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物联网感知技术的应用及网络通信技术分析。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通过芯片、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摄像头等手段实现对感知对象的基础设施、环境、建筑、安全等方面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物联网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1)物联网感知技术
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通过芯片、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摄像头等手段实现对感知对象的基础设施、环境、建筑、安全等方面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其中主要的技术为:
1)射频识别(RFID)
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内存有一定格式的标识物体信息的电子数据,是未来几年代替条形码走进物联网时代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轻易嵌入或附着,并对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读取距离更远,存取数据时间更短;标签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
2)传感技术
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传感器负责实现物联网中物、物与人信息交互。传感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利用压缩、识别、融合和重建等多种方法来处理信息,以满足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多样化应用的需求。
3)智能嵌入技术
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
(2)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
随着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以 IP 为主的新一代宽带网络通信技术正在发生变革。有线话音、无线话音、数据、视频网等纷纷由孤立的多个网络并存运营向融合网络、多业务运营过渡。从技术角度,网络通信技术具有融合、解耦、移动、协调、宽带、泛在的特性。
1)融合
在承载业务方面,基于 IP 宽带网络,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的融合传输,提高网络运行效率,从而降低网络部署和管理成本;在技术实现方面,实现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融合,以及数据中心以太网络与光纤存储网络的融合。
2)解耦
行业客户多业务中心/多数据中心的发展催生核心骨干网与数据中心之间的解耦合,实现骨干网业务接入和高速业务转发的功能分离;另外,基于 SDN 软件定义网络的思想,将网络控制平面与网络转发平面解耦合,利用 SDN Controller实现灵活的网络流量调度和策略部署。
3)移动
利用 GSM/GPRS、3G、WLAN、4GTD-LTE 等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建成覆盖全地区的无线接入网,实现全部公共城市、企业、家庭、校园的无线网覆盖。实现市民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无线移动网络应用。
4)协调
无线接入网基站建设应考虑与 GSM、3G 及 4GTD-LTE 的建设相协调,避免后期多次选站、多次协调。以 TD-LTE 为代表的 4G 通信技术具有超高无线带宽能力。最高速率下行达到 100Mbits/s,上行达到 50Mbits/s;将大大改善城市移动实时视频、公共安全、社会生活、丰富的多媒体的应用。
5)宽带
打造城市光网。统一采用“综合业务接入点+主干光缆+配线光缆+末端光缆+驻地网”的模式进行规划和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光网和光纤到户的发展,加速宽带发展,使市民进入智慧宽带的时代,满足家庭和个人的互联网、IPTV、高清电视、VOIP、视频监控等高带宽服务,实现城市的光网络覆盖,全部家庭的光纤接入。
6)泛在网络
采用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构建泛在的物联网,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