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影响中国智能装备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高端智能装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1、影响智能装备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法律、产业政策的支持

      智能装备符合产业升级发展方向,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等法律、行政法规中对食品安全、农产品检测等方面作出了强制性规定,《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2006-2020 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等对农产品检测技术、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支持政策,上述法律、政策法规的实施和推行,有利于智能检测分选装备行业的发展。

      过去几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等支持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将对我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智能装备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技术进步的推动

      随着感知技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控制与执行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促进智能装备行业快速发展。

      未来,智能装备各项技术指标不断提高,各部件稳定性及兼容性不断加强,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目前,国内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能不断将先进的前沿技术应用到智能装备技术的升级换代上,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性能。

      (3)降低成本与提高生产效率的要求

      随着智能装备的诞生和推广应用,上述装备替代人工进行分选、生产、制造,不但使得分选、制造的作业过程有了统一的标准,也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未来分选、生产制造过程对降低成本与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将促进智能装备行业发展。

      (4)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

      目前,国际上智能检测分选装备主要应用于农产品加工领域、工业物料与产品分选、废旧物资回收领域等,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有一定程度的普及。国内农产品加工中,大米加工过程中的智能检测分选装备普及率相对较高,其他农产品加工领域正处于普及过程中;工业领域,目前只有塑料加工等少数行业使用了智能检测分选装备;物资回收与环保领域,仅有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少数资源回收企业在使用智能检测分选装备。随着国内农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检测分选装备将逐渐普及;工业品领域分选市场、环保领域分选市场也会逐渐形成与壮大。

      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能代替人做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或是危险、恶劣环境下的作业。工业机器人已在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汽车制造业是人均拥有工业机器人密度最高的行业,工业机器人还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行业、金属制品业(包括机械)、橡胶及塑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5)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

      近年来不断暴露出来的食品生产安全问题,不断地敲响食品安全管理的警钟。我国分别于2006 年和2009 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管理有法可依;2012 年6 月,《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出台,将食品安全管理问题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首次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绩效考核,在有关评优创建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

      2013 年12 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公告中九次提到食品安全,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普及,居民对食品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智能检测分选装备可以在食品制造环节,去除食品中的病变类、异物类、不合格类产品,保障食品安全。因此,随着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将提高智能检测分选装备在大米、小麦、大豆、杂粮、经济作物等各类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比例,直接拉动智能检测分选装备行业的发展。

      (6)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高

      近几年来,国内智能装备行业的主要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注重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国内智能检测分选装备的领军企业积极投入国际市场竞争,国产工业机器人也逐步替代部分进口产品,逐步打破了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垄断格局。与国际同行相比,国内企业具有较高的产品性价比以及快速、完善的售后服务等优势,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品牌影响力,推动了我国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我国智能检测分选装备出口数量连续几年保持增长,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成本优势和技术服务已成为国内企业打开国际市场、替代进口的关键所在。

      国内优势企业逐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形成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智能检测分选装备与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有序竞争和规范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是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基础平台,为其提供运行环境。近五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为12378.7亿元,同比增速为11.8%。

2025年04月22日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