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指纹技术方案变化有利提升模组单品价值


        在国内智能机使用指纹技术的初期,较多采用了Coating镀膜方案。随着配套供应链的成熟、模组整体平均单价的下降并趋于稳定,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厂商开始采用盖板式方案,甚至更为先进的隐藏式(IFS)或玻璃下(UG)方案,并带动了模组单品价值与毛利的提升,相关厂商有望从中受益。

        目前盖板式指纹方案,其盖板材料主要包括蓝宝石、陶瓷、玻璃等三大类,其中玻璃与陶瓷方案相较于蓝宝石性价比更高。而镀膜方案相较于盖板方案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廉,缺点在于易受刮擦影响使用体验。从国产手机指纹方案的发展趋势来看,盖板方案增长迅速。来自旭日产研的数据,2016 年 1-9 月国内手机品牌的指纹方案,Coating 镀膜方案占比为 58.7%,盖板方案占比为 39.1%。

         华为(含荣耀)是目前国产手机体系里,平均单月出货量最高的手机终端厂商,预计 16 年出货量接近 1100万部/月,17 年出货量达 1300 万部/月。但其就其目前已发布的机型来看,包含 P9、Mate9 等新款旗舰机在内的绝大部分手机,都仍然采用了后置的 Coating 方案。仅在 10 月以后发布的 Mate9 Pro、Mate 9(保时捷)、荣耀 Magic少数高端机型配备了前置盖板式指纹。从大的品牌手机厂多技术采用的一贯思路,高端机型所用技术在验证趋于成熟后,后期存在向中低阶机型推动采用的趋势,所以前置指纹、和采取 TSV 封装工艺的指纹识别模组向中高端和中端机型推动的趋势将在 2017 年出现。

          前置盖板指纹方案从性能及操控体验方面,均优于后置 Coating 方案,未来国产机型大概率会更多转向盖板方案,存在大量市场替代机会。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盖板方案模组相比于镀膜方案模组单品 ASP 大约有 20%-30%的提升。由低成本的镀膜方案转向价格较高的盖板方案,将带来指纹识别模组单品价格及毛利的提升,相关模组厂商有望受益。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指纹识别产业调查与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从 16 年 1-9 月国内前十手机品牌使用指纹盖板方案来看,相应模组厂商只有信利、东聚的盖板方案占比较高,达到 80%,凯尔光电达 60%,而包括欧菲光,丘钛微在内等其它厂商均不超过 50%的比例。在汇顶、FPC 等相继推出性价比更高的玻璃、陶瓷盖板方案后,有望促使更多客户由镀膜转投盖板方案,加快前置指纹识别技术向中低端产品渗透。

 

        关于国产手机品牌盖板方案的调查数据显示,16 年 1-9 月,国产前十手机品牌中使用陶瓷盖板的机型有 8 款,而使用玻璃盖板的机型有 10 款。其中陶瓷盖板的使用以 OPPO、vivo、小米等国产大品牌为主,而玻璃盖板的使用以乐视、酷派、魅族、金立等其它中小品牌为主。

          隐藏式(IFS)或玻璃下(UG)方案,很多人认为是未来的趋势。由于能增加屏幕占比、提升美观度,在智能手机中的使用也逐渐增多,但目前多以旗舰机型为主。高昂的市场价格(目前约为盖板方案市价的 5-6 倍),以及供应链配套的相对短缺,成为制约其迅速普及的重要因素。其目前较高的售价,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原因导致:1)玻璃品质要求高。指纹保护玻璃相比手机面板保护玻璃介电常数更高,玻璃下方案要求面板玻璃与指纹保护玻璃统一设计,其次则是面板开槽精度高、工艺难度大;2)可靠性降低。指纹芯片上方玻璃开槽后,厚度只有 200-300um,会降低整块玻璃的强度,不论是跌落还是日常使用的可靠性都有所降低;3)更复杂的供应链。需要上游的玻璃供应商的特殊支持,还需玻璃加工方来加工,最后再把指纹芯片组装进玻璃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隐藏式(IFS)或玻璃下(UG)方案在部分高端机型上会增加使用,但高昂的价格、供应链配套的短板,使其短时间内成本还无法达到普及程度。同时,这里再次需要强调,如果是采用 UG 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方案,那么 TSV 芯片封装技术将会是不二的选择。

          目前指纹识别各方案均各有其独自优势,聚焦于不同品牌和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短期内将呈现互相共存局面。

        镀膜、盖板方案仍然是当下最主要选择方案,在指纹渗透率提升的带动下,这两种方案的出货增长将更快。

          所以兼具镀膜、盖板方案能力,尤其是具备陶瓷和玻璃盖板能力的的模组厂商,在不同品牌差异化需求下将有较强的拿单能力,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市场上目前玻璃盖板指纹识别产能第一的凯尔光电(硕贝德),和陶瓷盖板出货能力较强的丘钛科技具有潜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是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基础平台,为其提供运行环境。近五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为12378.7亿元,同比增速为11.8%。

2025年04月22日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