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十四五”规划要点汇总 推进企业“登峰”等工程建设

       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十三五”发展成效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高精尖产业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调查与运营商机前瞻》显示,“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统筹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高精尖产业进入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新阶段。2020年全市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988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4%,较2018年提高2.3个百分点;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

要点

重点内容

产业发展能级实现新跃升

2020年全市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988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4%,较2018年提高2.3个百分点;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2020年高精尖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收入比重7.3%。创建3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92个企业技术中心和8个工业设计中心,布局人工智能、量子、脑科学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拥有独角兽企业93家,数量居世界城市首位。涌现出柔性显示屏、国内首款通用CPU(中央处理器)、新冠灭活疫苗、5G+8K(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8K超高清分辨率)超高清制作传输设备、新型靶向抗癌新药、手术机器人、高精密减速器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产业项目落地取得丰硕成果

落地投产新能源整车产线,建成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8英寸集成电路国产装备应用示范线。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数量全国领先,涌现出福田康明斯“灯塔工厂”、小米“黑灯工厂”等行业标杆。率先启动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聚集全国半数以上网络安全和信创企业。落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和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平台。

产业提质增效迈出坚实步伐

2016年至2020年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154家。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人均产值、规模以上制造业地均产值较2015年分别增长59%19.2%;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均营业收入较2015年增长99.1%

京津冀产业协同开创全新局面

京津冀三地协同推进规划共编、项目共享、企业互动、园区共建,“2+4+N”产业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城市副中心产业“腾笼换鸟”全面推进,积极对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汽车、医药、装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的产业合作和项目落地取得重大突破。

资料来源:北京市发改委,观研天下整理

       北京市高精尖产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十四五”期间,北京市以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根基更加稳固,基本形成以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医药健康等为新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将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创新药等打造成为“北京智造”“北京服务”的新名片,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产化配套比重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发展更加显著,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迈向更高层次。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0%以上,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4-5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3%-15%,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3万亿元,新增规模以上现金制造业企业数量500个。

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十四五”主要发展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25

2035年(远景目标)

指标性质

综合能力

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0以上

40以上

预期性

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个)

4-8

8-10

预期性

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3左右(力争15左右)

合理区间

预期性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亿元)

30000

持续增长

预期性

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个)

500

持续增长

预期性

创新发展

规模以上高精尖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占收入比重(%

8.5

10

预期性

每亿元工业产值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亿元)

10

12

预期性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1300

持续增长

预期性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家)

300

持续增长

预期性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个)

5

持续增长

预期性

提质增效

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70

100以上

预期性

市级以上开发区地均产值(亿元/公顷)

2.3

3.5

预期性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30

40

预期性

绿色发展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5(较2020年)

10

约束性

(较2020年)

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下降率(%

5(较2020年)

10

约束性

(较2020年)

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率(%

达到国家要求

达到国家要求

约束性

万元工业增加值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度降低率(%)

达到国家要求

达到国家要求

约束性

融合发展

世界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数量(家)

10

20

预期性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个)

1-2

预期性

重点行业典型企业的关键工序装备数控化率(%

85

95

预期性

开放发展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总额比重(%

25

30

预期性

高精尖领域新设立规模以上夕卜资企业数亶(个)

100

200

预期性

具有显示度的国际合作产业园数量(个)

2

持续增长

预期性

区域协同

关键产品零部件本地区配套化水平

持续提升

持续提升

预期性

支持龙头企业在京津冀布局产业协同发展示范集群数量(个)

3

10个以上

预期性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优化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推动区域特色化、差异化、联动化,构建“一区两带多组团、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新格局要点汇总

要点

重点内容

着力提升“一区”产业能级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区深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积极承接三大科学城创新成果外溢,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

全力打造南北两个产业聚集带

北部地区对接三大科学城创新资源,推动海淀、昌平、朝阳、顺义等区打造研发创新与信息产业带;南部地区依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丰台、大兴、房山等区打造先进智造产业带。

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组团

支持通州区、石景山区以及生态涵养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聚焦细分领域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组团。

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立足京津冀整体谋划高精尖产业发展,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进制造、数字资源优势,以氢能、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产业为突破口,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加速科技赋能津冀传统产业,协同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采取“产业基金+智能制造”方式,鼓励北京企业通过“母子工厂”等模式在津冀布局一批带动力强的项目,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共同完善区域产业生态,构建分工明确、创新联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一区两带多组团”空间布局图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立足京津冀整体谋划高精尖产业发展,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进制造、数字资源优势,以氢能、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产业为突破口,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加速科技赋能津冀传统产业,协同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采取“产业基金+智能制造”方式,鼓励北京企业通过“母子工厂”等模式在津冀布局一批带动力强的项目,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共同完善区域产业生态,构建分工明确、创新联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专栏1 京津冀协同智造示范工程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构建环京产业协同发展三个圈层:依托北京向外50公里左右的环京周边地区打造环京产研一体化圈层;依托北京向外100公里到雄安、天津打造京津雄产业功能互补圈层;依托北京向外150公里到保定、唐山、张家口、承德、沧州等城市打造节点城市产业配套圈层。

专栏2 “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通州区)高精尖产业布局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坚持软硬两条战线同时突破,夯实“核心技术、创新平台、企业主体、产业设施、产业人才”五大基础,攻克一批短板和“卡脖子”技术,锻造一批长板和“杀手锏”技术,增强高精尖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推动创新资源优势加速向产业竞争优势转化。

