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我国B2B行业发展六大趋势

  2016年“供给侧改革”,将成为B2B电商发展的新机遇,将会有不同的B2B模式,通过行业上下游资源的整合与合作、从对B端的交易服务,到深度服务甚至是定制化服务阶段。
 
  趋势一

  行业巨头“变身”平台方


  供给侧改革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的平稳落地,尤其是中国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未来以重点行业、特色产业为基础的B2B电商,将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赋予新动能。

  在今年两会上,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表示:过去过去的一年海信B2B板块也就是科技业务板块占到了整体销售收入的23%,利润却贡献了38%,以不到1/4的销售收入实现了近四成的利润,“供给侧”改革将海信变为科技企业,海信已完全变身为一家科技企业。

  同样,海尔集团轮值总裁周云杰表示:为了将资源整合的效率最大化,海尔拆掉企业的墙,“把海尔的墙打开,和全球连在一起”,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海尔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通过海尔创业平台不仅能够提供小企业不具备的战略协同能力,将平台上的制造、物流、分销等能力整合成生态系统,为创业企业提供服务;同时,海尔还搭建起共享平台,将财务、人力等基础服务变成信息化服务,让小企业降低成本、少走弯路,目前海尔平台上已有超过100个小微年营收过亿元,已有22个小微引入风投,有12个小微估值过亿。

  趋势二

  行业垂直细分越加服务化

  垂直类B2B平台通过聚焦优势品类,在产品和服务上专注各自行业特点,形成专业壁垒。比如基于集散地分销模型的细分钢铁行业里,找刚网,通过之前数据和交易的积累,也开始与京东合作,尝试金融服务,另外开始做仓库、加工、物流,甚至是自己设计管理软件,仿易道用车、滴滴打车等,开发了钢铁行业的“滴滴打车”,服务越来越深,壁垒越积越强。另外在一些如化工、塑料、石油、农产品行业中,垂直领域B2B电商也会从单纯的信息撮合,到行业的广度和深度的服务中来,比如由盟大集团自主开发的塑料化工线上大宗交易平台“大易有塑”,通过优化开发制造流程,降低行业供应链成本,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再到确保交易安全,对于传统塑化行业资源和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价值意义。

  趋势三

  B2B平台合作共享趋势

  2016年两会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要大力推动包括共享经济等在内的“新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分享经济,已经来到时代的风口。腾讯CEO马化腾在两会期间提了一个大胆的预言:分享经济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助力服务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主引擎。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态势及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在B2B市场的中,尽管有些B2B平台目前没有成为生态中最有话语权的一方,但B2B平台的资源优势为合作带来了空间,甚至这种合作可以在不同功能的B2B平台间发生。比如2015年底上海钢联与欧浦智网的合作,比如一个跨境B2B平台与具有跨境通关、货代、海外仓等资源的B2B平台就存在合作的基础,再如本地服务型B2B平台与本地化物流B2B平台的合作。

  再比如3月16日,国内专业农食品快销服务平台俺有田与专业冷链物流配送信息平台码上配的合作,双方一个专注于KA卖场和便利店供应链服务的公司,另一个是专注于中小客户冷链物流配送的信息平台,双方合作后彼此发挥其在商品流和物流方面的独特优势,针对中小商超与快消品行业的供应链与物流两大核心痛点,解决传统中小超由于发订货需求量小、频率高而导致的配送物流成本高、配送不及时的问题,通过订单智能聚合分配,降低中小超订货成本,促成商品流、物流、资金流的周转效率,让普通大众中小商超也能有获得像7-11共配一样的服务,这些都是基于产业链服务的合作和共享模式,合作方从信息、技术、商品、品牌、物流资金和服务等方面,共建产业生态圈,实现平台共享、互惠互利、实现多赢的目的。

  趋势四

  地方特色产业链集群


  国内很多地区都有自己的产业集群,比如虎门的女装、南通的家纺、温州的鞋帽等,这种靠依托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产业带,面临着转型升级迫切需求,随着“供给侧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以重点行业、特色产业为基础的B2B电商,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聚合当地产业带的好商家、好货源,在B2B电商平台上构建专属卖场,同时整合线上线下服务型资源,调动整个产业链由简单的空间集聚向专业化、系统化集聚,形成上下游的良性互动。这种组团式的B2B发展模式能显著提升传统产业带的辐射范围和竞争优势,不仅能提升传统产业带的辐射范围和竞争优势,同时还能随时根据市场反馈的需求,激励产业带内制造商的优化调整,带动传统产业带转型升级。

