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整合营销传播代理服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营销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1)企业对于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营销合作伙伴需求日益强烈

       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营销传播方式的丰富,除了传统平面、电视、公关、促销外,在视频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互联网媒体上的创新营销发展迅猛。营销方式的多样化、碎片化、互动化使得受众触媒方式从传统的单点接触不断向多点接触演进。多渠道营销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品牌形象的传播速度,然而伴随多渠道营销导致的传播节奏不协调、传播声音不一致的问题越发凸显,企业品牌形象的传播复杂度大幅度提高。同时,在传统业务模式下,多家营销服务商在各自领域共同为企业服务,他们围绕着企业,分别开展品牌咨询、广告创意、数字营销、社交媒体互动、客户关系管理业务。多家营销服务商对企业品牌文化、传播主题、创意方向的理解差异,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难度。因此,能够综合统筹线上线下各类媒体、及时优化调整营销策略,并能够提供从用户洞察、营销策划、创意实现到媒介投放的一站式服务的营销服务商将愈发受到品牌主的欢迎。

      (2)内容营销战略的发展将对整合营销传播代理服务提供商的内容创意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内容营销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发布多种形式的媒体内容,如微信、微博、视频、电子杂志、报告等,来传递产品或品牌信息,与客户建立关系并激发消费行为的营销战略。与传统营销通过打断消费者思考或感官体验来硬性传递信息不同,借助于优质内容传播给消费者富含创意及价值的品牌信息,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的厌恶感,甚至使其产生情感体验或是价值观共鸣,进而使得消费者更易接受企业所传达的信息并对品牌产生认同。在未来内容营销战略重要性日益突出的市场环境下,整合营销传播代理服务提供商是否能够创造出个性化、信息密度高、传递明晰的品牌价值观并获得受众认可的内容产品将成为其是否能够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

       (3)数字媒体营销发展迅猛

       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新型数字媒体深刻影响了整合营销传播代理行业的发展。首先,互联网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出现,完全侵占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移动广告平台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显示,2015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的有效媒体接触时间为348 分钟,手机端已凭借104 分钟的使用时间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媒体。其次,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型数字媒体可以更容易地追踪并记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并应用实时竞价优化算法和消费者洞察算法等,向消费者推送符合其偏好的、个性化产品信息,以帮助品牌主获得更合理的定价和更优化的广告效果。凭借上述优势,数字媒体营销正受到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调查,数字营销市场规模已由2012年的773 亿元增加至2015 年的2,094 亿元,年增长率维持在30%以上,预计2018年将达到4,187 亿元。此外,数字媒体的传播形态也与传统媒体不同,相较于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中心化推送模式,数字媒体的传播形态为“多对多”的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模式下,消费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这使得营销工作的重点从信息的发布转向了发布之后如何激发用户和用户之间、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互动,这对整合营销服务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业内领先的公司将继续以并购的方式扩张市场份额

       并购是营销传播行业内通用的扩张方式,业内知名公司普遍存在通过并购扩大产业布局的现象。根据统计数据,2014 年至今A 股市场发生的与广告行业相关的并购案至少超过45 起,单蓝色光标一家公司并购即超过5 起。

       世界范围来看,全球知名的宏盟集团、阳狮集团、WPP 集团等公司的成长史就是并购史。以WPP 集团为例,其自成立以来,先后通过并购智威汤逊、奥美集团、扬罗必凯集团、精信集团、法国索福瑞集团等公司做大做强。考虑到国内营销行业的集中度较低,未来行业内领先的公司以并购方式扩张市场份额仍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