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智能快递柜行业盈利情况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快递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和共享单车类似,智能快递柜也是一个很美好却无法盈利的行业。

  但是,作为快递业“最后100米”的新生解决方案,再搭载社区O2O的顺风车,智能快递柜至今仍备受市场追捧。在风头最劲时,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由于涉入了这块业务,在中小板上甚至收获了400亿市值。

  这家公司即三泰控股(002312.SZ),如今已连续停牌了近一个月,原因是谋划中的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事项构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多方分析称,该子公司很可能是速递易。由于连续亏损,三泰控股必须尽快找到“金主”。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在去年,速递易还在大举扩张市场,以应对新入局者的挑战,今年速递易的口号则变成了“保持5.6万套设备保有量”,是战略调整还是另有隐情?第三方智能快递柜真的时日不多了吗?

  其实,不仅是速递易,整个智能快递柜行业,包括顺丰丰巢、邮政易邮柜、中集e栈等“新贵”,都面临一个拷问:未来究竟从何处盈利?

  “跑马圈地”未停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我国2014年智能快递柜的行业规模达到50.10亿元,且根据以往数据,预计2016年的市场约近百亿规模,2017年将大概率超过100亿。

  与社区店和人工驿站相比,智能快递柜具有时间配置灵活、效率高、成本低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加上搭载社区O2O业务引发的想象空间,其一度受到市场和资本的大力追捧。

  其中,典型代表便是速递易和顺丰丰巢。

  三泰控股于2013年开始布局智能快递柜业务,2015年大举扩张。2013年、2014年,三泰控股先后公告称,拟募集7.5亿元、7.12亿元加码快递柜业务。到了2015年1月,募集金额猛蹿至29.4亿,同年11月,三泰控股又宣布拟募集28.7亿。

  大举募资后,速递易成功抢占了“最后100米”的市场。2015年底,速递易业务扩张至全国79个城市,签约协议网点近8.87万个,布放网点4.87万个,2016年底,线下网点又增至5.6万个,属行业领先。

  与速递易相比,丰巢入局较晚。但是,丰巢背靠几位快递行业“大佬”,来势汹汹,很有后发居上的意思。

  2015年4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以及物流地产业巨头普洛斯注资5亿元人民币,联合创办了丰巢。在首创快递柜寄件功能后,去年6月,五大股东又按比例增资5亿元。

  之后,短短半年时间,2017年1月,丰巢科技宣布完成A轮融资,鼎晖投资等几家大型机构投资者出资8.7亿元人民币入局,同时,丰巢原始股东又合计出资了16.3亿元。截至目前,顺丰系持股比例最高,达38.68%。

  这轮融资在市场上引起很大反响,智能快递柜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仅两年时间,丰巢在全国投放了超4万个智能快递柜(一说3.5万个),速递易龙头地位受到了威胁。

  不过,顺丰一位内部员工表示,虽然丰巢正极力拓展市场,但是却面临不小阻力。“很多小区都建不了,物业说没有地方。”

行业亏损普遍

  先抢占市场,还是先盈利?对于大多数初创公司来说,只要能获得资本支持,占据市场话语权是首要任务。

  所以,整个智能快递柜行业都不赚钱。尽管速递易网点规模不小,入柜量和投件量也很可观,它的亏损额还是越来越大。

  根据三泰控股刚刚发布的年报,在2016年大举扩张后,其全年在智能快递柜业务上的营业收入仅有2.24亿元,相对于2015年的3.09亿元下降了27.43%。

  是否由于受到丰巢的冲击尚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扩张步伐迈得太快,速递易的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88.22%,导致亏损扩大。

  据了解,成本增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扩建带来的材料、运营费用提高,二是规模扩大导致的折旧增加。在速递易去年的成本构成中,折旧占比60.16%,同比增长了一倍,达1.19亿元;另外,速递易设备报废所致的损失也达8125.57万元。

  丰巢的盈利情况也是大同小异。顺丰控股发布的年报显示,丰巢去年营业收入为2173.97万,尽管与前年相比大幅提升,但是仍未摆脱盈利困境,亏损达2.36亿。

  德勤摩立特咨询总监宋旭军表示,智能快递柜作为快递交付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基础设施,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想象空间,但是从目前普遍亏损的情况来看,快递柜仍处于发展初期,盈利模式还有待探索。

  盈利模式待解

  速递易是行业内第一家收费的企业,目前,其“快递员付费+用户超期费”的付费模式已基本固化,“双付费”成为速递易营收的官方主要来源。

  从速递易官方客服处了解到,目前快递员每入柜一件快递,速递易将收取2~3毛的费用。“之前是四五毛钱,我们为了回馈新老客户支持,现在给予了一定优惠。”该位客服补充道。

  一位圆通的快递人员介绍,一般投一件快递是2~4毛。不过,是否是“回馈客户”却存在争议。此前,速递易被曝为缓解运营压力,曾提高了入柜费,并缩短免费存放时间至4个小时,分别遭到了快递员与业主的抵制,最后不得不作罢。

  另外,根据年报,速递易2016年入柜量约11.7亿单,即使算上全部营业收入2.24亿元,平均每单也只有1.9毛钱,远低于平均水平。

  宋旭军认为,参照日本等国经验,智能快递柜的赢利点不在业务本身,而在于通过快递业务带来大规模网络效应和数据分析,打开更加多元化的业务渠道。

  事实上,有分析指出,速递易的核心营业收入就是广告,而不是看上去的“双付费”。欲就此事咨询速递易方,但未成功联系到其母公司的董事会秘书。

  不过,广告的确是值得期待的方向。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快递柜的广告形式不仅限于广告图片展示,以丰巢科技为例,还有柜体/屏保广告、柜体有声宣传播报、柜体随机新品试用等形式可以拓展。

  此外,智能快递柜一个很大的宣传点在于“社区O2O业务的主要入口”,即通过快递柜进入社区,成为一个集社区电商、金融、医疗、汽车、家政等一系列社区服务的入口。

  宋旭军分析,智能快递柜不仅是快递的终端,也可以看作快递服务商布局零售的终端。“快递公司除了做传统的快递产业,也在积极布局商业。现在商业和零售的趋势是在下沉,逐渐向小业态方向发展,如果能掌握社区的资源,有利于推广社区服务,向O2O延伸。”

  不过,这些模式都很难在短期内见效。尽管无法预计智能快递柜是否能以第三方独立运营的态势存在,但在“烧钱”阶段,速递易如果开发不出新的盈利点,压力一定要大于那些有电商和快递企业“撑腰”的竞争者们。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2024年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34起,其中12月份发生的投资数量为12起;投资金额最高的为5月份,投资金额为6.34亿元。

2025年02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