接机制。完善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建立以薪酬为主要指标与国际人才接轨的人才招聘政策。完善与自贸港建设相适应、体现工作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政策。 |
|
重大项目 |
中国(海南)技能人才综合发展基地、三亚技师学院国家级(旅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海南国际旅游人才共享训练基地项目)、三亚技师学院技能人才共享实训基地项目。 |
|
预期领先指标 |
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7%。 |
基本社会保险服务保障工程
序号 |
保障工程名称 |
内容 |
1 |
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程 |
全面发行和应用社会保障卡,健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服务管理机制、发行服务体系和应用服务管理体系,拓宽社会保障卡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就医服务、财政惠民等各类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实现一卡通“多卡合一、一卡通用”。加强社会保障卡跨地区、跨部门应用,建立社会保障卡应用平台和覆盖广泛的用卡终端环境。 |
2 |
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工程 |
依托现有条件和政府综合服务场所,完善省、市、县级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配备必要的设备,改善社保经办等服务条件。深化社会保障经办服务平台向乡(镇)村、街道、社区延伸,适时建立流动服务窗口,全方位保障社保经办服务。 |
3 |
职业伤害保障工程 |
探索建立适合海南新业态企业用工特点的职业伤害保障模式。以快递配送、外卖、网约车平台类企业为重点人群,优先实现平台类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全覆盖。探索高端商务人群职业伤害保障制度覆盖。 |
4 |
全民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计划 |
开展金保工程二期全国统一软件应用试点,加强“电子社保”普及度,建设全省统一、覆盖全域、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展网上社保办理、个人社保权益查询、跨地区医保结算等互联网应用。依托金保工程建立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信息平台,采取“账户管理人+人社部信息平台”的运行模式。加强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信息化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信息化系统。稳步推进平台和数据省级集中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 |
改革创新举措 |
推进社会保险领域改革创新 ——丰富自贸港特医特药跨境医疗保险内容。在51种境内未上市、21种境内已上市的特药保障,香港多家医疗机构就医保障以及国内多名医疗专家诊疗的保障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特药种类和数量、医疗机构数量和医疗专家数量,通过再保险安排和利用特许药械优惠政策,更好实现惠民利民。 ——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引导发挥社会救助、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的有益补充作用,解决不同层面护理需求。鼓励和支持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和平台建设,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建立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发展与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相衔接的商业护理保险。 ——发展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探索建立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从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起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创新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管理模式,畅通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的机制。将海南全省纳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先期实施范围。 |
|
预期领先指标 |
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口覆盖率100%1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6%。 |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程
序号 |
保障工程名称 |
内容 |
1 |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程 |
加强省中医院建设,完成市县中医院的标准化建设,建设1-2所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的中医特色医院,努力实现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全覆盖,并达到二级以上水平。推进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特色中医药门诊,力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比例达到70%以上。新建一批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做优做强骨伤、妇科、儿科以及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专科。规范中医院发热门诊、急诊建设,提升中医院应急和传染病防治能力,健全全省中医治未病体系,推动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立治未病科(中心)。实施中医药康复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 |
2 |
重点人群服务设施建设行动 |
推动海南省和海口、三亚、儋州、琼海、文昌市妇幼保健院按三级妇幼保健院建设,其他市县妇幼保健院按二级妇幼保健院建设。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医疗护理机构。支持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利用现有资源,新建或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 |
3 |
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行动 |
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及岗位制度改革,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推进海南医学院、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建设,促进医教协同发展。加强全科、住培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多种途径培养全科医生。加强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师(士)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专科医师培养。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临床医师公共卫生硕士培养计划。推动“京医老专家智力帮扶海南”“好院长、好医生”“银发精英”等引才项目。设立海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青年基金。 |
4 |
医疗健康信息化工程 |
推进建设“三医联动一张网”项目,建成联动、协同、共享的三医联动信息平台。完成全省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和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民营医疗机构全覆盖。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分级诊疗平台)实现上下级医疗机构联动和业务协同,推进临床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融合协同应用。推动全员人口数据库、电子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数据库三大卫生基础资源信息数据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智慧药房”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电子健康档案经授权在医疗卫生机构间共享利用和向个人开放。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
改革创新举措 |
