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商涉足杂货铺商业模式已初步成型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6-2022年中国快消品行业发展格局及十三五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散落在大街小巷的杂货铺,如今成为商业巨头们眼中的新兴市场,京东、阿里以及专门为这些小卖部成立的创业公司们跃跃欲试,商业模式已初步成型。

       上周,一则“京东未来5年要建100万家便利店”的新闻在零售快消圈引起了不小轰动,京东创始人兼CEO刘强东透露,这100万家便利店将有一半在农村,这也是京东“一万家家电专卖店”计划后的第三个线下合作项目。

       瞄准便利店这块大蛋糕的不止京东一家,另一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去年推出了一站式进货平台“零售通”,为社区零售店提供订货、物流、营销和其他增值服务。

       无独有偶,去哪儿网创始人庄辰超、曾分管酒店业务的去哪儿网前副总裁张泽,不约而同盯上了零售快消终端这门生意。前者在离开去哪儿后创办的斑马资本,年初宣布重仓投资的“便利蜂”在北京开业,后者去年则创立了杂货铺进货比价平台“货圈全”。

       众多企业的热捧下,曾经散落在街头巷尾的便利店、杂货店似乎一夜之间站上了风口,而在不断讲求线上线下融合传统零售的今天,快消零售B2B俨然成为了市场新商机。

       杂货铺成香饽饽

       分布于大街小巷的杂货铺没有统一的名称,广东一带称为士多店、福建一带叫柑仔店、上海叫烟纸店、北方叫小卖部。它们大多分布在城市的社区角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极大满足了居民便利购物的需求,完成了最后一公里商品销售和增值服务。由于经营模式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业内又将杂货铺称为“夫妻老婆店”。

       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京东要开设百万家便利店的消息,实际上不完全是新开100万家新店,而是通过加盟方式,收编现有的便利店、夫妻老婆店,也就是所谓的“贴牌”经营。类似的便利店加盟经营还有美宜佳、芙蓉兴盛等本土零售连锁企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便利店行业保持较高发展速度,是零售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业态之一。截至2015年底,国内62家连锁便利店企业合计门店数量为83000余家,同比增长近10%。

       海通证券研报指出,国内便利店的市场渗透率其实并不高,按照日本2336人/店的市场饱和度测算,中国便利店市场空间约有60万家(小于京东计划的100万家),城市市场空间为34万家,对应目前已有的约8.3万家店,渗透率不足25%。不难看出,便利店有望成为未来3年最具成长性的业态。

       相比连锁企业化运营的便利店,以个人为单位的杂货铺,分布杂乱且不具规律,精确的数目显然难以统计。货圈全创始人张泽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至少有560万家杂货铺。“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因为大多数的杂货铺都会出售香烟,而目前国内颁发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

       张泽进一步分析,这560万杂货铺一年的销售额差不多10万亿,其中有3万亿是烟草销售,还有7万亿是非烟销售,无疑是个巨大且杂乱的市场。

       默默无闻的杂货铺有何魔力,竟然引来京东、阿里两大巨头争先抢滩?专家表示,线上零售遭遇增长天花板以后,逐步走向线下,这是今年电商的大趋势。而100万家便利店的计划看似十分宏大,实际上对京东来说不难实现。

       李成东认为,百万家便利店项目其实是京东新通路分销B2B的变体,只是比一般的分销B2B模式更重,更像是京东的加盟店模式。“夫妻老婆店加盟的核心目标很简单,就是为了多赚钱。而京东在供应链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如何在此基础上完善线下运营才是这100万家便利店未来的发展难题。”

       透明化降低成本

       了解到,一家夫妻老婆店的日均销售额在2000元左右,但净利润却不足200元,商品毛利率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进货渠道杂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进货成本较高。

       国内杂货铺和零售店的进货基本上分为两类:传统的进货方式依托熟人关系,货品来源较单一,价格不透明,而进货选品和经营又缺乏专业性指导,导致店铺竞争力低;另外,随着快消B2B电商的迅猛拓展,电商渠道日益成为杂货铺老板的进货选择之一,但由于电商大量补贴返现,导致杂货铺对任意一家电商的使用忠诚度不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传统小微零售商的出路在于产品差异化,包括一些需要本地化物流支撑的生鲜蔬果、时效性强且覆盖率强的商品等。与此同时,在零售终端的运营成本方面,进货成本和物业成本占了大头,其次才是人力成本。

       在曹磊看来,电商涉足杂货铺是一种新零售业态的尝试,同时对传统流通渠道造成了强大冲击,包括生产厂商、全国销售体系以及各地批发商渠道。

       “传统的杂货铺行业没有标准也没有品牌,但它们需要信息透明化和标准化,进货前的比价是刚需。”张泽透露,货圈全已经收录20万快消品商品(SKU)数据信息,可比价商品达到5万左右。目前已有15000家杂货铺通过货圈全先比价再进货,2000家批发商通过共享货圈全商品库数据在网上开设自己的店铺。

       张泽表示,作为一个B2B的比价平台,货圈全的核心工具不收取供应商和杂货铺一分钱费用。“如果我要收取两者的费用,那么对供应商而言,我的信息就不可能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对杂货铺来说,本来我就是要帮它多赚钱的,我再去赚他的钱并不合理。”

       既然核心产品不赚钱,那么货圈全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呢?在张泽看来,尽管工具本身不盈利,但围绕工具产生的巨大流量才是其衍生价值。就零售快消领域而言,供应链金融及物流快递,都不排除成为货圈全的收入来源。

       “目前市面上的560万家杂货铺,一家店一年差不多五六万利润,将这些交易流水在线化以后,通过金融手段转型,哪怕我只涉足20%的杂货铺,产生的利润也相当可观。另一方面,同城配送目前还存在不少痛点,未来我们也会考虑进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北京市AI大模型已完成备案量最多

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北京市AI大模型已完成备案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4.16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卫星导航行业:总产值和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长 珠三角地区产值最高

我国卫星导航行业:总产值和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长 珠三角地区产值最高

从产值来看,2020年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总产值约为5758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稳增长 政府领域项目数量最多 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下降

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稳增长 政府领域项目数量最多 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网络安全行业投融资事件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发生47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42.97亿元;2025年1-7月6日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发生17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6.51亿元。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增速明显快于全球 支持性政策频出利好行业发展

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增速明显快于全球 支持性政策频出利好行业发展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到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发生2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0.5亿元;2025年1-6月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0.9亿元。

2025年07月08日
我国物联网行业:政策面利好 应用层及平台层技术体系占比较大  资本市场热度降低

我国物联网行业:政策面利好 应用层及平台层技术体系占比较大 资本市场热度降低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年我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01万亿元,同比增长19.7%。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但资本市场持续“低温”

我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但资本市场持续“低温”

智能安防行业中游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智能安防行业生产规模约为1028亿元,同比增长27.5%。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化应用加速 Z世代推动行业商业价值攀升

我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化应用加速 Z世代推动行业商业价值攀升

从市场规模来看,在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术的双重驱动下,AI数字人赛道迎来突破性发展,我国AI数字人行业市场规模实现高速增长。2024年我国AI数字人行业市场规模约41.2亿元,同比增长85.3%;预计2025年我国AI数字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9.1亿元。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大数据行业:数据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但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下降

我国大数据行业:数据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但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大数据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大数据行业发生43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47.09亿元,2025年1-6月9日我国大数据行业发生13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3.45亿元。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