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医疗行业将推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据CBInsights公司的数据,2012年,全世界专注医疗的人工智能公司加在一起都不超过20家;而去年全球共有近70家。显然,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医疗行业中勇猛进展。

  不止如此,据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报告,医疗板块将在未来6年中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驱力之一。2016年至2022年,AI整体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62.9%,预计将成为一个162亿美元的市场。
  在此,有6个知名医疗信息化公司的高管,就医疗人工智能在未来20年的前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动脉网对此进行了编译整理。
  1、用人工智能优化整个医院操作系统的Qventus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MuditGarg
  Qventus公司用人工智能优化医院流程
  现如今有很多人喜欢想象AI完全代替医生的情景,但实际上医疗体系的问题并不是在于医疗服务者效率低,而是在于怎么为优秀的医生创造一个高效的工作环境。用人工智能优化工作环境的理念,相比起“机器人外科医生”的概念来说显得乏味又不性感,但这也是我们改善患者体验、降低医疗费用的最大机会所在。
  不需要等20年来看人工智能的影响力,因为现在已经有很多医院因它而受益。人工智能做事务安排,可以提升患者流效率、减少手术延迟和取消、消除患者摔倒的情况。去年,有一家医院通过人工智能优化系统减少了一百万分钟的患者等候时间。
  AI的使用越广泛,医院和医生肩上的负担将会越轻,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率也随之降低。AI的灵活安排,能让他们专注于需要留意的事,而非在每一比特的数据、每一个可能的作用和反作用上分散精力。
  2、通用医疗信息化CEO及董事长、通用医疗首席数字官CharlesKoontz
  医疗数字化的转变正在进行中。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展现出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的潜力,而且在未来20年会持续显示其重要性。举例来说,通用医疗和旧金山大学已经开始合作数字医疗项目,构建了一个深度学习算法库,帮医生更快、更准确地解析扫描影像以及对患者作出诊断。其中一种算法可以鉴别医学影像中的气胸显示,一旦鉴别出症状,即可警示放射科医生为患者开通快捷通道,让此疾病的患者得到快速救治,以提升疗效、降低患者痛苦。
  随时间推移,从这些算法中得出的洞见可以开发出下一代的算法,将实现用更少的图像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当人工智能被训练得越来越敏捷,传统诊断、治疗的形式都可能因此产生颠覆性的改变。
  3、医疗咨询公司AdvisoryBoard研究部高级主任GregKuhnen
  “引用科幻作家WilliamGibson的一句话:‘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今日我们已经拥有了可以记录患者点滴数据的急诊室,这些数据都在人工智能的监视之下,从中寻找着漏诊或是疾病爆发的征兆。”
  医生常被数据所淹没,AI却可以拯救他们,从原始数据的海洋中萃取出高质量的预测结果,或是标记出潜在的可能性。我们现在对AI有这些期待——辅助诊断;根据患者特定情况制定医疗指令;甚至包揽一切费时费力的患者监控和数据解释的任务。
  4、电子病历、人口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公司AllscriptsAnalytics市场总监,FatimaParuk
  “人工智能是医疗的未来。在零售和经济领域,人工智能和预测分析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与生活的许多方面无缝衔接。不过它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远远不够,尚未开发出其在精准医疗、预防型医疗及疾病管理上的潜力。”
  尽管如此,在未来的2-3年中,人工智能就会开始在医疗行业占据重要地位。智能系统首先产生重要影响的,很可能是越来越受到强调的慢性病管理。接下来则是把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数据和外部影响因素(污染、气候、经济情况等)相结合,为每个人定制精准医疗解决方案。而不久的将来,用基因信息、健康护理和精准医疗探寻最佳治疗方案的做法也将成真。
  人工智能在临床决策支持、疾病早筛、定制医疗上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会对医院和医生形成很大的影响。对患者来说,它还可起到教育作用,让人们了解发病机理和不同治疗手段下的不同结果。”
  5、公司生命科学及医疗主管RajeevRonaki
  “在医疗逐渐演变为结果导向,患者也越来越期待医疗服务变得像零售业、银行业的服务一样高度个性化。现在已有一家顶尖级别的医院,正在运营全美国最大的医疗科研项目,就是用机器学习的算法来分析其数据库中的上百亿基因样本。
  有三股趋势在驱动着人工智能的大潮:
  一是呈指数式增长的数据;
  二是更快的分布式系统;
  三是能够更敏捷处理数据的算法。首席信息官们可以选择从几个方面来挖掘人工智能的价值,包括:
  洞察价值——能够帮助人类决策的机器智能。
  用户服务价值——可通过人的语音指令等来处理较为复杂的事务性工作,如安排患者入院等。
  自动化价值——植入设备和工艺流程等,在一些特定领域形成自动化操作以解放人力,让人类医生专注在更具价值的工作内容上。
  据IDC的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在2019年之前将达到313亿美元。希望这项技术也能随投入的加大而持续成长。”
  6、通用电气投资董事总经理LisaSuennen
  “人工智能将有可能为医生、临床医师等承担下乏味的数据分析,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专业的工作。我们认为正是人工智能让医生更高效、更有学识,能更好地帮助患者。”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