全方位助力健康海南建设 ——打造全球引领的“全健康”治理体系。推进全球“全健康”海南示范项目落地实施。完善“全健康”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健全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跨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共建机制,完善综合监管执法机制,构建国际教育交流体系,在政府治理、法律法规、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技术保障等方面建立起“全健康”理念指导下的工作体系。推动全健康相关研究院所和大学建设。推动“全健康”项目群建设。 ——推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联动。充分发挥医保支付的杠杆作用,探索按人头总额预付、按病组(DRGs)、按床日、按病种分值(DIP)等多元复合型支付方式,引导医联体内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协作与利益分配机制。健全基本医保稳健可持续筹资运行机制,促进基本医疗保险与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互补衔接。推进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完善药品、耗材集团采购制度。加强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应用,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 ——提高卫生健康法治化水平。探索实施卫生健康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建立和完善卫生健康领域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推进“一码通”融合服务和“一网办”政务服务。全面推行在线审批,推动医疗卫生公共服务领域数据有序开放。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行业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持续推进卫生健康领域“证照分离”改革。积极争取放宽外资投资医疗机构占股比例。 |
|
重大项目 |
海南省疾控中心异地新建项目、海南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海南省基于5G物联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海南省“三医联动一张网”项目、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暨海南省妇产科医院新建项目)、海南省人民医院南院(观澜湖)项目、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东新院区项目、海南省人民医院基于5G技术的智慧医疗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海南东部区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省中医院新院区(含省职业病医院)项目、海口市人民医院西院项目、海口市国际中医中心项目、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江东院区项目。 |
|
预期领先指标 |
人均预期寿命81岁。 |
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保障工程
序号 |
保障工程名称 |
内容 |
1 |
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工程 |
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乡镇、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文化广场等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提档升级。重点支持社会足球场地设施、中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县级体育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平台等建设。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利用闲置厂房、校舍操场、社区空置场所等,拓展公共体育设施场所。 |
2 |
公共文体队伍建设工程 |
完善基层服务人才编制体系,合理设置公共文体服务岗位,依规合理增加机构编制或服务人员。发展基层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艺术水准的群众文艺演出团队。培育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等基层体育组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健全文体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建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
3 |
公共文体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推进文化场馆5G建设以及智慧广电建设与应用,完善场馆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全省互联互通的数字文化共享库。强化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数字化建设。建设完善海南公共文化体育领域的各类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完善场馆预约制度,确保进出馆人员可追溯可查询。 |
改革创新举措 |
推动公共文体领域管理改革——构建三级主体管理体系。形成由文化体育领域政府主管部门、理事会、各类行业性的协会组织和基层民间文体组织组成的三级文体管理主体。政府主管部门负责政策制定和财政拨款,理事会负责具体的文体团队和组织的评估、拨款等管理事务。通过理事会和基层文体组织自下而上反馈的建议,把握民众对公共文化体育的切实需求,优化文化体育供给结构。——推动形成总分馆的图书馆运营模式。结合区域面积、人口密度、商业等因素,加快推进建设社区图书馆,形成市县总馆、区域图书馆及社区图书馆的新型图书馆运营模式。通过社区图书馆建设,打造集知识学习、生活服务、美食娱乐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共享空间,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提供针对性文化服务。探索设立社区图书馆基金,采用志愿者和社区自治方式完成日常运营。 |
|
重大项目 |
海南省艺术中心(演艺中心)项目、海南科技馆项目、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项目、海南省美术馆项目、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项目、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核心)项目、海南省华侨博物馆项目、三亚市文化中心(市博物馆、市综合档案馆)项目、海口市五源河文体中心(二期)-体育馆项目、海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项目。 |
|
预期领先指标 |
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5%。 |
重点群体基本社会服务保障工程
序号 |
保障工程名称 |
内容 |
1 |
养老护理员队伍能力提升计划 |
健全养老护理员队伍培训工作体系,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和相关课程,制定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化培训评价工作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养老护理人员待遇提升的市场调节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进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信息库建设。 |
2 |
城乡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健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网络,扩大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城乡社区服务站覆盖。 |
3 |
社会组织发展计划 |
逐步建成覆盖省、市、县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体系,推动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通过向社会组织提供活动场地支持和党建咨询、专业培训、项目指导、公益创投等专业化服务,以规范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
4 |
社会组织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
把社会组织人才纳入全省人才工作体系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推进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畅通社会组织人才评价渠道,对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执行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职业资格、注册考核、职称评定等政策。研究制定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薪酬指导标准。 |
5 |
志愿者队伍高质量发展建设计划 |
