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互联网未来发展已做好铺垫 补贴与免费模式将不再适用

 导读:互联网未来发展已做好铺垫 补贴与免费模式将不再适用。“既往不恋,纵情向前”是王兴最常说的一句话,在不同的阶段,这句话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参考《2017-2022年中国互联金融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既往不恋,纵情向前”是王兴最常说的一句话,在不同的阶段,这句话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刚闭幕,乌镇已经恢复平日里的喧嚣,各路互联网企业大佬也重回各自领域,开始接下来的征程。如果把这次互联网大会当作企业家们一个复盘的节点,那他们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互联网的“下半场”已经到来。

       关于互联网“下半场”的概念,是今年7月由王兴首先提出,一开始,王兴就强调这个“下半场”不光是针对美团点评,而是对“互联网+”、O2O,对整个中国互联网、对中国经济甚至整个IT发展历程。

       在4个月之后的互联网大会上,这个概念也如王兴所愿,已经得到了业内的认可。

       奇虎360 董事长周鸿祎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便表示,在互联网下半场,补贴与免费模式不能放之四海皆准了。

       周鸿祎以手机为例,其认为硬件免费卖甚至亏钱卖的策略是不健康的,已不再适用,未来不应追求性价比而是差异化和创新性。

       百度CEO李彦宏则提出了关于互联网下一幕的说法,其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这个领域将不再有独角兽,未来的机会在人工智能。

       从大佬们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在他们心中,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处在一个转折点:一个时代已经结束,另外一个时代正在到来。

       既往不恋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其间,王兴关于“下半场”的话题其实也进行了一次详细的阐述。

       王兴表示,自从一年多前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他越来越感觉“互联网+”其实就是互联网的下半场。“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了接近20年时间,已经到了一个拐点”。

       CNNIC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已经接近7亿,而中国人口是13.6亿。王兴认为,当网民数到一半的时候,这个市场光靠广度和用户数已经不能再实现翻番了,这并不代表没有增长的空间,而是说接下来互联网的增长,要从广度、从纯粹用户量的增长,转变为从深度、从为单个用户提供更全面更深入服务的增长,不只像原来一样。

       “前面的20年,尤其最近的4年时间,我们可以认为是互联网上半场。以用户红利为代表,以用户规模快速增长为代表,以广度为代表。现在我们处在很关键的拐点时期,接下来的下半场,很重要一点是不光依靠用户的广度扩张、数量增加,还要加大服务深度。”王兴说。

       其实王兴所描述的正是当下互联网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当人口红利消失,过往粗放的高速增长已经一去不复返。纵观中国目前的互联网市场,几乎所有成规模的互联网企业都得益于“上半场”的人口红利,他们在前期积累的大量用户成为后期进一步的发展基础。

       “但是今天,从用户的角度来讲,中国的网民占比已经超过一半,所以用户数量已经不可能翻倍了。但是每个用户能够创造的价值还远不只翻倍的空间,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所以王兴的“既往不恋”,在之前可能意味着抛开以往的创业经历或是美团的前期发展过往,那么现在,王兴是要告诫所有互联网从业者,应抛开过去对于人口红利的依赖,由广度向深度发展。

       纵情向前

       而“下半场”该如何发展,王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关于下半场主要有三条路径:第一,科技创新;第二,和垂直行业更深度合作,和产业深度整合;第三,国际化,开拓海外市场。

       在王兴看来,最好的科技是让你生活更方便。结合美团外卖,王兴表示,过去两年美团外卖每天平均有700万的订单,平均送达时间28分钟。送外卖是一个简单的服务,但是如何通过科技让外卖更好的送到用户的手里,需要用大数据和机器算法。“未来在这些方面,技术将给美团点评带来效率提升和服务深化。

       对于下半场的发展趋势,诸位行业大佬的观点也有所重合。

       周鸿祎表示在互联网的下半场他非常看好三个业务的发展,分别是万物互联、人工智能与直播。“这三个业务,我们已经开始涉及,比如投资花椒直播,比如在人脸识别与图像识别等领域进行研发等。”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演讲中也提出,未来30年一定不会只是互联网公司的天下,而是属于“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公司的天下。

       对于科技创新的追求,各个公司其实一直都在做,只是以往,基础服务已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技术的升级带来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而现在,在成本的合理控制下,增加服务深度则必须由科技创新来主导。

       所以,技术将在互联网企业下半场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点从阿里的阿里云、百度的百度大脑计划等业务布局便可见一斑。

       此外,关于国际化,王兴曾提出“互联网+”可能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全球化的最好机会。因为在国内有BAT三座大山,后面的很多企业要崭露头角,需要面对很多束缚,需要做一些苦活累活的。

       王兴也向国际化的互联网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正确策略应和当年的华为一样,一方面要高科技,一方面要接地气。“华为一开始也不是靠高科技,靠性能去跟爱立信、朗讯比,一方面是性能比拼,另一方面是接地气,用中国人力成本优势去扩展国际市场。”

       对于互联网的“下半场”,王兴已经为自己也为行业指出了方向,在既往不恋之后,王兴也将开始再一次的纵情向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