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显示,这29000余个感染IP中,14.7%为教育科研机构、11.2%为生活服务类机构、10.3%为商业中心、9.1%为交通运输企业或机构、3.6%为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2.4%为医疗机构、1.4%为普通企业;另有46.9%为其他类型的企业或机构。
业内人士认为,“勒索病毒”给企业级网络安全敲响了警钟。360方面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相比对个人用户的网络攻击,针对企业级用户的攻击更具“杀伤力”。医疗单位的电脑被攻击可能贻误患者的宝贵救治时机,而生活、商业、政府等部门的电脑被攻击可能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
新兴网络技术的快速应用,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也让企业面临巨大的网络安全风险。360安全专家裴智勇博士表示,2016年仅360监测到的企业网络安全事件就超过1万起,并且每一起给企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超过了1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监测数据还显示,近年来金融、互联网、工业企业遭到攻击的数量明显增加,已经成为黑客和不法分子攻击的主要对象。一家国内银行管理层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2010年前后,国内银行IT系统就曾监测到了针对性的攻击行为。另外,新型APT(高级持续威胁)攻击数量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包括银行在内的国内金融机构,正进入信息安全高危期。
360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早在2004年就发现了针对国内金融机构进行攻击的不法组织,这一组织针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各类攻击已持续12年,并且攻击频率从2012年开始明显提高,其主要攻击对象为基金、证券、保险、理财和资产管理等多种类型的国内金融机构。
第三方研究机构Gartner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级网络安全需求巨大,目前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企业数超过1100万家,绝大多数企业均已接入互联网,但却缺少安全可靠的IT系统。多家网络安全厂商表示,随着企业网络安全意识的觉醒,这些需求将转变成巨大的市场机遇,促使企业级网络安全市场变成千亿级,甚至万亿级别的“大金矿”。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