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北斗导航提供服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产值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

       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北斗卫星呼应而生,是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成为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建设开始并形成“三步走”战略,提供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从2000年建成的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到2012年建成的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服务,再到2020年将建成的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三步走”建设路线

路线

时间

概述

第一步:北斗一号系统

1994

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

2000

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二步:北斗二号系统

2004

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

2012年年底

完成14颗卫星发射组网,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

第三步:北斗三号系统

2009

启动北斗全球系统建设

2017

北斗三号组网星首发

2018

计划发射18颗卫星,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

2020

计划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组网不断推进,星基和地基增强系统愈发完善,加上5G商用加速下游应用行业的拓展,北斗系统相关的基础产品得以快速发展,北斗/GNSS 基础产品已实现大众应用,而且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19年年底,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出货量已突破1亿片,预计2020年北斗系统计划将提供如下服务。

2020年北斗导航系统预计提供服务

服务范围

服务类型

信号频段

播发手段

全球范围

定位导航授时

B11B31

3GEO+31GSO+24MEO

B1CB2aB2b

31GSO+24MEO

全球短报文通信

上行:L

上行:14MEO

下行:GSMC-B2b

下行:31GSO+24MEO

国际搜救

上行:UHF

上行:6 MEO

下行:SAR- B2b

下行:31GSO+24MEO

中国就周边地区

星基增强

BDSBAS- B1C

3GEO

BDSBAS B2a

地基增强

2G3G4G5G

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络

精密单点定位

PPP- B2b

3GEO

区域短报文通信

上行:L

3GEO

下行:S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卫星导航的下游三大应用为国防应用、行业应用及大众应用,北斗系统最初基于军用研发,目前,北斗主要集中于国防和行业应用,其中,振芯科技、北斗星通、华力创通、海格通信等供应商积极布局北斗三号军方应用,以陆军手持终端、车载终端等通用装备为主。

主要竞争对手关于北斗三号布局

公司

北斗三号布局

振芯科技

北斗三号基带芯片、北斗导航干扰SOC芯片、大S射频芯片等产品性能得到提升,功耗水平、收发性能不断优化;自主研制的北斗三号多频验证终端和北斗三号位置报告验证终端多次参加了北斗三号系统的星地对接;突破多模北斗嵌入式模块设计技术,继续保持了公司北斗各型终端在抗干扰、接收灵敏度、功耗、超长工作时间等核心指标的领先水平

北斗星通

重点研发面向高精度高性能应用的北斗GNSSSOC芯片,完成了针对北斗全球信号的预研,抗干扰芯片流片,基本确定了Nebulas III芯片工艺,为高精度和特种应用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华力创通

已经成功研发北斗基带芯片和通信导航一体化基带芯片,实现了在北斗导航和天通卫星移动通信领域的自主可控。目前,公司正在开展北斗三号基带芯片、通导广遥一体化芯片的相关研究,已经完成了部分功能模块的算法设计。

海格通信

进一步巩固“芯片、模块、天线、终端、系统、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竞争优势,重点开展北斗三代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加大北斗三代芯片的研制投入,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巩固传统业务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进一步聚焦“北斗+智慧城市”、“北斗+5G”技术融合、北斗高精度对时空平台等方向,寻求北斗业务市场空间新突破。

20195月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对外发布两款全频点覆盖的卫星导航高精度芯片——“海豚一号”基带芯片和北斗三号RX37系列射频芯片,其组合应用可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自动驾驶无人机和机器人等人工智能设备提供精准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是国内首个支持北斗三号应用的基带+射频全芯片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发展较晚,近年来发展呈加快布局趋势,虽然在国内导航市场占比不大,但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空间。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将要全面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北斗将成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最核心的推动力。预计2019-2025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值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到2025年北斗导航行业产值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

2019-2025年我国北斗导航行业产值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TC)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北斗导航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互联网行业:企业业务收入及投入研发经费持续增长 但利润空间承压

我国互联网行业:企业业务收入及投入研发经费持续增长 但利润空间承压

从利润总额来看,近五年我国互联网企业利润总额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2025年1-7月,我国互联网企业利润总额为938.8亿元,同比下降1.8%。

2025年09月04日
液冷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市场迎爆发式增长为我国AI液冷行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液冷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市场迎爆发式增长为我国AI液冷行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近三年,国内AI液冷上游电磁阀市场逐步扩大。电磁阀通过电磁力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对液冷系统中冷却介质的精确控制。近三年我国电磁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中国电磁阀市场规模约为23.23亿元,同比增长2.47%。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算力行业总规模快速增长 智能算力成市场增长新引擎

我国算力行业总规模快速增长 智能算力成市场增长新引擎

2020-2024年,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规模稳步提升,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提速期。2024年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880万。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占比超90% 国家政策鼓励因地制宜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占比超90% 国家政策鼓励因地制宜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机架数量来看,数据中心建设协调推进,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持续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截至2024年底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83万个,推动提升算网协同和调度能力,提供更加多元化算力服务。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存储部件行业呈贸易逆差局面 2025年1-5月进出口量减额增 进出口均价同比双增长

我国存储部件行业呈贸易逆差局面 2025年1-5月进出口量减额增 进出口均价同比双增长

进出口来看,进口量方面,2020-2024年,我国存储部件进口量呈先升后降走势。2025年1-5月我国存储部件进口量为7372万台,相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420万台,同比下降15.9%。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北京市AI大模型已完成备案量最多

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北京市AI大模型已完成备案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4.16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2025年07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