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机器人行业陷融资难与高估值困境

中国报告网相关行业报告参考《2017-2022年中国机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CBinsights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机器人创投融资天使轮融资占所有轮次项目比例高达42%,紧接其后的是A轮融资占14%,两轮融资项目加起来接近60%。


  火爆的机器人行业正在经历资本的洗礼。


 
 资本推动下,中国机器人行业能否全面升级?


  据一位二手机器人贸易商透露,虽然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高端技术的缺失,很多需求商宁愿从库卡、ABB等外国机器人生产商处进口二手机器人来投入到生产线当中,这无疑给近年来日趋火爆的国内机器人行业泼了一桶冷水。


  
资本“盛宴”主要在早期投资


  根据CBinsights的数据,全球机器人行业融资案例持续增加,2011-2013年融资案例数不多,分别只有12起、25起和23起。2014、2015年融资案例数激增,分别达到45和83起。就投资总额来看,全球机器人融资额在2014和2015年分别达到2.74亿和5.88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56.57%和114.60%,资本角逐态势可见一斑。


  相较于全球机器人融资情况,我国2016年机器人行业投融资同样热情不减,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2016年机器人融资案例数达到了70起。2016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的融资金额分别达到了3.08亿美元和2.99亿美元,环比增长37.49%和26.27%。


  资本盛宴之下,国内一批公司开始启动新一轮的融资计划。2017年2月7日,国内下水道清淤机器人公司北京恒通国盛环境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融资金额为A轮3000万+B轮3000万优先投资权,由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具体出资。


  资本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入机器人行业,但是从全球来看,机器人行业创投融资案例仍主要集中在前期项目,其中,天使轮、A轮融资的项目占大多数。CBinsights的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机器人创投融资天使轮融资占所有轮次项目比例高达42%,紧接其后的是A轮融资占14%,两轮融资项目加起来接近60%。


  查询人工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因果树”相关数据可发现,国内机器人行业创投融资大多数也集中在前期轮次,其中在2016年的全部融资案例中天使轮和A轮占比分别达到了22.9%、54.3%,B轮融资只占了22.9%,C轮与D轮融资案例数量甚至为0,显示出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虽然火爆,但仍然处于前期。


  融资难与估值高并存


  资本狂欢之下,从“无人车间”到“人机共舞”,机器人概念频频刷屏,机器人大军已浩浩荡荡走进生产线。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号称做机器人的企业已超过4000家,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措施支持,这种扩张趋势可能还会继续。


  然而,资本“盛宴”之下并非“人人可以吃饱饭”,大量主打机器人概念的中小公司都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有业内人士坦言,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投入非常大,资金问题正成为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瓶颈。


  虽然不是主打机器人产品,但是同样科技投入巨大的禾赛科技CEO李一帆表示,与常规理解不同,很多高科技公司其实属于重资产公司,大量的设备投入需要充沛的资金保障。


  现实是,资金占用量较大的机器人企业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融资。原徕斯机器人高级经理屠崴说,“机器人公司想实现短期盈利非常困难是主要原因。”


  多家银行负责贷款的人士表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特征是融资渠道狭窄,主要表现在银行贷款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然而,由于前期投入较大,许多经营时间不长,账面状况并不十分好看的中小机器人企业,因担保或抵押条件而被银行拒之门外。


  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琦表示,目前从金融业的角度来看,机器人行业有市场前景但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尤其是商业模式还不完善。很多银行都在加强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但由于匹配产业发展的服务模式和产品体系还不完善,相应的风控模型和手段不健全,所以融资规模还不大。吴琦表示银行业对于机器人行业的井喷态势尚保持冷静态度。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近日表示,机器人这样的高科技产业具有风险大和前期投入大等特点,金融支持上除了依靠银行等贷款类机构外,还必须依靠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力量予以推动。


  但是在吴琦看来,非银金融机构尤其是基金和券商对这个行业有些高估,从而导致中国机器人行业出现融资难与高估值并存的现象。


  根据Wind整理的智能板块主要标可以发现,从2015年到目前的平均估值水平,智能制造板块2016年最高峰时期行业的平均估值超过200倍。2017年1月以来,智能制造板块动态市盈率普遍保持在100倍左右的水平,其中国内机器人明星企业埃斯顿为166倍,机器人则为98倍左右,显示出整体估值水平依旧偏高。


  高估值下,很多机器人企业可能会放弃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完善,转而通过资本运作进行炒作,此行为带来的后果无疑就是陷入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窘境当中。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