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一)应用拉动,数据流量增长未见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移动互联网和智慧家庭互联网的发展,各种重度应用将快速普及。极大增强用户粘性,提高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带来流量的迅速增长。
根据数据,从 2016 年到 2021 年,全球 IP 流量几乎增加近两倍,到 2021 年全球个人 IP 流量预计将达到每月 233 EB,其中互联网视频、在线游戏占据主要份额。
图:全球IP 流量增长预
图:全球消费者流量预测
万物互联呈现出明显的增长。从全球范围看,M2M 连接将增长 2.4 倍,从 2016 年的 58 亿增长到 2021 年的 137 亿。全球 M2M IP 流量将在同一时期内增长 7 倍,从 2016 年的每月 2 EB(全球 IP 流量的 2%)增加到 2021 年的 14 EB 以上(全球 IP 流量的 5%)。
图:全球 M2M 流量增长
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 4G 用户扩张带来用户结构不断优化,支付、视频广播等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普及,带动数据流量呈爆炸式增长。2017 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 246 亿 GB,同比增长 162.7%,增速较上年提高 38.7 个百分点。全年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775MB/月/户,是上年的 2.3 倍,12 月当月户均接入流量高达 2752MB/月/户。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敦促网络提速降费落地,有望进一步刺激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图:2012-2017 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情况
图:2017 年各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情况
(二)政策加码、技术升级,网络提速扩容带动光通信持续建设需求
5G 时代,万物互联,数字应用进一步深化拓展,数据流量的持续增长对网络承载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光通信建设需求持续。“宽带中国”、“一带一路”、“提速降费”、《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对我国光网络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在 2018 年,工信部、发改委关于深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18 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指出,支持基础电信企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光纤宽带网络覆盖,继续推进光纤改造,普遍提供百兆宽带接入能力,2018 年全年新建光纤端口超过 5500 万个,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超过 90%,100M 及更高速率的宽带用户比例超过 50%(2017 年底比例约为 38.90%),并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部署更大容量光纤接入网络,在超过 100 个城市试点向用户开通千兆宽带业务;要全面部署 100G 及以上大容量传输网络,实现城域网、骨干网和高速宽带接入网同步扩容,加速向全光网络演进。高速接入网、 从运营商近期招标情况看,2018 年 4 月,中国电信启动 2018 年 PON 设备集采,其中10GEPON 设备标包,采购 OLT 端口约 60 万、ONU(含 MDU/MTU/SBU)宽窄带端口约 100 万, XG-PON 设备标包,采购 OLT 端口约 50 万、ONU(含 MDU)宽窄带端口约 5 万,10G 端口数量大幅增长。高速接入网正步入规模建设时代,城域网、骨干网也将同步扩容。
表:中国电信 2017 年 PON 设备集采情况
表:中国电信2018 年PON 设备集采情况
未来 5G 网络技术引入,按 3.5GHz 频段考虑,频段相对较高、覆盖较差,如果再考虑毫米波应用,基站数会大幅增加,光纤用量将明显加大。
同时,5G对端到端时延的高要求下,5G基站到天线的路径相比4G时代将新增加前传网络,对光模块提出新需求。叠加 5G 时代基站数量的大规模增加,将带来光模块的增量市场,尤其在 RRU至天线间存在对100G光模块的需求,RRU至DU之间的前传网络对25G光模块存在需求,对高速光模块需求拉动较大。图:移动网络中光模块需求
图:5G RAN 无线接入网功能模块重构示意图
此外,在数通市场存在广阔的高速光模块需求。到 2020 年,77%的流量来自数据中心内部,年复合增长率为 26.8%;9%的流量来自数据中心之间,CAGR 为 31.9%,有 14%的数据流量产生于数据中心到用户之间的互联,CAGR 为 24%。数据中心内部流量的快速增长使得数据中心内部架构由 10/40G 向 25/100G 升级,对高速光模块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并且,国内数据中心规模在全球市场占比尚小,未来成长空间可期。
图:2020 年数据中心内互联流量占比将达到77%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