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移动互联背景下传统 IP 衍生品制造商迎来全新机遇 新渠道营销最终依旧依赖产品本身

 导读:移动互联背景下传统 IP 衍生品制造商迎来全新机遇 新渠道营销最终依旧依赖产品本身。传统 IP 衍生品变现产业链中,前端生产制造利润不及后端渠道收入,传统 IP 衍生品制造商利润微薄。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外部磁盘存储系统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传统 IP 衍生品变现产业链中,前端生产制造利润不及后端渠道收入,传统 IP 衍生品制造商利润微薄。同时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传统的中间渠道商功能正在逐渐被互联网代替。然而虽然 IP 均自带流量,但是由于互联网上极大的信息量,IP 衍生产品想要在社交平台上提升受关注度,仍需要在进行大规模的事件活动策划以及流量的运营。这种不同于以往传统渠道商的渠道模式便给了传统 IP 衍生品制造商全新的机遇。 

        (一)传统 IP 衍生品生产商可以通过转型衍生品整体变现服务提供商获取更高利润 

        虽然 IP 普遍自带流量,但是 IP 衍生品的推广在互联网时代仍需要专业团队运营流量、策划事件话题以获取足够关注。虽然 IP 衍生品在 IP 自身的人气下天生拥有粉丝基础,使其营销推广成本相对其他品牌依旧较低。但是为了在目前移动社交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获得足够的粉丝关注,IP 本身仍需要通过向社交平台索要资源、设计各类创意营销活动以及进行各类图片文字推广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吸引流量,继而进行 IP 衍生品的营销。因此这就需要专业的互联网流量运营、事件策划营销团队,为 IP 衍生品进行宣传。 

        传统 IP 衍生品制造商可以通过转型 IP 衍生品整体变现服务提供商,进而承接衍生品整体的产品创意设计、互联网营销事件活动策划宣传、以及各类广告推广,来分享产业链中原先由经销商所享有的高额利润。由于 IP 衍生品服务商往往在终端零售上没有大量的传统渠道资源积淀,因此大部分 IP 衍生品服务商很难在渠道上对已有经销商造成威胁。但是若 IP 衍生品服务商通过在产品设计、宣传事件策划等方面的建设,拥有了移动互联网上的营销推广、事件策划能力,结合自身原有的生产设计能力以及已有的成熟互联网电商平台,其可以为 IP拥有者提供从产品设计生产、到营销宣传再到最后变现的一整套衍生品变现服务工作。之后,在提供全产业链变现服务的过程中,其也能与 IP 拥有者分享由 IP 带来的高利润空间,获得原先由传统渠道经销商所获得的那部分营销利润。 

         1:传统 IP 衍生品制造商转型后产业链利润分成情况 

 

        (二)IP 衍生品变现服务提供商需要承接多个 IP 对冲风险 

        在拥有了前端渠道的推广能力之后,形成 IP 的品牌集群将是 IP 衍生品变现服务提供商规避风险的重要方式。由于单个 IP 品牌或单个 IP 种类规模有限且其流行时间并不固定,因此若 IP衍生品服务公司仅在某项品类上依靠与 IP拥有者的业务关系或者较低的议价铺开渠道生产产品,难免会存在风险。因此在 IP 衍生品服务商掌握前端引流运营能力之后,以这种流量创造和运营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对接大量 IP 形成 IP 品牌集群,最大程度地规避单一品牌不稳定带来的风险。 

         2:曾经红极一时的动漫 IP 

 

        事实上,不单单是 IP 衍生品服务公司,大型 IP 创作公司比如国际动漫产业的龙头迪士尼,为了保证其旗下 IP 的活力从很早就开始了其动漫形象的并购之路:其于 1961 年收购的小熊维尼目前市场价值已经超过 50 亿美元;同时其在 2006 年、2009 年以及 2012 年分别以74 亿美元、42 亿美元以及 41 亿美元收购了皮克斯动画、漫威工作室、以及库卡斯电影公司,在这些并购中获得了包括玩具总动员、蜘蛛侠、美国队长、以及星球大战等一系列举世闻名的 IP 

        因此,我们认为 IP 衍生品服务公司只有在将服务范围向前端延伸获得流量制造及运营的能力的同时借此能力获取大量的 IP 矩阵,才能在获得与 IP 拥有者分成时的议价能力,同时规避单个 IP 规模有限及流行范围时间不确定的风险。

        (三)新兴渠道兴起最终将是全产业链运营能力的比拼 

        P 衍生品销售渠道的改变虽然为有能力进行互联网营销的流量运营商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但是其最终只是一种新的营销渠道。虽然包括传统 IP 衍生品生产商在内的各种公司可以通过承接 IP 衍生品一体化生产、制作、营销、宣传等工作获得产业链中的更多环节利润,但是社交平台以及各类新兴的销售方式最终只是一种营销渠道,从整个商业模式来看并没有对整体行业进行颠覆性改变。原先渠道商的利润被新兴流量运营公司取代,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出现使得更多的消费需求被激发,但是一个 IP 想要作为品牌真正进行长久的经营,仅靠新渠道对消费需求的开发及流量的吸引是远远不够的。 

        产品设计企划以及质量品质仍是 IP 衍生品变现最核心要点。虽然 IP 衍生品在移动互联时代通过各种互联网的方式激发了大量的“即兴消费”,但是想要提高消费者复购率,最终需要依靠的还是其背后供应链所能提供的商品设计及质量。举例来说,服装网红作为人格化IP,网红店的服装的款式风格时尚性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这充分显示出拥有再多活跃用户的IP 其最终衍生品销量依旧需要通过产品品质来实现。 

        因此,对于 IP 衍生品整个产业链条来说,其本质只是新的销售模式和渠道,最重要的仍需要回归至产品本身的设计与质量。对于任何一种产品,想要提高复购率提升用户粘性,在新颖的渠道营销手法背后,真正高质量的产品才是企业能够长远实现盈利的关键。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进入这个市场,渐趋同质化的营销手段,会使得 IP 衍生品变现服务从单纯的获取及营销 IP 衍生至产品企划、供应链管理以及终端零售的全产业链运营能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2024年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34起,其中12月份发生的投资数量为12起;投资金额最高的为5月份,投资金额为6.34亿元。

2025年02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