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通常被分为弱人工智能(Narrow AI)和强人工智能(General AI),弱人工智能面对的是一些独立的领域,比如图像处理、自动驾驶、自然语言处理等等,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一套解决方案,而这些方法不具备通用性。而强人工智能是指系统能够真正像人一样应对不同类型的任务,目前对于强人工智能的判断也有不同的标准:1)单一领域的智能系统能够适用于更广的范围,比如能够像人一样完成所有家务的清洁机器人;2)出现人工智能实现的大一统的方法,概率、逻辑、类脑、进化等等流派都适用于某一个领域,并没有大一统的方法出现;3)能够实现如智能迁移等高级行为,如举一反三。对于强人工智能是否应该到来,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甚至不少研发人员表现出对于“智能爆发”(即最终机器具备人类无法企及和控制的智能)的担忧,而相关政府机构也要求人工智能的研究足够透明。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运营现状分析及未来前景商机预测报告》
近年来通过弱人工智能领域的方法来实现强人工智能并不成功,主流意见也认为近十年强人工智能都不会到来。
围绕弱人工智能,优势行业应用更具看点:短期内,人工智能的应用仍然将在实现弱人工智能的范围展开。我们认为,有多年研究基础的,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视频处理、推荐系统等领域,在深度学习的帮助下,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将更有机会满足广泛推广的条件。文本识别、语音识别、安防、智能汽车、医疗协助等领域将迎来显著的进展。
算法更新快速,短期 GPU 地位稳固:目前深度学习算法更新迅速,就目标检测算法来说,从 2014 年 10 月的 R-CNN,到 2015 年 6 月的 Fast R-CNN,三个月后 Faster R-CNN 出现,而半年后 R-FCN 出现,每种新算法都对检测效果有大幅提升。而目前模型训练的加速方案包括 CPU、GPU、FPGA 或专有运算芯片:其中 CPU 作为通用处理器,其结构包含较多的逻辑运算单元,GPU采用多核并行运算,其出色的浮点运算能力适合深度学习的关键操作:分类和卷积,相对于传统 CPU 方案具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少的功耗。而 FPGA的用户可以自行设计其结构和实现的功能,和各类专用训练运算芯片一样FPGA 相对于 GPU 其性能更为优越,但在算法快速更新、模型并不成熟的今天,他们并无法满足通用性需求。所以短期来看,GPU 综合兼容性和性能是最佳的加速方案。相关硬件厂商仍将继续受益。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