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产机器人性价比高 在3C 领域拥有弯道超车契机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1 国产机器人厂商享地利优势 

       中国集中了全球 70%的 3C 产品产能,国内 3C 制造商对最前沿的 3C 制造工艺最为了解。这使得国产机器人制造商比进口机器人厂商享有绝对的地利优势。

       国产机器人厂商更了解 3C 厂商的需求,也能更高效地为其定制机器人。

       国外机器人厂商尽管有先进的机器人制造技术,但由于缺乏 3C 制造经验,他们的机器人往往不能直接用到 3C 制造环节,需要对于不同的需求做不同程度的定制。

       对于部分需求,集成商可以完成对进口机器人的改造,但更有一些定制是集成商无法做到的,进口机器人厂商又没法直接为国内各种小厂商定制机器人,使得 3C 制造商的需求没法被满足。

       但国产机器人厂商则不同。

       供需两端频繁高效的沟通使国产机器人厂商更了解 3C 厂商的需求,从而生产出更匹配 3C 制造的机器人,或可以直接用于 3C 产品的生产,或经过简单的设定就能满足大多制造类型的需求。没法简单满足的需求还可以高效定制,沟通效率远高于进口机器人厂商。

       广东省智能制造产业发达,拥有全国 43%以上的手机产能,珠三角集中了大批优秀的机器人企业。相比其他地区的机器人企业,珠三角的机器人企业享有更优的地利优势,产业协同性更好。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2 国产机器人性价比高,回本期短 

       由于进口机器人相比国产机器人技术更先进,稳定性更强,即使进口机器人价格更贵,国内 3C 制造商还是看中进口机器人品质,更愿意使用进口机器人。

       因此在成本相当的情况下,国产机器人价格明显低于进口机器人,一些非常规型号价差高达一倍甚至以上。

       国产机器人的高性价比可以将机器人的回本期缩短至 1 年左右,大幅降低 3C 厂商使用机器人所面临的成本风险,使 3C 厂商有更大动力去“机器换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3 国产机器人被看低,稳定性得到大厂验证后获得爆发机会 

       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已经摆脱质量低劣的名声,但是在很多高端装备领域,国人还是更加信赖进口产品。

       机器人用于生产线中,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整条线停工,进而导致无法按时交付产品,发生违约,给 3C 制造商来带巨大经济和声誉损失,这是 3C 制造商不能接受的,因此在决定方案时,其最在意的是稳定性。

       国产机器人缺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尽管性价比高,3C 制造商却还是为了保全稳定性而接受更高成本。另一方面,3C 制造商的客户也会认为进口机器人更可靠,因而给 3C 制造商更多订单。

       而事实上,国产机器人大多采用进口核心零部件,性能与进口机器人差距不大。目前富士康、伟创力等大厂已经在部分环节开始采用国产机器人,一旦国产机器人获得标杆企业的认可,市场将改变对国产机器人的印象,这是国产机器人爆发的基础。

       4 成本是稳定性后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利润终究是企业的追求,高性价比国产机器人是好选择。也许在经济大好的环境下,3C制造商会选择多付出些成本来把稳定性做到最大化,但是在当下这个全球经济疲弱的大环境下,控制成本是基调,超额的稳定性并非 3C 制造商的追求,机器人进口与否不是其在意的地方。价格更低且性能不差的国产机器人是更好的选择。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