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进入互联网证券信息服务行业主要壁垒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导读:进入互联网证券信息服务行业主要壁垒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分析。由于网上证券行情交易系统服务商较少,在行业内成功完成一家证券公司 IT相关系统实施案例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具备实施经验的公司在券商选择服务商时占有优势。证券公司通常会固定选择少量已具有实施经验的服务商,由其提供IT 系统外围应用的开发、维护及升级。同时,由于证券公司需求较为全面,需要服务商向其提供 IT 系统外围的全面解决方案。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服务提供商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中国互联网证券信息服务行业已初具规模,部分企业凭借多年积累在技术品牌和客户资源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进入者则面临着较高的进入壁垒。

       (1)成功案例的实施经验和完整的产品架构体系

       由于网上证券行情交易系统服务商较少,在行业内成功完成一家证券公司 IT相关系统实施案例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具备实施经验的公司在券商选择服务商时占有优势。证券公司通常会固定选择少量已具有实施经验的服务商,由其提供IT 系统外围应用的开发、维护及升级。同时,由于证券公司需求较为全面,需要服务商向其提供 IT 系统外围的全面解决方案。缺乏完整产品架构体系的企业基本上不具备开展券商综合服务应用系统业务的能力。

       (2)客户“路径依赖”壁垒

       互联网证券信息服务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引导和培养了用户在使用相关产品时的惯性操作和思维模式,客户对其长期使用的产品已经形成“路径依赖”。

       目前行业内的几大优势企业均具有较大规模的客户群,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已经养成使用习惯,黏性较高,行业内优势供应商拥有较强的技术和研发实力,且能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的背景下,客户更换供应商的可能性较小。

       (3)品牌壁垒

       互联网证券信息服务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和稳定的市场格局,行业内的优势企业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经验和客户资源积累,较为准确的把握了市场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大都开发出了拥有较高市场影响力和较为广泛客户基础的优势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品牌和口碑是对企业相关产品的安全性、及时性、稳定性等各项性能指标的认可,行业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树立品牌优势并获得客户的认可。

       (4)获得证券行情信息许可经营的壁垒

       获取证券行情信息需要取得交易所等专业数据提供机构的经营许可及认定。

       交易所对授权许可单位技术、资金实力要求较高,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进入门槛。

       (5)行政许可准入壁垒

       针对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的企业,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企业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需要在满足规范性条件的基础上,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方可对外正式开展业务。

       2、本行业竞争情况及变化趋势

       随着证券行业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公司所在行业已形成相对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行业内主要公司包括本公司、大智慧、同花顺、万得资讯、乾隆科技和东方财富等。其中本公司和同花顺在面向证券公司等机构客户的网上交易系统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大智慧和同花顺在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金融终端及证券信息服务产品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万得资讯在面向专业投资者的金融数据分析产品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乾隆科技在营业部行情交易系统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东方财富在证券数据资讯、互联网金融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面向机构客户的网上行情交易系统领域最主要的供应商为本公司和同花顺,受投资者的使用习惯、系统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系统升级和后续维护等因素影响,产品黏性较大,该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从证券公司角度看,为节省资源,减轻维护成本,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现统一化管理,证券公司无意引入过多的网上交易供应商;从供应商角度看,经过多年发展,网上交易软件具有系统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特点,进入该领域需要投入较高的研发成本,并且会给证券公司带来较高的接入成本、硬件成本和投资者转移成本,市场拓展难度较大,除行业内已有供应商外,新进入者不具有良好的投入产出比。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网上交易软件领域的竞争有逐渐弱化的趋势,除本公司和同花顺外,其他公司已基本退出了网上交易系统领域。在不出现大的技术变革的情况下,该等竞争态势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得到稳定的延续。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未来本行业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面向个人投资者的产品与服务方面。由于面向终端投资者的金融终端及证券信息服务产品不是本公司的业务重点,因此,该领域竞争加剧不会给本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