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通市场的需求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由各类网络新业务拉动的流量增长所驱使,从1991年到2016年,全球网络的流量1万万亿字节(Byte)。保守预计,从2016年到2020年,这个数字会上升到2.6万万亿,如果再考虑一些目前还不太明确的应用,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4.3万万亿字节。尤其当我们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时代,消费行为将会催生出大量丰富的应用场景,而为了有效利用和分析海量用户数据,互联网服务商对云计算的需求将会出现井喷,为支撑未来云计算架构,数据中心的建设将先行一步铺开。
云时代是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智能网络调配。数据中心作为核心网络节点,其流量会随着各种各样的应用而不断地变化。数据流量的承载靠智能的承载网络来支撑动态数据的调度。
由于大规模流量的潮汐变动和突发效应,比如阿里巴巴的“双十一”数据流量,单靠人去操作和调度是没办法做到的,所以未来的网络需要人工智能,未来的人工智能又需要网络来支撑,两者相辅相成。
混合云的时代,需要网络的SDN规划。传统的IT基础设施在10年后会锐减2/3,这2/3将会被公有云和私有云平分,形成混合云。IDC预测显示,80%的企业将会采用混合云的架构。前端基础设施的零成本,扩展性和伸缩性,新业务应用等是混合云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需要把这些孤岛连接起来并实现所有云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充分调度,这就需要广域网络更加智能更加灵活,网络的SDN规划就能更好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网络的智能化。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现状规划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海量应用场景对时延和带宽提出新要求。以自动驾驶为例,自动驾驶要求时延很低,同时它又是一个大带宽的需求。满足自动驾驶的超低时延、大带宽需求,一个可行方案是引入边界语音、核心语音和雾计算,相比云计算就会离终端很近,减少了时延。而另外一部分大带宽和大数据的处理,不可能放到边缘,因为成本很高、效率很低,所以会回传到核心机房,这就引来了分布式的云架构。
不仅仅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会成为推动云服务的主力军,电信运营商的光网络架构也会向云化网络,数据中心承载转变。现有的网络承载了多个业务的运载体量,从长期来看,无论是民用还是专业的机房,最终都会归为统一的数据机房,为无线、固网、集客业务做支撑。这样复杂的网络,需要智能管控的功能,数据中心的互联以及光网络的SDN虚拟化是未来IDC必然的发展方向。
数据中心互联业务增长迅速。从2013年到2018年,数据中心业务将增长3倍,包含数据中心内部和之间的联系。DC之间的流量占比只达到8.5%,但是由于整个流量带宽技术非常庞大,所以仍然可观。DC之间需要高带宽、高速率、低延迟的光网络互联。光网络市场来自ICP的数据中心互联增长最快;传统固网或者移动网运营商随着网络重构,DCI的增长也将加快。DCI包括长途和城域,城域相对增长更快。
东西部数据中心功能开始分化。整个DC之间的流量占比会越来高,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DC越靠近客户,时间越短,但是对于密集发达地区,DC机房的建设需要庞大的资源,因此会导致DC的小型化,进而会促进DC之间流量的增长。大型DC的配套资源非常大,所以海量数据库会放在西部地区,但大型客户却都在东中部地区,因此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也会有DC互联的需求。
网络虚拟化向数据中心渗透。数据中心承载业务种类快速增长,数据中心之间、数据中心内部的业务开通和调度复杂程度指数级增长,必须通过将数据面和控制面分立,用软件定义网络结构,实现业务的灵活调度。

图:全球数据流量变化
云时代是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智能网络调配。数据中心作为核心网络节点,其流量会随着各种各样的应用而不断地变化。数据流量的承载靠智能的承载网络来支撑动态数据的调度。
由于大规模流量的潮汐变动和突发效应,比如阿里巴巴的“双十一”数据流量,单靠人去操作和调度是没办法做到的,所以未来的网络需要人工智能,未来的人工智能又需要网络来支撑,两者相辅相成。
混合云的时代,需要网络的SDN规划。传统的IT基础设施在10年后会锐减2/3,这2/3将会被公有云和私有云平分,形成混合云。IDC预测显示,80%的企业将会采用混合云的架构。前端基础设施的零成本,扩展性和伸缩性,新业务应用等是混合云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需要把这些孤岛连接起来并实现所有云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充分调度,这就需要广域网络更加智能更加灵活,网络的SDN规划就能更好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网络的智能化。

图:混合云应用
海量应用场景对时延和带宽提出新要求。以自动驾驶为例,自动驾驶要求时延很低,同时它又是一个大带宽的需求。满足自动驾驶的超低时延、大带宽需求,一个可行方案是引入边界语音、核心语音和雾计算,相比云计算就会离终端很近,减少了时延。而另外一部分大带宽和大数据的处理,不可能放到边缘,因为成本很高、效率很低,所以会回传到核心机房,这就引来了分布式的云架构。
不仅仅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会成为推动云服务的主力军,电信运营商的光网络架构也会向云化网络,数据中心承载转变。现有的网络承载了多个业务的运载体量,从长期来看,无论是民用还是专业的机房,最终都会归为统一的数据机房,为无线、固网、集客业务做支撑。这样复杂的网络,需要智能管控的功能,数据中心的互联以及光网络的SDN虚拟化是未来IDC必然的发展方向。
数据中心互联业务增长迅速。从2013年到2018年,数据中心业务将增长3倍,包含数据中心内部和之间的联系。DC之间的流量占比只达到8.5%,但是由于整个流量带宽技术非常庞大,所以仍然可观。DC之间需要高带宽、高速率、低延迟的光网络互联。光网络市场来自ICP的数据中心互联增长最快;传统固网或者移动网运营商随着网络重构,DCI的增长也将加快。DCI包括长途和城域,城域相对增长更快。
东西部数据中心功能开始分化。整个DC之间的流量占比会越来高,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DC越靠近客户,时间越短,但是对于密集发达地区,DC机房的建设需要庞大的资源,因此会导致DC的小型化,进而会促进DC之间流量的增长。大型DC的配套资源非常大,所以海量数据库会放在西部地区,但大型客户却都在东中部地区,因此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也会有DC互联的需求。
网络虚拟化向数据中心渗透。数据中心承载业务种类快速增长,数据中心之间、数据中心内部的业务开通和调度复杂程度指数级增长,必须通过将数据面和控制面分立,用软件定义网络结构,实现业务的灵活调度。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