修订《海南省志愿服务条例》,理顺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规范志愿者服务信息。推动志愿服务专业术语、标识等规范化建设。加强志愿服务经验总结和推广交流。 |
改革创新举措 |
推动社会服务创新发展 ——加快实现养老服务业市场开放新突破。实施市场主体承诺即入制,严格落实“非禁即入”。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业。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制度,完善以实际入住人数、护理级别为主要标准的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度。对不同主体投资举办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实行同等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政策。 ——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探索在社会服务领域推进法定机构改革,指导三亚市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法定机构规范授权事项,依法赋予社区更大的基层治理权限。探索新建居民区(候鸟社区)或重点产业园区建立社区综合服务新模式。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不断丰富村(居)民参与公共事项决策的有关形式。鼓励在街道(乡镇)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发挥管理服务协调作用。 ——探索建设全岛同城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优化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城镇一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
|
重大项目 |
三亚市儿童福利院扩建项目、海口(琼北区域性)儿童福利院项目、海口市人文生态纪念园项目、万宁市殡仪馆项目。 |
|
预期领先指标 |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60%25、村(居)儿童主任覆盖率100%。 |
基本住房保障工程
序号 |
保障工程名称 |
内容 |
1 |
保障房建设提升行 动 |
优先保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需求。通过采 取财政贴息、政府资本金注入、税费优惠等措施,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 和运营。由省市两级出资,建立保障性租赁住房 开发运营机构,负责保障性租赁住房投资、建设 筹措、供应和租赁管理。鼓励地方政府采取购买 服务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将现 有政府投资和管理的公共租赁住房交由专业化 企业运营管理。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可持续运 营机制,引导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 向保障房社区延伸。实施保障房动态化管理,健 全退出机制。利用地方政府债券,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 给予税费优惠。继续落实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 建设和运营管理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 基金(含土地出让收入)以及相关税收减免政策。 |
重大项目 |
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设项目。 |
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程
序号 |
保障工程名称 |
内容 |
1 |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行动 |
支持各市县建设一批专业化残疾人康复设施、托养设施等综合服务设施,配备基本服务设备。支持市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形成功能完善、网络健全的残疾人专业康复和托养服务体系,提供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服务保障,逐步推进市县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基本覆盖。 |
2 |
残疾人教育、文体和无障碍服务设施建设行动 |
积极发展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全面落实残疾人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补贴。加快市县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加强残疾人文化艺术和体育训练等服务机构及文体设施建设。加强残疾人运动员队伍培养、管理、教育和保障,巩固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大力推动城镇公共场所和设施以及农村地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制定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设计规范,加大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力度。努力推动全省村(社区)内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和康复站建设。 |
3 |
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保障行动 |
实施农村残疾人“阳光扶贫基地”项目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力争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残疾人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确保应届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70%以上。推动残疾人培训孵化基地建设。完善就业帮扶政策,加大对残疾人创业就业的扶持力度。推广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通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残疾人参加职业培训给予补贴。 |
4 |
残疾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行动 |
坚持全省统筹和资源共享,整合跨部门、跨地区的残疾人基本信息与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完善海南省残疾人口基础信息和基本服务需求信息数据管理系统。 |
重大项目 |
海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项目。 |
|
预期领先指标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100%27、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100%28、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5%。 |
基本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工程
序号 |
保障工程名称 |
内容 |
1 |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
以“山水林田湖草海”系统理念,针对流域、红树林、海岸带、海湾及污染场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因地制宜科学配置保护和修复、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 |
2 |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全面推进城镇排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与提标改造,基本实现全省各市县全收集、全处理。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低于90%。扎实推进垃圾分类,高标准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建设,实施三亚市医疗废物协同处置项目、屯昌县医疗废物协同处置项目、洋浦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昌江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三亚市危险废物收集和预处理中心等项目。探索布局废矿物油资源化利用设施、开展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 |
3 |
环境质量提升工程 |
开展流域环境整治、城镇内河湖整治、空气质量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提升等行动,重点实施文昌珠溪河等污染水体水质整治达标工程。 |
重大项目 |
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智慧环保工程项目、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 |
|
预期领先指标 |
森林覆盖率≥62.1%30、市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 |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