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计算机视觉终端化加速交通监管智能化的进程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通常情况下,用于监控交通状况的摄像机等设备获取的是图像、视屏等非结构化数据。虽然结构化的数据具有清晰、简洁、易于分析等特点,但非结构化的数据占据了所有数据的大多数。这些数据没有固定的模式并且数据量大,计算机很难进行直接分析和处理同时在实时回传到后台云平台时带宽资源要求高,网络延时明显,因此导致了交通监管的成本高、效率差、实时性差等问题。 

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通过图像分割提取图片特征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出现使得将监控设备所获得的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结构化数据成为了可能。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对图像和视频完成跟踪检测、提取特征和识别等任务,从而将它们转化为规整的结构化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交通监管的法律法规等,即可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监管。除交通监控设备外,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交通工具的内部也有应用。利用计算机视觉可以监控车辆、驾驶员、乘客等主体的状况,并根据需要对车辆做出调整或对人员进行提示。防疲劳驾驶系统是计算机视觉在车内的典型应用之一。 
        海康威视“神捕”系列产品 
        海康威视所推出的“神捕”智能交通摄像机系列产品加速了交通监管智能化的进程。智能交通摄像机系列涵盖了从 140 万像素~600 万像素的多种智能交通网络摄像机。以型号为 iDS-2CD9152-H(S)的智能交通网络摄像机为例,该款智能终端使用了 500 万像素 1”逐行扫描 CCD,最大分辨率可达到 2560*1920。产品支持双码流,采用先进的视频压缩技术 H.264 编码,压缩比高,且处理非常灵活;支持 MJPEG 编码,抓拍图片采用 JPEG 编码,图片质量可设;支持闪光灯自动光控功能,支持抓拍同步闪光灯输出,最多可支持 3 路闪光灯同步输出;支持多种补光方式:独立闪、不闪、关联闪、轮闪和频闪等;支持红绿灯信号状态输入。 

海康威视智能交通摄像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iDS-2CD9365-SZ 部分参数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在高性能硬件的基础上,iDS-2CD9152-H(S)实现了智能交通监管的各项功能。摄像机能够识别车牌、车型、车身颜色,以及压线、逆行、闯红灯、不按导向行驶等违章检测功能。针对违章行为,摄像机还能够自动连续抓拍,并且能以灵活配臵的方式将多张违章图片合成为一张图片。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监控设备采集的信息,非结构化数据被有效地转换成了结构化数据,因此交通监管也更加便捷和智能。 

        除智能交通摄像机外,海康威视智能交通系列产品还包括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器、智能交通摄像机单元、服务器管理主机、补光灯、辅助产品等。其中智能交通摄像机单元系列包括卡口抓拍单元、电警抓拍单元、智慧监控单元等多款产品。该系列产品均采用了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实现了高准确率的车牌、车身特征、车型等多目标识别。服务器管理主机属于后端云平台设备,具有通行记录和图片存储功能、混合式硬盘录像及前端设备管理的功能,集成交换机设计,自带上传光口,能同时支持多路高清图片存储、视频实时录像。服务器管理主机与抓拍单元、智能摄像机等设备一同构成了完整的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实现了云平台大数据功能和智能终端实时功能的有效结合。 

海康威视机视频分析服务器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比亚迪车用疲劳驾驶监测系统 
        疲劳驾驶指驾驶人员经在长时间驾驶车辆,以及睡眠质量差或不足等情况下出现的机能失调和驾驶机能下降。当驾驶人员进入疲劳驾驶状态时,会出现视力减弱、身体疼痛等不良反应,若不及时调整极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因此,疲劳驾驶监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见的疲劳监测技术有检测方向盘、监控心率多种方式,其中眼镜监测、车道偏离监测等均涉及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 

主流疲劳驾驶监测方式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比亚迪在其疲劳监测系统中采用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生理特征检测。系统使用安装在转向柱外壳上的摄像设备采集驾驶员的面部特征、眼睛活动、头部运动等生理信息,并经过电子控制单元(ECU)运算处理后,判断出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并做出相应的提醒。通过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比亚迪的疲劳驾驶监测系统实现了“全天候实时监测;人工智能识别;多媒体语音报警;疲劳等级自动调整”四大功能。 
 
比亚迪疲劳驾驶预警系统摄像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比亚迪疲劳驾驶预警系统 ECU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