专栏3 产业“筑基”工程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建立“三城”创新成果转化的遴选机制,实施创新成果转化“接棒”工程,支持建立集中承接“三城”创新成果转化的园区,促进“三城”重大创新成果接力支持和优先在京转化。

专栏4 创新成果转化“接棒”工程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集聚壮大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出台鼓励领军企业创新发展政策,支持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牵头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集聚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引领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建立中小微企业梯次培育库,在智能制造与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做强做精一批专业能力强、产品技术过硬的零部件配套或软件开发企业群体,促进“小升规”“规升强”“强升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施企业“登峰”工程,加快构建以“链主”企业带动、单项冠军企业跟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梯次有序、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专栏5 企业“登峰”工程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培育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用好三大科学城建设的创新增量,释放重大科技设施平台创新势能,实施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五个一”工程,聚焦关键技术环节突破和服务模式升级,力争在智能制造与装备、医药健康、产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兼具规模体量与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能级再上新台阶,带动全市产业能级提升和结构优化。

专栏6 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五个一”工程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动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面向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与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一链一策”定制产业链配套政策。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带动产业链关键核心配套企业就近布局,形成若干具有“竹林效应”的产业生态集群。针对先进制造业发展所必须的基础配套环节,探索通过统一规划、绿色生产、集中治理的方式在五环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许可范围)或北京周边统筹布局。对特别重要且确需发展的配套项目,依法依规给予准入支持。支持各区聚焦主业精准强链补链,通过资金支持、开放市场等多种渠道与企业协同打造产业生态。

专栏7 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制定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快一批细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的研制、示范和推广,开展智能制造成熟度贯标。推进“十百千万”升级计划,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部署应用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对标行业示范标杆工厂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打造形成一批支撑“北京智造”的优质企业群体。

专栏8 “新智造100”工程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实施服务型制造领航工程,在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节能环保、供应链管理等重点领域遴选、培育一批示范企业、项目和平台。加快“共享工厂”示范推广,鼓励生产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共享生产订单的方式设立虚拟联合工厂,满足企业共性制造需求。支持制造业企业由产品设备生产商向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转型,延伸拓展产业链高价值服务环节,发展个性化定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提升制造效率,做“制造的制造”,赋能北京先进制造业,辐射带动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

专栏9 服务型制造领航工程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重点推动中日、中德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探索推进双向投资升级,吸引一批国际化经营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入驻,努力建成我国对日、对德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探索园区国际化建设运营模式,完善类海外环境,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政策。鼓励全市产业园区提升开发运营国际化水平。

专栏10 加快建设中日、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NAS行业:C端为主要消费群体 多家企业相继布局 极空间销售业绩突出

我国NAS行业:C端为主要消费群体 多家企业相继布局 极空间销售业绩突出

随着技术的发展,NAS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NAS市场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NAS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约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2%。整体来看,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预计在未来几年内NAS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数据中心行业:互联网为主要应用领域 三大运营商占市场主导地位

我国数据中心行业:互联网为主要应用领域 三大运营商占市场主导地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407亿元,同比增长26.68%。

2024年11月04日
我国数据库行业正在经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关键转变期

我国数据库行业正在经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关键转变期

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数据库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产业欣欣向荣,正在经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关键转变期。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为403.6亿元,占全球7.2%,2023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约为540.4亿元,2024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预计将增至678.8亿元,2027年预计增至1286.8亿元。

2024年10月15日
物联网在农业应用不断扩大 资本助力+政策支持 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空间广阔

物联网在农业应用不断扩大 资本助力+政策支持 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空间广阔

近些年来,我国物联网在农业中应用也不断扩大,比如说在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农业机械自动化等方面,而从智慧农业市场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智慧农业行业市场规模一直为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为940亿元,同比增长8.22%。

2024年09月23日
我国游戏行业:移动游戏占主导地位 资本市场趋于冷静

我国游戏行业:移动游戏占主导地位 资本市场趋于冷静

随着近些年我国游戏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和内容优质化,我国游戏用户规模也不断增加,行业销售收入也不断提高。数据显示,到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4%;2024年H1游戏用户规模达到了6.74亿人,同比增长0.88%;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472.67亿元,同比增长2.08%。

2024年09月19日
【投融资】近五年我国BI(商业智能)行业相关投融资事件和金额均下降

【投融资】近五年我国BI(商业智能)行业相关投融资事件和金额均下降

数据显示,我国BI商业智能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7年的32起减少到2023年的8起。2024年1-8月,我国BI商业智能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5起,投资金额达5.21亿元。

2024年09月14日
我国数字经济行业:”二八比例”结构较为稳定 2023年产业数字化占比为81.3%

我国数字经济行业:”二八比例”结构较为稳定 2023年产业数字化占比为81.3%

在政策支持、技术发展的情况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逐年增长。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35.8万亿元增长到了53.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7万亿元,同比增长7.37%。

2024年09月13日
我国移动支付行业:业务量及规模逐年增长 在电子支付中占比已超60%

我国移动支付行业:业务量及规模逐年增长 在电子支付中占比已超60%

从金额来看,从2018年到2023年之间,除2022金额有所下降之外,其余年份移动支付金额均为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移动支付金额为555.3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5%。

2024年09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