  趋势五

  产业深度服务趋势


  国内目前有一部分B2B平台,已经从B2B第一阶段的交易平台阶段,向深度服务发展,一般针对特定B类客户需求,通过细分市场深耕产业,聚焦各自品类优势,专注于各行各业的销售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产品和服务,其专业性是综合类平台所不能及的,如上文提到的俺有田,以“非标的农产品更加需要标准化的销售服务”为理念,打造“3专9管理”KAStoreService服务标准,以20%月均销售提升刷新率,解决KA供应商卖不掉和卖不好的最大痛点。同时以 “集采邦”比现有运营便利店的电商模式更务实、更高效的为一线快销品牌和中小超、便利店服务。

  趋势六

  B2B企业服务Saas模式

  在中国SaaS模式的B2B企业服务领域是云计算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勃发,在中国特殊国情下的企业级市场,中小企业也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化需求,基于云端、移动以及社交所带来的技术红利,不断为B2B企业级服务平台创造良好条件,正在引领着中国企业级创业公司步入最好的黄金时代。

  近两年BAT等互联网巨头相继布局云计算产业,八百客、纷享销客、今目标、北森等本土SaaS模式B2B服务商悄然崛起,显示了资本市场对国内SaaS产业的投资热潮保持升温态势。未来十年中,互联网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等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产业快速发展将会带来规模效应,中国SaaS—B2B市场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预计2020年后,中国SaaS服务市场将进入应用成熟期,产业链逐渐完善,行业将逐步完成传统软件向SaaS服务软件的转型。

  2016年“供给侧改革”,将成为B2B电商发展的新机遇,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强调对于供大于求的产业需要进行整合,消除过剩生产力,对于供不应求的产业,需要增加供给来满足社会需求。在传统经济形态下,生产者无法了解购买者的需求量,在“互联网+”的经济形态下,生产者可以根据大数据了解购买方需求。因此,“互联网+”模式对于供给侧改革有重要实际意义。

  未来占据中国电子商务近80%市场份额的B2B行业电商,用户在不同产业环节间形成粘性,以平台为中心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形成生态大圈,会为新供给、新业态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CPU、GPU、FPGA多核驱动 政策赋能 我国算力硬件‌市场高增 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CPU、GPU、FPGA多核驱动 政策赋能 我国算力硬件‌市场高增 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具体来看,CPU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桌面和服务器,每台桌面通常只有一颗CPU,而每台服务器的CPU数量不定。2024年我国CPU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300亿元,同比增长6.47%。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互联网行业:企业业务收入及投入研发经费持续增长 但利润空间承压

我国互联网行业:企业业务收入及投入研发经费持续增长 但利润空间承压

从利润总额来看,近五年我国互联网企业利润总额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2025年1-7月,我国互联网企业利润总额为938.8亿元,同比下降1.8%。

2025年09月04日
液冷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市场迎爆发式增长为我国AI液冷行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液冷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市场迎爆发式增长为我国AI液冷行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近三年,国内AI液冷上游电磁阀市场逐步扩大。电磁阀通过电磁力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对液冷系统中冷却介质的精确控制。近三年我国电磁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中国电磁阀市场规模约为23.23亿元,同比增长2.47%。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算力行业总规模快速增长 智能算力成市场增长新引擎

我国算力行业总规模快速增长 智能算力成市场增长新引擎

2020-2024年,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规模稳步提升,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提速期。2024年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880万。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占比超90% 国家政策鼓励因地制宜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占比超90% 国家政策鼓励因地制宜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机架数量来看,数据中心建设协调推进,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持续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截至2024年底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83万个,推动提升算网协同和调度能力,提供更加多元化算力服务。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存储部件行业呈贸易逆差局面 2025年1-5月进出口量减额增 进出口均价同比双增长

我国存储部件行业呈贸易逆差局面 2025年1-5月进出口量减额增 进出口均价同比双增长

进出口来看,进口量方面,2020-2024年,我国存储部件进口量呈先升后降走势。2025年1-5月我国存储部件进口量为7372万台,相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420万台,同比下降15.9%。

2025年08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