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工控信息安全等保制度出台在即行业临近爆发点

导读:工控信息安全等保制度出台在即行业临近爆发点,国内工业领域加速进入智能制造新时代,工控设备联网成为必然趋势。2016年开始,各国相继将战略核心聚焦智能制造,德国提出“工业4.0”、英国提出“高值制造”、美国提出“先进制造”。

参考《2017-2022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国内工业领域加速进入智能制造新时代,工控设备联网成为必然趋势。2016年开始,各国相继将战略核心聚焦智能制造,德国提出“工业4.0”、英国提出“高值制造”、美国提出“先进制造”。我国也于2015年5月8日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其内涵核心是把信息互联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相结合,形成生产智能化,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此来推动整个国家竞争力。由此可见,未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工业领域设备联网实现智能化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威胁迅速上升,工控安全成为智能制造推进前提。随着工业联网的深入,包括电力、烟草、轨道交通、冶金、石油石化、钢铁、煤炭、先进制造、燃气等多个行业的工控设备对于互联网、办公网、控制网、设备网等的连接变得更加紧密。安全方面所面临的威胁也逐渐从传统的断网、宕机等非攻击事件转变为来自互联网领域病毒、漏洞、恶意代码等攻击导致的安全问题。且从工控领域被攻击所可能导致的后果来看,其潜在威胁极大。
         如2014年出现的Havex漏洞,不仅有能力可以禁用水电大坝、使核电站过载、甚至可关闭一个国家的电网。因此,工控安全深刻地影响着工业控制网络产业的发展,是智能制造顺利推进的前提保障。

         工控安全领域规范标准加速完善,十项政策在拟,行业2017年有望接连迎来多重实质性利好。自工信部451号文发布之后,国内各行各业都对工控系统安全建设的认识逐步提升,其后包括电力、烟草、石化、制造等多个行业陆续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性文件,指导落实相应行业的工控安全检查及整改活动。国家标准相关的组织TC260、TC124等标准组也已经启动了相应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截止目前,工信部在拟定的工控安全标准有7项,公安部在拟标准有3项,均有望2017年逐步出台。从政策的数量和内容来看,2017年将会是工控安全领域暖风频吹的一年,行业有望接连迎来多重实质性利好。

         工控领域有望2017年纳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合规性采购需求释放在即。在10项在拟政策中,其中影响最为重大的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中今年或将首次纳入物联网及工控安全的内容。根据在2016年12月27日出台的《国家网络空间战略》中的阐述,未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将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内容的要求,采取“先评估后使用”的防护方法,达到相关法规安全标准后方能投产使用。因此我们预计,随着2017年工控等保制度地顺利落地,相关工业领域,如能源、电力、烟草、冶金等关键行业的信息安全保护将成为硬性评估指标,对此将直接转化为对相应信息安全产品合规性采购需求的有效刺激。

         工控防御技术形态已初步成熟,产业具备大规模商业扩张基础。工业控制系统虽然长期处于“带病运行”的状态,直到2010年左右Stuxnet蠕虫为代表的ICS信息安全事件使人们开始重视,目前工控系统的安全防护主要以边界防护为主,但已出现一系列的产品,从漏洞的挖掘、检测、工控审计、未知威胁检测到综合预警等,工控安全全周期逐步形成,产业具备大规模商业扩张的基础。

         我国工控安全当前建设水平极低,未来增量市场巨大,2017-2019年三年合规性市场有望复合倍增。目前传统的信息安全主要针对管理网和办公网的安全防护,而在工业系统逐渐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趋势下,针对工控系统的安全防护市场却基本空白。工控网数据显示,2016年工控领域安全市场的总体规模仅2-3亿元。但从整个市场空间估算工控安全市场体量不亚于当前的传统网络安全市场。根据我们的产业调研,待2017年工控等保政策顺利落地后,工控安全市场规模2017年有望实现十倍的放大,且预计2017-2019年将成为工控安全合规性需求持续爆发的阶段,市场未来三年具备复合倍增的可能。

         上市公司中,目前有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北信源等龙头企业均在工控安全领域不断布局,且产品储备较为丰富,未来有望率先受益行业爆发红利。
启明星辰:行业标准制定参与者,“天工”系列完整布局工控安全领域。公司作为行业绝对的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强劲,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网络安全标准制定,并已为国家烟草专卖局起草全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提供主要技术支持,对工控安全领域理解深刻。2015年4月公司携手网御星云隆重发布“天工融合秩序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产品体系”,系列包含了工控异常监测系统、工控防火墙、现场运维审计与管理系统与工控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共计五大模块,为全面解决用户安全威胁提供了整体工控安全解决方案。
         绿盟科技:技术基因出色,自身产品加参股力控华康,持续加码工控安全市场。绿盟科技一直以技术出类拔萃见长于行业之中,2014年9月,绿盟科技发布了其工控漏洞扫描系统,该产品也是国内首款工业控制系统漏洞扫描产品。2015年3月,公司515万增资力控华康,持有其11.6%的股权,继续加码工控安全领域。力控华康是国内最早从事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的厂商之一,同时它也是目前国家工控安全标准的起草、编写和制订的参与者。目前,力控华康的产品主要包含了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工业隔离网关、工业通信网关和工业防火墙等系列工控安全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轨道交通等多个关键工业领域。
         北信源:与工控安全领先企业匡恩网络成立合资公司。2016年8月,北信源与匡恩网络签约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将集各方优势共同打造“终端信息安全管理+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和行业用户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智能的网络安全防护保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提速增长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是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基础平台,为其提供运行环境。近五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为12378.7亿元,同比增速为11.8%。

2025年04月22日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轨卫星数量持续攀升 其中通信广播领域独占鳌头

相关布局来看,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成为趋势,产业也将对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积极投入和布局。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达11605颗,终端设备及运营收入约为5000亿元,在线卫星通信终端数量约为400万套。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