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中国直播行业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预测

导读:2016年中国直播行业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预测。直播是一种实时性、互动性显著的互联网传播内容的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形式,直播紧密的将用户与直播内容交互在一起,用户本身也是内容生产的一份子。 

相关行业报告《2016-2022年中国网络直播产业专项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直播是一种实时性、互动性显著的互联网传播内容的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形式,直播紧密的将用户与直播内容交互在一起,用户本身也是内容生产的一份子。按照时间历程,直播可大致分为三类,传统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和泛娱乐直播。

 


 

  一、中国直播行业现状分析 

  12005年至今,有2家直播平台(YY9158)已经上市。此外,4家公司已被上市企业并购,部分上市公司也开通了自己的直播平台。创业公司数量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今涌现了146家直播平台。仅2016年半年(截止至531日),就成立了23家直播平台。


 

  多数直播处于发展初期:58%的直播公司还处于A轮以及A轮之前,26%处于天使轮。


 

  直播行业现存平台中,有44%为泛娱乐直播平台,34%为秀场直播平台,16%为游戏直播平台。


 

  2、传统秀场热度不减;以颜值消费为卖点的秀场直播平台数量占直播平台总数的34%。和游戏直播平台的连年亏损不同,老牌秀场直播平台YY9158运营状况良好,实现了持续盈利。 

  游戏直播势头稳定;游戏直播自2014年出现以来迅速奠定其在直播领域的稳固地位。目前,游戏直播平台数量占据总数的16% 

  泛娱乐直播为当前主流;数据显示,2015年才火爆起来的泛娱乐直播已占据市场结构的44%,这背后表明资本市场对泛娱乐领域的良好预期。涵盖了多数新兴直播话题的泛娱乐直播平台数量最多。其中,体育直播、电商直播成为继游戏直播后又一热点,据不完全统计,市场上目前存在8家移动端体育直播APP5家电商直播APP 

  3、秀场直播的数据市场规模在2013年为36.7亿元,2年后达到74.6亿元,翻了一番,背后是其长期的用户沉淀和盈利模式的不断完善。游戏直播增长更为迅猛,自2014年左右进入中国市场后,市场规模从最初的2.7亿变为2015年的11.7亿元。泛娱乐直播在2015年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目前没有机构给出可信的市场规模数据。


 

  二、中国直播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目前仅有秀场、游戏直播模式被验证是成立的,直播能否真正延伸到更多的垂直领域,观众是否真的有付费意愿是市场规模大小的关键。 

  1、用户需求升级换代,高互动性、强社交性的直播成为新型娱乐主流 

  除了高效和真实,直播更大的卖点在于其满足了用户对互动的追求。直播让用户与所关注的主播、关注该话题的人群的及时互动成为可能,替代的是真实世界中不一定能实现的,面对面与一群具有同样关注兴趣的人群互动的需求。


 

  与文字、图片、视频的被动接受信息不同,直播强调的是用户参与感,用户本身也是直播产品的生产者。理解到这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游戏直播平台会说,“免费玩家也是我们提供给付费玩家的游戏功能之一”。我们认为,直播不仅是娱乐产品,更是社交产品。


  24G网络的便利、内容生产工具的升级,让“随时、随地、碎片化”看直播成为可能 

  移动互联时代,各大App都致力于抢占用户的时间,培养用户的习惯。4G渗透率的提高让直播来到移动端,抢占用户碎片化时间。直播不同于网络视频,对带宽的要求很高。普通的视频观看只需要1.6-2.4Mbps 的带宽,而直播需要带宽达到48Mbps4G系统能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它所带来的网速提升让移动端直播成为可能,让“随时、随地、碎片化”观看直播成为可能。


 

  3、内容生产工具的丰富降低内容生产门槛,提高直播品类及数量 

  直播内容的生产对于画面的清晰度、处理器的速度都是有一定要求的。一方面,手机软硬件的技术升级,例如手机前置摄像头像素的升级,视频美化工具的发展(美拍、美图秀秀等),降低了内容生产的门槛,让UGC为主的全民直播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网络、硬件的提升,让技术门槛高的户外直播、演唱会直播成为可能。


 

  4、传统秀场已验证用户消费能力 

  直播如此火热,不少公司看中的是人们在线上娱乐行业的消费能力。而传统秀场早在PC端已积攒一些忠诚付费用户,为直播盈利模式的探索打下很好基础。随着打赏、弹幕等互动方式的不断丰富,直播的消费习惯在用户间不断渗透。 

  例如,老牌直播欢聚时代和9158的月度付费用户量在2011-2015年间不断上涨,YY2013-2015年的付费用户量平均年度增长率更是达到63.7%

 

 

  5、移动支付普及助力在线消费 

  近年来,移动支付普及度进一步提高,降低了用户的支付难度,人们可以通过便捷的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购买道具、打赏等。通畅的支付渠道助力了用户直播支付习惯的养成。 

  6、资本热浪助力直播升温 

  嗅到了资本的甜头,直播领域不断有新选手入局。在未将各大应用内部孵化直播功能投入资金纳入统计的情况下,仅各类直播App获得的融资额已超过10亿元。其中,最近一期融资的资金规模在亿元人民币级别的高达13个。 

  7、国家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导向从政府审查到平台自查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新措施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者的主体资质。2013年,针对直播平台色情暴力内容隐患,政府出台平台内容自审政策。未来直播平台一定是以自我审查为主,行业自律公约形式将会成为常态。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2024年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34起,其中12月份发生的投资数量为12起;投资金额最高的为5月份,投资金额为6.34亿元。

2025年02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