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手游行业大逃杀设备优势及用户黏性分析(图)

        “大逃杀”手游蓄势待发,行业爆发逻辑初现

       手机游戏相较于PC端游戏,在设备便携性、时间碎片化利用以及社交推广方面有独特优势。“大逃杀”游戏在2017年初迎来爆发后,也引来了各大手游厂商的注意,手游端的角力一触即发。

       (一)设备便携性优势,主打碎片时间利用

       相比于PC端,手机端便携性优势明显,用户可以在任何适合的环境、场合使用手机进行游戏。设备的便携性决定了手游更容易出现爆发性扩散,为碎片化时间利用奠定基础。据CNNIC统计,截止到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24亿人,占总体网民数量的96.3%,手游市场用户潜力巨大。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性稳定得到明显提升,手游卡顿、掉线现象大大减少。

 
图: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在这种大环境下,“大逃杀”手游化迎来了最佳时机。PC端的“大逃杀”游戏最长能达到36分钟,加上游戏匹配等待时间,单局完整的游戏时间较长。因此,过长的游戏时间以及对设备的高要求往往使部分游戏玩家望而却步,成为制约PC端进一步发展的潜在约束。

       反观手游端,这一弊端恰好成为了手游的优势所在。“大逃杀”移植到手机上后,随着游戏模式的进一步简化,单局游戏人数将大大减少,游戏时间有望缩短至10-15分钟,甚至更短。

图:《丛林法则》游戏画面
 


       以目前正在公测的“大逃杀”手游《丛林法则》为例,单局人数为30人,安全区缩小时间只有几分钟,且游戏采用极速匹配系统,极大缩短了单局游戏时间。缩短的游戏时间有助于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在乘坐地铁公交或者工作闲暇期间,进行游戏。此外,更短的单局时间有助于增加用户开局数,提高用户游戏频率。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手游产业专项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二)融合社交标签,用户粘性提升

       “大逃杀”另一大引爆点是游戏自带的社交属性。作为PVP类游戏,操作技术不再是游戏唯一的乐趣,多人在线竞技游戏自然而然的赋予了“大逃杀”类游戏社交属性,即时交流、等待闲聊、局外交友以及团队公会成为了“大逃杀”类游戏的社交标签。

       1、游戏内按键说话,是游戏更是社交

       在“大逃杀”游戏中,按键说话是玩家们最常使用的游戏元素之一,例如《绝地逃生:大逃杀》中的按“T”键说话以及《H1Z1::杀戮之王》里的按“鼠标滑轮键”说话。与传统FPS游戏较为闭塞的互动环境不同,“大逃杀”的社交环境更为开放。玩家在游戏中可以通过按键说话功能,与自己身边的“队友”、“敌人”或者“路人”进行交流,玩家可以更好的代入游戏本身。可以说,按键说话这一元素的引入,使得“大逃杀”不再仅仅是一款竞技游戏,更像是一个“游戏+社交”的平台。

图:《H1Z1:杀戮之王》语音设置
 


图:《绝地求生:大逃杀》语音设置
 


       2、多人战术配合,提升用户黏性

       “大逃杀”游戏中,玩家往往会通过多人组队配合来提高获胜几率。例如,在游戏中,参与组队战斗的玩家血量降为0时不会立即死亡,而是进入濒死状态,无法使用武器道具并只能通过爬行移动,此时队友可以对濒死玩家进行救治,充分发挥组队优势。通常在一个小队中,玩家会通过语音交流战术、进行任务分配并分享装备资源。由于团队合作在FPS游戏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大逃杀”游戏玩法带来的组队优势,玩家在游戏中更倾向于群体活动,主动积极去和其他玩家沟通合作。在配合过程中,玩家之间容易形成默契,由普通“路人”玩家发展成为长期的“开黑”好友、公会成员,甚至成为线下的朋友。通常来说,这样的合作关系是较为稳定且持续的,因此极大地提升了“大逃杀”游戏的用户粘性。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是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基础平台,为其提供运行环境。近五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为12378.7亿元,同比增速为11.8%。

2025年04月22日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