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的经营模式及周期性、地域性特征
1、中国证券业的经营模式证券业经营模式根据收入性质与资本利用方式的不同,将主要业务分为一般中介型业务、资本中介型业务及自有资金投资型业务三大类。其中,一般中介型业务主要包括经纪、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等业务;资本中介型业务主要包括融资融券、股票约定购回、股票质押式回购等业务;自有资金投资型业务主要包括证券自营和直接股权投资业务等业务。不同业务对证券公司资本消耗程度也不同。目前中国证券公司主要收入仍然来源于卖方业务或“通道”业务,绝大多数证券公司尚未走出“靠天吃饭”的生存模式。随着各项创新业务的陆续推出,证券公司买方业务的占比将会得到逐步提升。
2、中国证券业的周期性特征
经济发展是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基础,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现代经济社会具有的一种普遍现象,经济周期大体经历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受实体经济运行周期性特点的影响,证券市场周期性特征较为明显。由于中国证券公司主要收入与股票市场活跃程度相关,从而体现出很强的周期性特征。就目前情况来看,证券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也将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证券公司利润水平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上。
3、中国证券业的区域性特征
作为与国民经济高度相关的行业,证券行业的发展水平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总体呈现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水平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总体又高于西部地区的特征。
根据万得资讯统计,截至 2017 年 6 月末,我国共有 A 股上市公司 3,279 家,在我国大陆 32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广东省上市公司数量 多,排名第一,接下来依次是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和上海市。2017 年 1-6 月,股票交易金额排名第一位的地区为上海市,接下来依次是浙江、广东、江苏和北京等省市,总体呈现与经济活跃程度正相关的关系。
二、影响我国证券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有利因素(1)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动力
平稳增长的宏观经济是我国证券市场和证券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近年来,中国政府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 年至 2016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 185,896 亿元上升至 744,12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3.44%。2005 年至 2016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6,860 元增长到 33,616 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也达到了 15.54%;2017 年 1-6 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81,490 亿元,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8,322 元。平稳发展的经济大环境为我国企业持续盈利创造了条件,同时刺激了国内企业的融资需求。此外,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国居民财产中,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的比重将不断提高,居民对证券产品的需求也日渐旺盛。
(2)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为证券行业带来有利发展环境
近几年,我国政府大力推动金融服务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良好的政策环境成为中国证券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2011 年出台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12 年 9 月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指出要“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 15%以上。银行、证券、保险等主要金融行业的行业结构和组织体系更为合理”。2012 年 11 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更明确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15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业,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产业政策支持下,我国证券业将迎来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
(3)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促资本市场制度渐趋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资本市场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相对发达的巨大转变。自从 200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变革,包括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壮大机构投资者和完善市场制度建设等。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长期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完善,中国证券市场正处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4)行业自身发展需求推动金融创新和发展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人民财富的不断积累,投资者对于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和投资渠道多样化的要求逐渐提高。投资者对于证券投资品种选择需求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股票和债券,对其他证券投资品种以及衍生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成为推动证券业不断创新的动力之一,也为证券公司的创新业务发展开辟了新的成长空间。2012 年以来,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证券业创新发展,出台了《关于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明确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鼓励证券公司上市和并购、放松证券公司资本管制和杠杆运用、拓宽业务范围和投资范围、加快新业务新产品创新进程等具体措施,并已经在债券市场、场外市场及融资融券、资产管理、金融衍生品等业务领域逐步落实。近年来,以大力推进监管转型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在放松管制、鼓励创新的政策引导下,证券公司传统业务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创新业务内涵将进一步丰富,证券公司创新转型的发展方向和实践途径将进一步明确,证券公司中介功能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不断增强,证券业已步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证券公司也将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2、不利因素
(1)证券公司过度依赖传统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国外证券公司业务范围除传统的证券承销、自营交易以及经纪业务之外,还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企业兼并收购、受托资产管理、投资咨询、基金管理以及资金借贷等广义的证券业务。在拓展业务范围的同时,外资证券公司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和应用也日益广泛,既提供综合性服务也提供专项服务,一方面形成业务多样化的交叉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又各有所长,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而目前阶段,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收入来源仍然以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投资等传统业务为主。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数据,2017 年 1-6 月,上述三项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64.28%,其中经纪业务收入占 27.04%。同时,我国证券行业普遍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各证券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基本相同,创新能力不足,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和运用还不够深入,缺乏经营特色,证券公司整体上对传统业务的依赖性仍然较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证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
(2)专业人才缺乏制约行业发展
人才是证券公司的核心资源。 近十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现有的专业人员数量很难满足行业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因此证券公司人才一直处于短缺状态,而且各证券公司普遍存在业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大的现象。虽然近年来各证券公司陆续引进高学历人才,但他们的专业知识还有待于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不断充实调整,证券业内掌握现代金融工程知识的专业人才还不能满足需求,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及创新业务的发展,人才短缺现象更加明显。另一方面,我国证券公司普遍缺乏长期性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这也使得证券公司人才储备不足现象更加明显。
(3)证券公司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境外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业务领域横跨货币、外汇、商品、股票、债券等多个市场,可以实现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综合化和全球化,为开展金融创新、增加利润来源、分散经营风险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成熟市场的投资银行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经过长时间的竞争发展形成了一批资本实力雄厚、盈利能力较强的国际投资银行。相比之下,我国证券公司发展时间较短,整体规模明显偏小,业务品种单一,且业务普遍局限在中国大陆境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虽然经过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和实施分类监管,中国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但证券业务的日趋复杂,尤其是创新业务的开展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三、行业发展趋势
1、业务多元化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持续推进,证券行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进一步深化,证券公司作为现代投资银行的基础功能将不断完善,传统业务加快转型升级,新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都将大大拓展证券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业务空间,证券业的业务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金融创新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证券公司收入结构单一的现状已逐步改变,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代销金融产品、新三板等创新领域已成为证券公司新的收入来源。
2、服务综合化
未来几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持续转型升级,居民财富不断积累,因而催生出了对于证券市场的新的需求,传统的证券公司较为单一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实体经济和广大居民专业化、多元化、综合化的投融资和财富管理需求。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也凭借自身优势向证券金融业务渗透,对证券公司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为适应客户需求和竞争环境变化,我国证券公司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和服务领域,增强业务和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从业务、产品、渠道、支持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整合,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3、发展差异化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和竞争日益激烈,我国证券业已初步呈现出业务差异化竞争、资本和利润向大型证券公司集中的格局。在行业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管制放松带来的市场化竞争、创新业务的加速发展,都对证券公司的资本实力、创新能力、营销网络、人才队伍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证券公司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提出了要求、创造了条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部分证券公司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谋求各项业务的全面、综合发展,致力于成为大型综合性证券公司。与此同时,部分券商则不断巩固和完善其在某项业务或某个区域的竞争优势,通过产业链的深挖和特色化经营,在细分领域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致力于成为在细分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证券公司。
4、竞争国际化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将不断提高,我国证券业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国内证券业国际化竞争将不断升级。
2012 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的决定》,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可拥有的权益比例进一步提高,累计不得超过 49%。政策的放宽为国际投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未来不久我国证券行业竞争可能进入白热化阶段。
外资证券公司加快进入国内市场、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提升了国内证券业的国际化竞争程度。外资证券经营机构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及专业人才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他们将给本土证券公司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国内部分证券公司将通过设立机构、业务合作和收购兼并等方式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逐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服务客户、管理风险,并可能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投资银行。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