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工信部:促进软件业与工业协同发展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中间件软件产业发展态势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近期,中国产工业软件优秀解决方案展示对接会(上海专场)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朱皖、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出席并致辞,相关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专家、工业企业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下一步,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将把国产工业软件展示对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持续开展下去,积极协调资源,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工业软件企业优化产品和服务,促进软件业与工业协同发展。相关企业围绕工业软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在会上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2016年以来,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会同有关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支持相关协会、联盟、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国产工业软件优秀解决方案展示对接活动,引导、推动工业软件企业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的差异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这一做法,既是为了以市场应用拉动工业软件产业更好发展,也是动员软件企业积极投身“中国制造2025”主战场,更好发挥软件产业对制造强国建设的支撑作用。目前,展示对接活动已覆盖全国主要产业集聚区、近30家工业软件骨干企业、近1800家工业企业,成效明显。

  此次对接活动的主题是“工业技术软件化”,与会相关领导、行业专家、骨干企业围绕“加强软件对工艺技术和运营知识的提升和固化作用、促进工业核心技术的管理与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交流。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是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基础平台,为其提供运行环境。近五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为12378.7亿元,同比增速为11.8%。

2025年04月22日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