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利因素
A、各国政府的重视与规划
嵌入式计算系统是现代绝大多数电子信息系统的核心,应用广泛,支撑下游产业创新与升级,很多国家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例如德国政府在“数字德国2015”(Digital German 2015)的战略规划中强调“德国ICT 产业的力量在于软件和嵌入式系统”。德国在2009 年制定了长达15 年规划的“嵌入式系统国家路线图”(NationalRoadmap Embedded System),并将此路线图作为重要内容包含进后来的高科技规划(Hightech-Strategie 2020)。美国政府制定的“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ITRDProgram)中将很多前沿的嵌入式计算技术作为重点,例如可信实时系统、物理信息系统等。其它国家如韩国政府也有“嵌入式软件促进计划”(Embedded SoftwarePromotion Program)等。
B、OEM 厂商的开放与外包趋势
OEM 厂商指那些将嵌入式计算系统集成在自己产品中的制造商,包括各个行业不同规模的品牌厂商,例如华为、诺基亚、爱立信、福特汽车、波音等,OEM 厂商是嵌入式计算行业的下游客户。从发展的趋势看,全球OEM 厂商大都越来越走向开放与合作,同时高节奏的市场竞争也使得OEM 厂商倾向于采用外包(out sourcing)策略来减少自身的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研发周期。
C、下游行业的发展带动
嵌入式计算行业正面临着许多下游行业的重大发展,例如通信行业中4G 等移动网络的发展,SDN/NFV、企业云计算的发展等;能源行业中的智能电网、智能楼宇等;还有电动汽车、智慧城市、物联网、工业4.0、军工信息化等下游市场的历史性机遇。这些下游行业的发展都将带动嵌入式计算行业的市场增长。
D、芯片技术与半导体工艺的进步
芯片技术与半导体工艺的进步,特别是多核微处理器、SoC、22nm/16nm 制程工艺等,使得嵌入式计算系统的设计集成度可以越来越高,使更低功耗的设计、更强的计算性能、更高的智能成为可能,这就能满足下游行业的创新需要,进一步打开了嵌入式计算系统的应用范围。
② 不利因素
A、项目周期长、研发投入大
嵌入式计算系统涉及软硬一体的开发,并且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要求很高,因此普遍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特别是较大规模的、或综合多种技术架构的、或者高性能和高端的嵌入式计算系统。
B、嵌入式技术人才缺乏
公众对嵌入式技术的了解比较少,高校教育在嵌入式技术方面的课程与业界最新技术也有所脱离,因此嵌入式技术人才普遍比较缺乏,很大程度依赖企业内部培养。
4、嵌入式计算行业周期性和季节性
嵌入式计算行业整体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但会受社会整体经济景气度的影响。行业中定位于为某一下游行业服务的企业,则受具体下游行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影响。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