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成果初显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联网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的应用愈加广泛,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相关专家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物联网连接数已达16亿个,预计2020年将超过70亿个,市场规模达到2.5万亿元,物联网发展潜力巨大。


 
 产业迎发展机遇

 

  物联网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和推动力量,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早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在物联网发展政策环境、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以及行业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物联网应用推广进入实质阶段,示范效应明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宋清辉告诉记者,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将致力于加强通用协议和标准的研究,推动物联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应用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应用协同。

 

  事实上,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在多个行业领域展开,为诸多行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大大提升了管理能力和水平,改变了行业运行模式。中研普华研究员陈后润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物联网正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工业、医疗、水利、安防等领域额,并形成了包含芯片和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电信运营、物联网服务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另外,在空间上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格局。

 

  陈后润预测,今年我国物联网产业会朝着以下三个方面发展:一是联系更多的低频段LoRa或者高频段60千兆赫兹的无线技术方向进展;二是数据收集将会迁移到云端,有可能不会再依赖于结构化查询语言;三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来识别某人的言语,同时优化机器运行。

 

  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高德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技术不断成熟,物联网时代正逐渐到来。

 

  高德康对记者表示,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希望政府能加大对智能制造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对智能制造软件开发运营商和智能制造企业的资金扶持。

 

  事实上,物联网产业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物联网就被正式列入我国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之后“物联网”反复出现在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毋庸置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尚存短板待攻克

 

  陈后润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我国物联网主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全面感知,就是利用二维码、传感器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融合各种电信网络,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正因为物联网的广泛应用,诸多企业也是纷纷加速进入物联网领域。京东方CEO陈炎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以物联网引领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将创造激动人心的大时代,带来一个万亿美元级的大机遇、大市场。他说,“‘回归实体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经济的重要特征,实体经济仍是拉动经济增长最强有力的‘火车头’。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齐头并进,才符合改革与发展的诉求。”

 

  尽管市场广泛,企业也是雄心勃勃。但是,我国物联网产业还存在许多短板需要去攻克。陈后润告诉记者,在技术上看,我国物联网行业区域覆盖广泛,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尽管形成了各自的产业园,但规模小、效率低;二是行业集中度低,产业发展布局不平衡;三是结构失调,布局缺乏整体规划;四是产业标准化程度低等,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他说,传感器及射频识别(RFID)技术滞后于国际水平,这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短板,主要是核心技术创新力度不够,标准体系缺失,规模应用相对不足,技术难于对接市场。他希望国家要政策引导加强技术开发,国家统筹建立标准体系,加大物联网应用的力度。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是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基础平台,为其提供运行环境。近五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为12378.7亿元,同比增速为11.8%。

2025年04月22日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