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3D感知:2017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45亿美元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3D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在各种有可能集成至今年iPhone产品的新技术中,3D感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3D感知解决方案需要使用RGB摄像头模块作为光源,这是一种使用VCSEL(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的红外传感器模块。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端智能手机集成3D感知功能,集邦科技预计,2017年移动设备的红外传感器模块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45亿美元。

  自从苹果在2013年通过收购PrimeSense获得了跟3D感知相关的IP后,市场便预测未来的智能手机将会集成基于3D感知技术的面部识别功能。智能手机的3D面部识别功能将不能媲美数字化制作的3D人脸模型。他说:“智能手机的硬件难以招架获取和处理3D模型的数据,尤其是精确模型的创建任务更会令硬件不堪重负。如果要在可接受的响应时间内实现3D面部识别功能,智能手机厂商可能需要通过3D感知来增强现有的2D面部识别解决方案。因此,3D感知技术将成为一种辅助技术,主要用于帮助判断所识别的脸部是否来自真人。”

  通常来说,基于3D感知的解决方案会通过在限定范围内扫描环境来获取包括深度值在内的维度数据。这些数据反过来又可以创建数字三维模型,然后用于分析或与数据库中的参考模型进行匹配。蔡卓卲表示,扩大扫描范围并获取更精细的对象深度细节将会占用更多的计算能力和时间。

  他说:“扫描范围和建模能力与硬件规格成正相关关系。在移动AR领域,目前的应用程序仍然太少,无法确保3D感知的硬件投入能收回成本。此外还存在功耗增加的问题。因此,智能手机厂商不倾向于使用3D感知来实现基于AR的功能,因为这种创新并没有显着增加产品的价值。”

  在另一方面,3D感知可以强化用户安全,因为设备的面部识别功能更加准确。这并不意味着智能手机需要创建、储存和匹配精确的人脸模型。3D感知的功能只是为了确保智能手机可以识别面部影像是否来自于真人。

  “3D面部识别的响应速度必须够快,这样才能辅助解锁设备、完成移动支付和身份验证等任务。对新生物识别技术的普及来说,便捷性和响应时间跟与准确性一样重要。否则,消费者仍然会倾向于使用密码和指纹解锁。”

  蔡卓卲补充说,因为3D感知组件会增加智能手机的硬件成本,所以这样的解决方案一开始只会出现在高端市场,但未来将会逐渐出现更多的智能手机采用这项技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PF)。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是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基础平台,为其提供运行环境。近五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为12378.7亿元,同比增速为11.8%。

2025年04月22日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