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云产业市场调查情况分析

       内容提示:云计算是IT行业一片广阔的蓝海。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云计算将在2—5年内成为市场主流。预计到201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1500亿美元。

       云计算产业是时下的热点,包括上海在内,全国许多省市都将它作为未来重点打造的产业领域之一,纷纷批土地、建机房。然而近来有消息称,不少云计算产业基地由于缺乏实质性应用服务,只得靠出租硬盘空间为主业,甚至各园区间打起了价格战。专家认为,发展云计算产业,不应仅仅停留于硬件建设层面。如果没有针对各大行业用户推出的精准化服务,空有设备而没有真正的应用落地,将导致产业走入歧途。
  
  云计算卖“白菜价”
  
  “在网上以‘中国云计算产业园区’为关键词搜索,大约能找到20多个不同的园区,分布大江南北,这种建设速度有点‘过’。以现在的市场需求和已落地的应用,远跟不上这一规模。”盟智软件(上海)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李彪说,目前大多数园区对云计算的认识,停留在建数据中心机房层面。个别地区花大价钱向国外硬件厂商采购硬盘存储器、服务器等,却没有符合用户需求的云计算服务推出,导致大量硬件资源闲置。
  
  无奈下,只能以低价出租硬盘存储空间,互相还打起价格战。“你租10元一小时,我租8元一小时,只要用户把数据往硬盘上放就行,至于数据放上去干嘛,没人考虑。”李彪担心,这会让作为新兴产业的云计算走偏方向。
  
  这一担心不无道理。建数据中心机房,不仅各大园区热衷,网络运营商也非常积极。有报道称,中国移动近年来在各地大兴土木,建设了大量高标准的数据中心机房。但在某些省份,由于业务需求不明确等因素,相关业务规划迟迟没有上马;另一方面,数据机房能耗成本问题却日益突出。
  
  国际数据集团IDG的分析认为,“与其说云计算是一项新技术,倒不如说它是一项在业务模式方面的创新。”大多数专家认为,云计算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但若没有创新业务模式紧随其后,仅靠圈土地—建机房—租硬盘,不仍然是房地产的思路?
  
  “假云”服务,成本不降反升
  
  上海高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和杨浦区科技创业中心合作,向园区内企业提供以CRM(客户关系管理)为主的云服务。对企业用户来说,每个月花20元到500元,就能在高洁公司的“极云”平台上在线租赁使用相关业务模块,高洁公司会有专人负责个性化指导、修改;对于其他软件开发商来说,也可以在该平台上在线开发新的CRM软件,供用户下载使用。由于“极云”平台同时推出了针对客户企业和云服务开发企业需求的业务,受到业界好评。
  
  有意思的是,高洁公司总经理周末在做前期调研时发现,市场上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假云”服务。“所谓‘假云’,就是以前直接卖应用软件的,现在不卖了,让客户去某个特定平台上在线租用这一软件。”业内人士认为,此举看似降低了用户企业的软件采购成本,但对服务提供方来说,要时时维护在线业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还要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在线作出个性化修改,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对技术的要求也比传统“点对点”卖软件更高,并不适合每个企业。有些软件企业看到云计算火热,就忙不迭推出“云服务”,而自身技术水准并未达到要求。最终,这些风险和成本势必由用户企业承担。
  
  明晰标准,告别“云里雾里”
  
  毋庸置疑,云计算是IT行业一片广阔的蓝海。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云计算将在2—5年内成为市场主流。预计到201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1500亿美元。
  
  面对这个“热气腾腾”的行业,中国不应该袖手旁观,但眼下最重要的,是积极制定标准,让云计算摆脱虚火。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云计算技术和产业论坛上,不少专家不约而同提到了时下国内云计算产业的诸多弊病:各地争相出台优惠政策;企业想方设法推出似是而非的“云服务”;部分园区不明就里,只顾跑马圈地草率招商引资……凡此种种,使云计算变得“云里雾里”,谁也说不清云计算到底是什么,遑论真正落地的云服务。
  
  对此,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委正在起草一批云计算国家标准。上海市云计算行业组织“云海联盟”透露,他们正在政府指导下,制定云计算企业的认定标准,以引导有限的政府资源投向真正的云计算企业。该标准将以行业标准的方式发布,先行试点后,再择机转为地方标准。
  
  明晰标准,告别“云里雾里”
  
  各地争相为云计算产业出台优惠政策;企业因此想方设法推出似是而非的“云服务”;部分园区不明就里,只顾跑马圈地草率招商引资……凡此种种,使云计算变得“云里雾里”,谁也说不清云计算到底是什么,更遑论真正落地的云服务。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