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多因素阻碍 3C 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尽管机器人在 3C 领域的发展空间广阔,但 3C 领域机器人的应用是难度最大的。3C 产品生命周期短,工艺繁杂,精密度高,订单量小,客户数量大以及没有国外经验可以借鉴等多种原因阻碍国内 3C 制造自动化的发展。

       1. 3C 产品生命周期短工艺更新频繁,“机器换人”面临成本不降反增风险 

       3C 产品生命周期短,工艺日新月异。其中最典型的同时也拥有最大市场的是智能手机。据调查统计,大众习惯的智能手机更换周期约 2 年,苹果公司所有产品平均更新时间略超 1年。

       iphone 作为智能手机的标杆,从 2007 年第一代至今,背板的主材的更替从 2G 的金属,到 3G、3GS 的塑料,到 4G、4S 玻璃,再到 5、5S、6、6S、7、7 Plus 换回金属,再到 iphone 8 传闻中的换回玻璃。

       外壳的工艺则从圆边平面背板,到弧面背板,到平边平面背板,再回到圆边平面背板,再到 iphone 8 传闻中的双曲面玻璃。

       近十年间,大多数国产智能手机都多少模仿着 iphone 的外形不断更新,仅背板工艺的变换已十分频繁,智能手机内部工艺的升级更是复杂。


 资料来源:互联网

       工艺的频繁变化带来机器人功能和性能频繁升级的需求。一旦 3C 产品工艺发生变革性的改变,比如 OLED 屏替代 LCD 屏,机器人原有的精度将不适用于新的生产,曲面屏的使用会使原有的贴合工艺不再适用等等。

       在国内,特别是在应用尚不成熟的 3C 领域,制造商出于稳定性考虑往往更信任进口机器人,使用较多的爱普生、雅马哈等 SCARA 机器人价格较昂贵,约 4-5 年的回本期使 3C 厂商面临成本无法收回的大风险,成为阻碍 3C 机器人市场发展的原因之一。

       2. 流程繁杂,非标准化成“机器换人”阻碍 

       3C 产品零部件非常多,包括电池、充电器、耳机、屏幕、摄像头等;3C 产品生产流程繁杂,包括贴片、插件、焊接、检测、组装等几十道流程。复杂的流程构成了长产业链,导致 3C 产业链上的企业数量多且规模普遍较小。

 资料来源:互联网

       对大多机器人厂商而言,面对众多小客户的不同需求,需要针对性开发产品,每服务一个客户都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来投入研发,这是导致国内机器人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规模大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客户需要的往往是非标产品,无法复制到其他环节。如果客户是世界知名的大厂,如富士康、伟创力等,考虑到需求量和知名度的提升,机器人厂商会愿意投入,但对于大量小客户而言,机器人厂商只有接不到大单时才会退而求其次。

       对 3C 制造商而言,由于客户规模大多较小,可能一天要加工很多种产品,每种量都不大。以目前 3C 制造的柔性化程度,同一条生产线难以处理多种产品的制造,给 3C 制造“机器换人”带来阻碍。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在 3C 制造过程中,机器人大部分被用于搬运、上下料和打磨等通用型的环节中。

       对系统集成商而言,设备售后服务成本过高,导致其生存困难。由于目前 3C 机器人的应用还很不成熟,使用过程中问题频繁出现,3C 厂商的工程师很难学会维护机器人,因此后续维护费用大多由系统集成商自己承担。一个工程师月薪 15000 元,一家 3C 厂商客户就要绑住几个工程师,对系统集成商是一笔很大的费用,阻碍其业务扩展。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是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基础平台,为其提供运行环境。近五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为12378.7亿元,同比增速为11.8%。

2025年04月22日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