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Facebook的移动发展策略分析

        导读:Facebook的移动发展策略分析,两年前,我们写到Facebook会成为移动网络领军人物的首要候选;它会关注平台的缺失成分:范围、创新、商业化。在过去的一年,Facebook对通过移动平台帮助开发商建立、发展、商业化移动应用表现出新的关注,这一点也不让人吃惊。Zuckerberg在f8(一个聚集开发人员的会议)的主题演讲中管这个叫跨平台的平台。我们不能自己说它更好。

        Facebook 2012年上市的时候,就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公司错过了移动浪潮吗?Iphone发布5年后,大部分Facebook的收入仍然来自电脑应用。Zuckerberg(Facebook的CEO)的团队已经恢复,如今手机已经占收入60%,并且Facebook打算加倍下注。移动应用将成为社交网络商业化的核心部分。商业分析师Stijn Schuermans揭示了Facebook新的移动发展策略。

         两年前,我们写到Facebook会成为移动网络领军人物的首要候选;它会关注平台的缺失成分:范围、创新、商业化。在过去的一年,Facebook对通过移动平台帮助开发商建立、发展、商业化移动应用表现出新的关注,这一点也不让人吃惊。Zuckerberg在f8(一个聚集开发人员的会议)的主题演讲中管这个叫跨平台的平台。我们不能自己说它更好。

        苹果和谷歌的移动平台因为发布大量的应用已经十分成功了。但是对开发商来说这就意味着激烈的竞争、没机会发展、建立生意的艰难环境。Facebook现在把自己置于开发商合作伙伴的位置,帮助移动应用去商品化。Facebook通过给开发商提供更好的竞争环境吸引移动应用。移动应用将通过安卓和IOS占领主流手机市场,通过Facebook扩展用户,获得更新和盈利。

        Facebook策略三个方面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Facebook建立一个Mega-SDK(大型软件开发工具包)

        Facebook非常了解开发商,黑客文化深深植根于企业的内部。Facebook现在将开发商的天赋扩展至企业外部,就像亚马逊通过商业化AWS(亚马逊网络服务)扩展了他的云操作一样。像Ben Thompson说的那样“不想过去开发人员的努力,他们的全部关注就是向Facebook推送内容,今年他们的关注焦点是推动Facebook的基础设施进入所有种类的移动应用。”关心和联络那些将补充Facebook和亚马逊核心业务的开发人员是很自然的方法。

        Facebook是如何去吸引移动开发者?通过建立第一个真正的大型软件开发工具包。正如我们去年七月预测的,Facebook的超级SDK将围绕应用程序的营销服务来构建:

        分析(有关收购包括Parse,Monoidics,小眼睛实验室,Airlock)
        推广(超过350,000,000应用下载通过手机应用广告更新)
        再次合作(参与广告均在F8会议公布)
        商业化(新的用户网络)
        经过过去半年的半打收购,新的产品和新的开发者激励计划(FbStart)都表明移动开发人员对Facebook来说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尽管我们必须保持谨慎:Mike Mace正确地指出过去Facebook在已经表现出掠夺行为(将第三方应用整合进核心产品)和对开发人员的忽视。

数字标识是Facebook的本质

        Facebook新的匿名注册和隐私功能不仅让隐私专家放松而且也让企业的大部分用户放松。他们指出:数字标识是Facebook做的每件事的核心。

        Facebook需要开发人员让他们的数字标识覆盖整个网络和手机。社交网络巨头通过减少用户注册摩擦来实现。也使得开发人员在整合Facebook注册时更舒适。社交注册也是Parse(是一个完整的 iOS,android 后端支持平台)的主要功能。f8会议的其他亮点,如手机推送、手机Like按钮、甚至应用链接,被视为增加Facebook登录吸引力的方法(相对于另一家社交登录提供程序用专有的身份,或者没有身份识别)变得有意义了。

        为什么关注与身份识别?因为这对Facebook的生存至关重要。2014年早期的研究表明Facebook将流失80%的用户,就像感染病传播,然后爆发一样。不管能不能站得住脚,身份识别是一剂强心针。如果用户不仅把Facebook当成社交网络,还接受其他不相关服务,那么对用户来说就很难离开Facebook了。公司将仍然要努力保持用户积极参与,但它有机会去尝试。

        而且不要忘记,Facebook会获得大量用户行为数据,这将扩展至他们的服务之外。

        在交际前,身份识别成为跨平台平台的首要因素并不是偶然。在网络上,Facebook还占有全部社交登陆半数以上。它力图在手机上获得同样的成功,公司的未来也取决于它。

Facebook想成为手机领域的GOOGLE

        Facebook 和 Google是死敌,因为他们有近乎相同的商业模式。

        通过开发大量有价值且免费的服务吸引用户,并让开发人员能够创建数以千计的应用。
多有的价值通过数字设备传递,通过互联网或者手机。
通过扩大用户范围创造价值,吸引广告商。
两家公司有这么多相似之处并不奇怪。 Facebook正在将相似性通过新产品贯彻到下一个阶段。

        Audience Network是Facebook移动广告平台。它的目标是成为谷歌在移动广告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但最大胆的举动是Applinks。在最乐观的情况下,Applinks将允许Facebook来构建移动PageRank(google排名运算法则),这是给其竞争对手迎头一击。Facebook 已经给主机提供了所有Applinks索引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Applinks也可以通过连锁营销计划、赚取利润大幅提高Facebook的应用程序安装业务。这支持了开发人员的Mega SDK,也改善了Facebook的收入情况。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是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基础平台,为其提供运行环境。近五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为12378.7亿元,同比增速为11.8%。

2025年04月22日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